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上人——红顶商人胡雪岩的传奇故事》
第31节

作者: 我小红
收藏本书TXT下载
  撇开道德的因素不谈,只从权谋的深度来看,无意识的说谎者王有龄与有意识的说谎者胡雪岩比起来,相差何止千万里!
  日期:2010-05-02 00:46:22
  但在道德的角度看来,作者即便只是一个道德境界相当一般的人,也忍不住要为王有龄这位旧式官僚稍微表示一下尊敬了——在一个虚无主义盛行大环境下,一个人有理想和信念这件事本身就值得让人尊敬,不管这个理想信念是对还是错。(王有龄死后被朝廷赐予谥号“壮愍”,行为雄壮而令人同情,似乎也可以看做是对于一个坚持自己的理想信念的人一种合理的赞扬了)

  “状愍公”王有龄是一个负责任的官,他跟自己的同僚不一样,他宁愿死守也不肯逃离。
  为了和百姓一同守住这杭州城,王有龄分别写了不少血书向邻近的有能力的官僚求援。其实,杭州城需要援兵,更需要粮食——杭州虽然地处富庶的江南,交通业极为便利,但是这时候所储存的米粮却并不多。
  要守住杭州城,第一紧要的任务就是要筹备足够多的米粮——这个任务一点也不简单。谁能够担当起这样责任重大的要务呢?
  胡雪岩不失时机地出现在了王有龄的面前。
  ——他插手水路货运和粮食买卖这两桩生意的机会来了!

  日期:2010-05-02 00:56:48
  胡雪岩向王有龄表达自己愿意接手这项任务的时候,可不是将水路货运和粮食买卖当成生意来讲述的。
  他讲述的是爱国爱民,是“为人民服务”,是“三个代表”,但绝不是什么两桩生意。
  胡雪岩不愧是一个一等一的说谎者,一个高明的说谎者,一个说到最后连自己都深信不已的有意识的说谎者。在这一刻,他和自己的半个知己,无意识说谎者王有龄之间的对谈,绝对可以说得上是一份说谎者入门的必备学习材料。
  日期:2010-05-02 09:56:01
  王有龄正在焦头烂额之际,见到胡雪岩出现在自己面前,心中甚是有些感动。(能不感动吗?其他的官员都跑得差不多了,就胡雪岩这样一个商人却留下来陪着自己共度时艰)

  不等胡雪岩开口,王有龄自己先说话了,语气中多有担忧,夹带着对逃跑官僚的不满:
  “哼,大敌当前,这些吃朝廷俸禄的官员却胸无一策,只知道保全自己,有的甚至带着自己的家小逃命去了。现在杭州城内,十个衙门倒有九个是空的,要兵无兵,要粮无粮,这叫我怎么守下去……”
  面对情绪激动的王有龄,胡雪岩却显得很冷静,只问道:“那黄抚台黄大人呢?”
  黄抚台指的是当时的浙江抚台黄宗汉,也就是王有龄的顶头上司。此时浙江一省面临如此厄运,黄抚台照理应该肩负起守土卫国的责任来。
  说到黄抚台,王有龄更是气不打一处来。
  “哼,早带着他的三姨太跑了!”
  日期:2010-05-02 09:57:24
  胡雪岩还是一脸的冷静,只问:“那谁来接任?”

  王有龄有些不耐烦地说:“原来是何桂清,但他迟迟不肯来。”
  这何桂清是王有龄家一个下人的儿子,幼年时曾经陪着王有龄一起读圣贤书,也就是陪“太子爷”读书。王有龄自己的书读得不怎么样,至少考试的功夫没有做到家。但何桂清这位陪读却是考试功夫一流,与王有龄一家失散后,竟然科场得志了。等到王有龄得了胡雪岩五百两银子资助进京投供的时候,两人相认,何桂清顾念旧情,很是帮了王有龄一把。

  王有龄自己科场考试的功夫不到家,见到何桂清这样的考霸级人物,心中不免是有些尊敬的。但这何桂清这一回到了真正考验他的人性的时候,却临阵退缩了。王有龄心中有些不满,不免也很是有些疑惑。
  日期:2010-05-02 09:58:30
  他哪里知道,何桂清和他王有龄是不一样的,何桂清是个有意识的说谎者,而他王有龄则不过是个无意识的说谎者。与何桂清相比,他王有龄有德行,但并不擅长权谋。
  但胡雪岩心中却跟明镜似的,也知道王有龄的疑惑,只是不愿意说出来罢了。他胡雪岩和何桂清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其实就是同一种人,都是当惯了有意识的说谎者的。
  撇开何桂清不谈,胡雪岩继续问道:“那浙江的防务谁来管?”
  “天晓得,现在我只能做好杭州的事情了!”
  胡雪岩弄清楚自己将要面临的形势之后,便不再多问,只是很认真地说了一句:“王兄,说吧,需要我做什么?”
  日期:2010-05-02 10:12:42

  这话说的极其简洁,但是这话的效果却是不可估量的。真正会说话的人自然从来都不是依靠话语的数量来取胜的,如胡雪岩这样的人。
  王有龄心中一暖,说道:“还不是枪和粮食——哎,你赶紧写信到上海,快买些枪来。”
  胡雪岩回答道:“行了,王兄,我早已在上海给你定了一千只枪,就这几天送到。”
  王有龄由感动转为讶异了:“你怎么知道我要买枪呢?”
  胡雪岩是何等精明的人,凡事总是想在别人的前头,既然知道王有龄要打仗,又怎么能少得了枪支呢?他笑着说道:“知你者雪岩也。”

  王有龄更是感动了:“唉,那些下面的官员,若是都能像你这样办事,我就轻松多了!”
  胡雪岩道:“行了,别生气了,粮食的事情我也在抓紧联系,很快就会有结果的。”
  ……
  于是乎,胡雪岩便将这浙江一带的水路货运和粮食买卖一力承担了下来。
  日期:2010-05-02 10:19:00
  这段对话从头到尾,胡雪岩可曾有一个字向王有龄提到“生意”二字?一个字也没有!
  字里行间有的只是对王兄的关心,对杭州城危难的忧心,对协助王有龄守卫好杭州城的信心和决心……

  却是全然没有半点生意人的私心!
  日期:2010-05-02 10:38:54
  胡雪岩是一个真正高明的说谎者,有意识的说谎者——说到最后连自己也深信不已,他的听众王有龄自然也就深信不疑了。
  真正高明的说谎者,达到的是说谎的最高境界——说到最后连自己也深信不已。
  在说谎的具体内容上,真正高明的说谎者,大多不会是彻头彻尾的谎言,他的谎言中总是夹杂着必要的足以令人信服的真相。七分真三分假,便足以乱真。

  “我说谎,但是我从来不说假话!”
  我告诉你本公司上一年度一笔生意就赚进了七个亿。
  我说谎了,但是我没有说假话。
  我们公司上一年度确实是有一笔生意一次性赚进了七个亿——但我故意忘了告诉你,另外有九笔生意使得公司亏了七十个亿。
  胡雪岩对王有龄的关心是真的,对杭州城的安危的关心也是真的——王有龄是他胡雪岩的第一大靠山,杭州城是他胡雪岩所有生意的大本营——他怎么可能不关心!

  日期:2010-05-02 14:26:00
  回到问题的最初状态,为什么我们要说谎?
  这其实是一个有趣的问题。胡雪岩是一个绝对高明的说谎者,但他自己却也未必解释得清为什么要说谎这样一个最初性的问题。
  我们之所以要说谎,就其根源,其实就是利益摆在那里,我们为了利益而不得不说谎。
  “利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何况只是说谎!
  在很多种情况下,说谎的人比诚实的人更容易得到他或她想要的东西。
  日期:2010-05-02 14:42:14

  举一个不甚恰当的比喻:一个男孩子情窦初开,向一个心仪的女孩子告白,被拒绝了。但是这个男孩子并没有放弃,他坚持不懈地向对方告白,一次被拒绝了,就有第二次;第二次被拒绝了,就有第三次……最后一直到第一百次告白——女孩子被男孩子感动了,她想我再也找不到比这个男孩子更爱我的人吧!于是他们交往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