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就是一盘棋:秦始皇》
第4节

作者: 京城说书匠
收藏本书TXT下载
  为什么这么重要的一场战役,却要用“无任何征兆”来形容呢?因为这场战斗的起因,跟赵国一点儿关系都没有。
  公元前264年,秦国派大军攻击韩国,一举攻陷了韩国重镇野王(位置约现在河南省沁阳市附近)。野王的失陷,导致韩国的国土被一分为二,韩国的上党郡(今山西长治)彻底与国都失去了联系,成为一块孤悬在外的“飞地”,肯定保不住了。
  既然守不住了,韩国就想做个顺水人情,把上党郡割给秦国,借此机会求和。
  但是命运女神又开玩笑了,谁也没有想到,这场战斗不仅没完,还把赵国拖下了水,并且彻底拖垮了赵国,成为了赵国由盛变衰、由强变弱的转折点。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来,在割让上党郡的问题上,韩国的统治阶级与上党郡的人民,想得却不是一回事儿。
  当得知要把上党郡送给秦国的消息后,上党郡太守冯厅就和手下人商量:“通往国都的路线都被堵住了,韩国把咱们送给了秦国,咱们已经不可能当韩国的百姓了。与其被强秦欺负,不如咱们去投降赵国。如果赵孝成王接受我们,秦国一定会大怒,秦赵之间必有一场大战,如果顺利的话,赵国还能与韩国联合起来,一起阻挡秦军。”
  对于这个建议,诸将都表示了赞同。于是,冯厅立刻派使者去赵国,表达了愿意献地的意图。此言一出,赵孝成王犯难了。
  要还是不要,这真是一个两难的问题。
  要,就会激怒秦国,引火烧身,引发秦赵大战。不要,那可是整整十七座城池,这么大的一个馅饼,谁能不动心呀。

  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和与满朝文武的商量后,赵孝成王决定拜大将廉颇为将,出兵接管上党郡。消息传出,上党郡的人民乐了,秦国疯了。
  秦昭襄王勃然大怒:“老子刚刚到手的肥肉,你也敢抢!”他立刻派大军围攻上党郡,等廉颇赶到的时候,上党郡已经被秦国收入囊中,冯厅只带了很少的人马逃了出来。
  虽然煮熟的鸭子没飞,到手的肥肉进肚了,但是赵国的这种举动,还是彻底激怒了秦国。在攻陷上党郡的同时,秦昭襄王决定,以上党郡为桥头堡,集结人马攻击赵国首都邯郸,必须得让赵孝成王知道秦国的厉害。
  一时间,狼烟四起,赵国边境全线告急。面对秦国的进攻,赵国名将廉颇沉着应战,他在准确分析了敌我局势后,命令部队在长平集结,修筑一条坚不可摧的防线,抵御秦军的进攻。
  为什么选择长平呢?从战略上讲,长平(今山西高平西北一带)位于上党郡与邯郸之间,是兵家必争之地;从战术层面上讲,长平三面环山,丘陵众多,地形非常适合防守。除此之外,这里还有大粮山、韩王山这两个制高点,可鸟瞰方圆数百里,敌我动静,一目了然。所以,长平绝对是一个易守难攻的宝地,对防御的赵军来说,极其有利。
  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看,长平这个地方,平原地形很少,不利于大规模的军团战役,如果赵军采取攻势,错综复杂的地形将无法发挥他们的力量,一旦被断了后路,后果更是不堪设想。
  以前老说,态度决定命运;殊不知,地形也可以决定命运。
  有些战役的结局,实际上已经注定。
  日期:2013-03-02 20:18:08
  公元前262年6月,赵军首先出击,击退了秦军的先头部队;随后秦军展开疯狂的报复,攻陷赵军两个营垒,抓了四个校尉。至此,双方主力全部会师长平,一场改变中国历史的“长平之战”,正式拉开了序幕。
  初战不力,探明了秦军的实力后,老将廉颇立刻改变策略,他选择坚壁清野、固守堡垒,任凭秦军谩骂挑衅,就是坚守不出。
  后人就这个问题,说廉颇胆小怕事,早已不复当年之雄风,太过保守。但是我知道,廉将军,您是对的。
  战争的胜负,不是靠真刀真枪的大战,而是比拼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长平离邯郸近,离咸阳远,秦军的补给线比赵军长了N倍,这么长的补给线,战争的成本势必增加,胜利的概率就会减小。廉颇的目的很明显,就是要在长平拖死秦军。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即使廉颇的战术是绝对正确的,他还是无法预知未来的结果,在双方对峙期间,廉颇漏算了两件事情。
  第一件事:这场消耗战,赵国耗不起。
  秦国太强大了,长平之战的对峙,整整持续了三年。
  这三年的时间里,秦军有数十万大军在赵国境内出动,“日费千金”。而为了保住这数十万大军的吃喝拉撒睡,秦国还得动员十几万人的劳力,组成一条庞大的长途运输线。这条运输线每天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更是一个天文数字。
  即使这样,秦昭襄王也死战不退,看这个架势,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哪怕是赵孝成王委曲求和,秦昭襄王也不理不睬,大有一战到死的态势。

  反观赵国,虽然补给线比秦国短,但是压力也是空前的。长平与邯郸之间,横跨着一座太行山。由于地势限制,如果要走水路运输粮食,就要逆黄河而上,凭战国时代的船只,这根本就是一个天方夜谭。而走陆路,要翻山越岭、跋山涉水,每向前线运输一斤粮食,就要消耗十斤粮食,再加上这几年赵国连续干旱,国库早已消耗殆尽了。
  老将廉颇彻底失算了,如果再这么打下去,被拖垮的将不是秦国,而是自己的赵国。
  日期:2013-03-02 23:47:41
  第二件事,赵孝成王脑子“进水”。
  就在廉颇想办法打破这个僵局的时候,他做梦也没有想到,视自己为国之栋梁、委以重任的赵孝成王,居然把他给罢免了。战争打了三年,赵孝成王气得头上直冒烟:“春去秋来都三回了,战争还没有个结果,廉颇你是饭桶不成?”
  就在这个时候,秦国的探子们开始在赵国散布谣言:“秦之所恶,独畏服子赵括将耳,廉颇易与且将矣。”
  秦国害怕的,是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现在的廉颇,太容易对付了,他很快就要投降了。

  此时的赵孝成王,也有点动摇了。廉颇屡战屡败,又坚壁清野不出战,这么耗下去,寡人就要穿开裆裤了。反观赵括,年轻有为,又是名将之后,而且还是秦军“畏惧”的对象,不相信他,寡人相信谁呀。
  赵括是赵国名将赵奢之子,他自幼熟读兵书、勤习练武。长大了以后,更是仪表雍容、谈吐不凡。只要大家一讨论兵法,赵括就能头头是道、一语中的,连他的父亲赵奢都辩论不过他。
  单凭这一点,当时的将领都很“信服”他,大家送给他四个字:“当世奇才”。长平之战后,赵括更是一战成名,后人更加“信服”他,又送给他四个字:“纸上谈兵”。
  实战能力和理论基础差这么多,从这个方面来看,赵括也算是一个牛人。
  如果是一个军事票友,赵括可以拥有成千上万的粉丝,但如果是千军统帅,那就是一个灾难。
  赵括的老爹赵奢,就曾经这样评价自己的儿子:“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则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