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上人——红顶商人胡雪岩的传奇故事》
第14节作者:
我小红 王有龄本是出身于官宦之家,曾祖父和祖父都当过不小的官,父亲也在云南当过官。可是到了王有龄这一代却是官运不济,屡试不中。在封建社会,对于读书人来说,做官是唯一的出路。做了官就能光耀门庭,光宗耀祖。可如果做不上官,那就永无出头之日了。金榜题名当然是一条好路子,但如果实在考不取怎么办呢?还有另外一条路——拿钱出来买一个官,美其名曰捐官。所以已经落魄了的王有龄的父亲就把仅有的一点家产统统变卖,然后凑钱给王有龄捐了个官,叫做盐大使。
日期:2010-04-04 20:37:07
捐的官只是虚衔,没有实职,就是一个头衔,可以穿官服,跟官场的人见面比较体面,如此而已。但是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如果愿意花更多钱的话,虚衔也可以补成实缺,那样就能真正地就任官职了。可是,王有龄的父亲已经是倾其所有,哪里还有钱再给儿子去补实缺呢?无奈之下,父子二人从福建一路北上,希望能够找个机会,利用关系替王有龄补个实缺。可是天不遂人愿,他们走到杭州,口袋里钱已经所剩无几,再也无力继续北上了。
日期:2010-04-04 21:07:07
结果是王有龄的父亲积郁成疾,再加上水土不服,最后客死杭州。王有龄举目无亲,又几乎是身无分文,连父亲下葬的钱都没有。实在没有办法,他只好穿上孝服,到福建人在杭州的同乡会去,一番磕头跪求,这才凑了点钱将父亲草草下葬。父亲过世之后,王有龄心情苦闷,无处可去,一筹莫展的他常常在茶馆里长吁短叹。因为手头拮据,一壶茶水泡到没有颜色了也舍不得换掉,中午两个烧饼就算打发一顿,而这些正是胡雪岩眼前看到的光景。
日期:2010-04-04 21:33:44
听罢王有龄一番讲述,胡雪岩说:“你要想办法补个实缺才是,这样岂不可惜了。”
王有龄苦笑着说:“话虽如此,但补实缺需要一大笔投供的钱,我现在穷困潦倒,哪里还敢去想这些事情。”
——胡雪岩对王有龄的“投资”就是从笔投供的钱开始的。
日期:2010-04-04 22:11:01
胡雪岩只是个钱庄跑街的,身上自然没有这样大一笔钱。但是他却收回来了一笔死账。
原来,曾经有一家饭馆在胡雪岩打工的钱庄借贷了五百两银子,后来饭馆的老板死了,剩下老板娘独自支撑,生意随之一落千丈。钱庄几次催要贷款,老板娘都说生意不好,实在没有能力偿还。后来钱庄掌盘就将此事告到了官府。官府传老板娘前来问案,老板娘说不是自己不还,而是没有钱还,要还也要等有了钱再说,而且在堂上又哭又闹。官府见状也没有办法,把她抓起来也没用,反而会更麻烦,最后只好让他们堂下自己商议解决。官府管不了,老板娘也没钱还,一来二去,这笔钱就成了一笔死账。
胡雪岩是个有心人,他每次经过那家饭馆,都会偷偷瞄上一眼,看看生意是不是有所好转。这样过了一段时间,胡雪岩发现最近情况不一样了,饭馆的生意慢慢红火了起来,他感觉到讨账的时机来了。
日期:2010-04-04 22:21:28
这一天,胡雪岩在饭馆忙碌过后走了进去。老板娘一看他来了,马上板起脸孔问道:“你是不是又来讨钱了?”胡雪岩连忙笑着回答:“你别误会,我们掌盘上一次告了你,事后他也觉得心里很不安,一点点钱而已,你又不是赖账的人,所以今天特意派我来跟你道歉。”我们发现胡雪岩真是很会讲话,他一开口就讲到了老板娘心里头。老板娘反倒觉得不好意思了,人家是来道歉的,自己却还以为是来讨债的,还给人家脸色看,所以脸色马上就和缓下来。胡雪岩马上说:“我们老板特别交待,再怎么说你也是老客户,如果现在有需要,我们还可以借钱给你,而且利息也可以低一点。”老板娘听了更觉得过意不去,说:“那怎么好意思呢,原来的钱过两天我就还上,你来拿好了。”胡雪岩过了两天再去,老板娘二话不说,就把五百两银子还给他了。
日期:2010-04-04 22:27:51
胡雪岩拿到银子,马上想到王有龄眼下最需要的就是钱,现在有了这笔银子,不是恰好可以让他拿去投供吗?虽然银子是钱庄的,但可以缓一点再去报账,自己不是私吞,只是挪用一下,等王有龄补了实缺,有了银子之后再如数归还,大概老板也不会很生气……
胡雪岩当时虽然还只是一个跑街的,但是他在内心深处一直都有某一天自己当老板的大志向。而要想当老板,就必须得寻找自己的靠山。
日期:2010-04-04 23:16:06
胡雪岩心里想:像王有龄这样的人,如果已经当官了,我再去求他根本没用,他会很冷漠。如果他将来没有前途,我在他身上做这样的动作也没什么意思,因为帮助一个不该帮助的人,就是自己的愚昧。可他看来看去,坚信这个人是会有前途的,只是眼前这关过不了而已,如果现在能帮他渡过难关,将来他也一定会知恩图报。人总要找一两个靠山,王有龄也许就是我的靠山,所以胡雪岩越想越觉得自己应该出手相助。同时,胡雪岩也觉得自己跟王有龄的处境,其实有很多相同的地方。他曾经跟王有龄讲过,说他们同是天涯沦落人,因此他很同情这个落魄的书生。再加上胡雪岩自己的文化水平不高,凡是文化水平不高的人,听别人讲话出口成章、引经据典,往往从心里面很羡慕、很佩服,愿意与之结交。所以胡雪岩从开始就对王有龄很有好感。
日期:2010-04-04 23:17:11
由此可见,胡雪岩之所以帮助王有龄,既有“利”的原因,也有“义”的成分,而且从以后二人关系的发展,我们慢慢也会看到,他们依然是义利相济,互相帮助。
因为结交了王有龄,胡雪岩也就有了自己不久之后当老板的靠山,也就有了后来……
日期:2010-04-05 00:13:01
烧冷灶、拜冷庙的大智慧
人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就是他最落魄的时候。日本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旅馆的老板,全日本政界的高官没有一个他不熟的。所有人都很好奇,问他怎么有这么大本事。他说,我结识这些人都是在他们当官发迹之前,都是在他们默默无闻的时期,那个时候他们需要朋友,也很容易建立关系,所以现在才会这么熟悉。人一旦当了高官要员就很难接触了,因为此时和他们结交的人大都是有目的而来,他们自然也会有所戒备,生怕别人给自己找麻烦。
这个世界上的人和事,锦上添花的事情很多,雪中送炭的事情却是少之又少。一个人站在社会顶层的时候,别人待他好,他是不觉得好的,因为所有人都有求于他,都对他好。但当一个人处于社会最底层的时候,有人待他好,他便觉得这是真的待他好了。
日期:2010-04-05 00:15:07
百度一下“烧冷灶”的含义:
其一是赌博行话,指押赌注于冷门。例如《官场现形记》第二一回:“还有些不相信宝路的,亦有专押老宝的,亦有烧惯冷灶的,亦有专赶热门的:于是么、三、四门亦押了不少。”
其二,谓指奉承尚未得势的人。《孽海花》第十九回:“况且朝廷不日要考御史,听说潘、龚两尚书都要劝纯客去考。纯客一到台谏,必然是个铁中铮铮,我们要想在这个所在做点事业,台谏的声气总要联络通灵方好,岂可不烧烧冷灶呢?”
现成的高枝世人都想攀,而且坐稳位置的人,对多得连耳朵都起茧子的效忠之声也就不当回事。因此别有用心地瞄准基层仕途看涨的官员,精心培育,就能“积深水、放长线;养小鱼、钓大鱼”。正如买长线股票、潜力股格外重要,这也就是俗话说的“烧冷灶”。
日期:2010-04-05 00:49:48
综合来看,烧冷灶意指对暂时不得志、非热门的对象进行投资。当投资对象为自然人时候,为暂不得志、落难英雄;当烧冷灶是商业行为时,对象多为尚不成熟的行业、别人不做的行当、暂时处于困境的企业等等。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