《两个极品男人的战争:诸葛亮大战司马懿》
第41节作者:
斗战胜佛不悟空 诸葛亮和司马懿就成了天敌。
如今,诸葛亮与司马懿的战争已经进行了十年。
是战争,总会有理由。这场战争,表面上看就是蜀国与魏国之间的兼并统一战争!
在这十年间,在生死大决战之前,诸葛亮和司马懿已经进行了五次对决。
第一次对决,司马懿还只是魏国主薄,他自己没有权力调兵,就借用别人的兵力。他用儒教的“仁者动四方之兵”策略,向中原以外调五路大兵,想要四面夹攻,叫诸葛亮首尾不能救应,然后一举消灭。
诸葛亮分析这是儒教的一种“礼分华夷,以夏变夷”之法,便使出“治大国若烹小鲜”的道家大法,“夷狄一家,四方合一,说法自然”,把司马懿的五路兵马一一化解掉。
这是诸葛亮首次以道家大法应对儒教仁礼之兵,不战而胜退了五路大军。这就是史书所载“诸葛亮安居平五路”。
第二次对决时,魏国皇帝曹丕刚死,曹睿继位,曹睿启用司马懿为征西上将军。于是,手握重兵的司马懿可以尽情用儒教的兵法来决战诸葛亮。
他以“仁礼之兵不动粗,惟扼其咽喉”之法,率大军直奔街亭,那正是蜀军的命门要害。守街亭的马谡道家功夫还不够,以致失了街亭,让司马懿十五大军长驱直入诸葛亮所在的西城县,使得诸葛亮危在旦夕。
西城县是个小县城,那时只有二千五百老卒和一班文官。紧急之中,诸葛亮使出道家“虚者至大”大法,传令将旌旗和所有的军人全部隐藏起来,然后大开四门,每一门用二十军士,扮作百姓,洒扫街说。诸葛亮自己披鹤氅、戴纶巾,引二小童携琴一张,于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
司马懿到城下,见孔明坐于城楼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左有一童子,手捧宝剑;右有一童子,手执麈尾。城门内外,有二十余百姓,低头洒扫,傍若无人,心中大为惊疑,生怕城中有大量伏兵,不敢开战攻城,竟然撤军而回。
这是诸葛亮第二次以道家大法应对儒教仁礼之兵,不战而胜退了十五万大军。这就是史书所载“空城计”。但总体上,由于占了街亭,司马懿的儒教之法终究击退了蜀军的进攻,保住了魏国和儒教。
第三次决战,诸葛亮率军直进,司马懿扼守魏国的咽喉陈仓,一边深沟高垒、遍排鹿角,一边用儒教的“口舌如剑”法咒骂蜀军,使道家的“口舌无争”不能应对,结果蜀军士气大丧。
后来,诸葛亮不得不使道家“引蛇出洞”法引司马懿出关,令后军悄悄偷袭,这才攻下陈仓。这就是史书中的“袭陈仓武侯取胜”。
第四次,司马懿出任魏国大都督,身份高贵起来,可以与诸葛亮硬碰硬了,于是他就和他开始比拼阵法了。
但是,在诸葛亮的道家八阵图面前,司马懿使出的所有儒教阵法,都不成气候,被打得礼义廉耻尽丧。这就是史书中的“诸葛亮名成八阵图”。
第五次,诸葛亮统蜀兵十万,以“反者说之动,弱者说之用”的道家战略,分兵五路沿曲线而进,要与司马懿在五丈原展开最后决战,以柔克刚,消灭司马懿四十万大军。
司马懿却深沟高垒,坚守不出,企图让时光的流逝来消耗蜀军——这正是儒教首任教主孔夫子的绝招:拼年岁,哪怕到七十岁才能做官,这辈子也算是一个官。
诸葛亮再三挑战没有结果,只好用道家的虚虚实实法,秘密下令手下在五方谷造木栅建营寨,营中掘下深堑,里面堆积干柴引火之物;再在周围山上,用柴草虚搭窝铺,同时派一个将领先在谷中伏兵,当司马懿入谷时,就一齐放火。又叫军士白天在谷口举七星旗,晚上在山上设七盏明灯,用做暗号;并吩咐一个将领带五百兵,去魏寨讨战,诱司马懿出战,不可取胜,只可诈败,把司马懿往七星旗或七盏灯引。
布置完毕,诸葛亮又命一将将木牛流马装了米粮一群一群地在山路往来行走,引诱魏兵来抢,然后假意投降魏兵,告诉司马懿诸葛丞相不在祁山、在上方谷西十里下营安住。
司马懿果然相信了降兵的话,吩咐诸将:“孔明今不在祁山,在上方谷安营。你们一齐并力攻取祁山大寨,我引兵接应。”
众将领命,各各奔向祁山寨。蜀兵见他们来,四下一齐呐喊奔走,假作救应。
司马懿见蜀兵都去救祁山寨,就带了司马师司马昭同中军护卫人马,杀奔上方谷,被迎战的蜀将诈败引入谷口。
全军刚刚进谷,两边山上喊声大震,一齐丢下火把来,烧断谷口。魏兵奔逃无路。山上火箭射下,地雷一齐突出,草房内干柴都着,刮刮杂杂,火势冲天。
司马懿惊得手足无措,下马抱二子大哭:“我父子三人都要死在这里了。吱吱吱吱吱吱!”
“吱吱吱吱吱吱!”
正哭着,忽然狂风大作,黑气漫空,一声霹雳响处,骤雨倾盆,满谷的大火都被浇灭。司马懿狂喜,带两个儿子引兵奋力冲杀,蜀兵军少不敢追赶,让司马懿父子逃了去。
诸葛亮收拾了在祁山攻打蜀寨的魏兵,来到上方谷山上,开始时看见谷中火光大起,心中很是喜悦,不料一会儿天就降起大雨来,把火都扑灭了,然后眼睁睁看着司马懿父子逃生而去。诸葛亮不由得长叹一声:“苍天要让儒教谋取中华吗?”
司马懿退回寨内,从此再也不出兵。这就是史书所载“上方谷司马受困”。
经过“安居平五路”、“失街亭”、“武侯斗阵辱仲达”、“空城计弹琴退仲达”等一系列的儒道战役,战争犹如一支失去控制的军队终于狂奔着冲到了最后的经典时刻——大决战!
大决战!
大决战!
大决战!
日期:2012-06-17 15:14:18
2、让七星化身为人
面对司马懿儒教先礼后兵、按兵不出的消耗战术,诸葛亮多次令人挑战,对方却绝不应战。道家之术到这里算是遭遇了障碍,让他无计可施。
相持百天之后的一天晚上,诸葛亮出帐仰观天文,见天上三台星中,客星倍明、主星幽隐、相辅列曜、其光昏暗,十分惊慌:“我的命要消逝了!我要死了!天象如此,其命可知。”
当下决定用道家祈禳之法挽回,回账吩咐亲信战将姜维:“你带甲士四十九人,各持黑旗、穿黑衣,环绕帐外;我自已在帐中祈禳北斗。如果七天内主灯不灭,我的寿命可增一纪12年;如果灯灭,我是必然死的了。闲杂人等,一个也不要放进来。凡是所有需用的物件,只叫二个小童搬运就是了。”
这时正是八月中秋,夜间银河耿耿、玉露零零,旌旗不动、刁斗无声。姜维在帐外引四十九人守护。诸葛亮在帐中设香花祭物,地上分布七盏大灯,外布四十九盏小灯,内安本命灯一盏,默默拜祝:“我身为道家大家长,竭毕生心力阻止儒教一统中原。不意将星欲坠,阳寿将终。谨书尺素,上告穹苍:伏望天慈,俯垂鉴听,曲延臣算,光大道家,克制儒教。非敢妄祈,实由情切。”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