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奇情往事:西北以西》
第21节

作者: 空谷
收藏本书TXT下载
  好在姐妹俩并没有看走眼,孙强这小伙子干起活来舍得下力气,每月的出煤量在公社煤矿也数得着,领了工资就如数上交给刘芳,自己除了喝两口小酒,几乎也没有其他爱好,守着一个标致的媳妇儿,刘芳说的话孙强是言听计从,让他没事跟着连襟孙树平学学木工活,没几天就能鼓捣出个板凳来,使刨用锯也像模像样。这不,家里的桌椅板凳全都是孙强自己做的,省了不少木工钱。刘芳寻思等着孙强把这门手艺学会了,再添置些木工用具,打一套家俱出来,也好将这屋里好好布置一下。虽说现在的日子比起姐姐家来说还差个一截儿,但比上不足,比下却还有余,在公社煤矿里还算数得着,日子这么个过下去总算有个盼头了。

  罗宁进门时,刘芳正忙乎着筛面,头上扎着的毛巾和露出来的毛发被面粉染成了白色,活脱脱一个白毛女形象。见到罗宁来了,忙站起身迎进门来,倒了杯开水:“罗宁姐你先喝口水暖暖,我这就筛完了呀。”急忙着将面口袋的最后一点面倒进箩里,左手摇圈,右手有节奏地拍打着萝边,雪白的面粉便从箩底的细眼当中簌簌而下,而麦麸却在萝面上有规则地形成一圈。

  “呵呵,吃精面啊?”见刘芳用细箩筛面,罗宁便笑着问。矿工们从矿里领的麦子,都要各家自己拿到水磨站去磨成面粉,回来后过筛,筛出的麸皮就留着喂鸡和牲畜,那时一般人家里都备有粗、细两种箩,除非逢年过节或做拌面包饺子,寻常都是用粗箩筛面,里面因含了细屑的麸皮在内,出面率要高些,只是蒸出的馒头和烙出的饼颜色发黑,吃起来也比较粗糙,类似于半粗粮的样子。用细箩筛出的面粉则是精粉了,除了当时兵团的每月领粮和政府的行政事业单位外,家景不好的地方平时都是舍不得吃精粉好面的。

  刘芳不好意思地笑笑:“这不快过年了嘛,早做完早了。”言下之意筛这些精粉是到过年时才吃的。
  罗宁也是随口问问,当下不提这茬,就把自己的来意说了一遍。
  刘芳一听顿时两眼放光,心想就是啊,这么好的事儿我怎么就没去想过呢?到底还是罗宁看得长远些,心里对罗宁的敬佩不禁又多了一层。
  罗宁见她半晌没有吭声,以为她在犹豫什么,便催道:“你倒是说说看啊,帮我合计合计,看这事儿到底能不能做。”
  “这是好事儿啊。”刘芳应道,“罗宁姐你是怎么想到这层的呢?”
  罗宁也没有瞒她:“我是听拉煤的司机大哥这么一提,才起了这个念头,反正大家闲着也是闲着嘛。”
  “好是好,我第一个参加,不过这不是几个人就能做得起来的。” 刘芳说着掰着指头算了算:“你、我、老常家媳妇、小袁妹子,还有朱大海的老婆不知道愿意加入不?全部加起来也不够啊”。

  罗宁说:“这些事儿我已考虑过了,想来出力气能挣钱的事大家都应该是愿意做的。我再去找孙菊通通气,如果她也加入的话,能带动五、六个人呢?”
  刘芳笑得身上的面粉都掉了下来:“孙菊啊,她那小脚,能走稳路就不错了,还指望她干活?”
  罗宁也轻轻地笑了:“重活是干不了的,但总有些不需要出大力气的活嘛,比如说敲敲石子啊、拢拢煤炭什么的,她不是还上山挖过药嘛,我看应该没多大问题。”
  刘芳仍然嗤之以鼻:“她挖药?能把袋底子铺满不?”
  罗宁正色道:“可别这么说,人家小着脚还能翻山坡,也算不错的了。”顿了顿,又说道:“马拉车、驴驮货、人骑骆驼过沙漠,各有各的长处嘛。这事我可只先和你商量来着,别闹得沸沸扬扬的啊,侧面问一问你要好的那几个人看看有没有打算再说吧。”

  刘芳虽然对罗宁极力想要拉李菊进来一事很想不通,但还是说道:“罗宁姐你放心,你这么信得过我,我不会办砸了这事的。”
  “呵呵,哪儿啊,你刘芳我还不清楚啊。”说着罗宁便告辞出门,刘芳送到门口,还不忘说了一句:“那王振富可不是个善茬,罗宁姐你担心些儿啊。”
  罗宁笑了笑没有接口,摆摆手走了。
  日期:2008-11-14 20:11:10
  罗宁知道办石灰窑这事儿是急不来的,反正时间还充裕,尽可以放手去筹划。罗宁的打算是过年这段时间把人员的事情定下来,一开了春就去找矿里的买买提队长,虽说这是家属组织起来的事,但能够争取到矿里的支持,那就再好不过了。她知道矿里的少数民族妇女是没有抛头露面出来干活的习惯的,但仅仅刘芳那几个加起来,还不到矿里家属的五分之一,也不好跟矿里提什么要求,如果加上李菊那几个,情况就不一样了,影响力就会较大。私下里对两帮人捏合起来大家出力做同一件事心里充满了憧憬。

  王振富家要卖牛的消息是艾斯哈尔散出来的。
  枯草被厚雪埋住后,也进入了深冬,不到来年三月份,牛群是放不出去的。这时候家家户户的牛都关在圈里,喂着夏、秋两季割来堆在屋顶的干草和铡碎的麦秸,怕牛掉膘的人家,或者母牛下了小牛正在挤奶的,隔几天喂盆麸皮或苞米。
  艾斯哈尔一年当中也就这三个月空闲时间,除了买买提队长有时安排他些零活外,基本没事可做,除了蹲在小卖部门外和几个牧民扎堆喝酒外,就是腆着脸和那些打馕抖毡的维吾尔族媳妇们套近乎、拉闲话。
  黑白花折了前蹄的事,王振富虽说没找他晦气,但艾斯哈尔还是损失了两三个月的酒钱,心里仍觉得过意不去,所以殷勤地请了公社兽医两次,一直到牛的蹄伤基本好起来才作罢,这期间王振富向他透露出准备把牛卖了的意思,为了弥补自己犯下的过错,便不遗余力地到处帮着寻找买主。当时一头母牛的价钱也就七、八百元,买得起的人还不算很多,更多的人是嫌照看麻烦,夏天打草、冬天喂养的没那些时间。所以艾斯哈尔维族、汉族的各家串了不少门,有意向买牛的却没有几个。

  前天听会计的老婆说矿里那个结巴子家有意思买奶牛,他们也知道汉族人家里大多是女的说话算数,艾斯哈尔正要去找罗宁问问,没想到在路上碰到了牧民普拉提和艾尔肯找他喝酒,听说有酒喝,所有的事情都被艾斯哈尔抛在了脑后,三个人外加两匹马和一头驴,颠颠地直奔小卖部。
  原来大家喝酒的规矩是这样的,第一个人出钱买一碗,然后每人一口轮流喝下去,一圈又一圈,到谁喝最后一口,谁再出钱添酒。至于下酒之物,根本不象汉族同志那天样非要几个凉菜几个热菜才能算喝酒,几把瓜籽、花生和几粒水果糖就可以了,大家席地而坐,一碗酒传来传去,旁人看着怪异,他们却自得其乐,喝得有滋有味。
  昨天普拉提在山里打了头野猪,用马拖了出来,六十块钱卖给兵团煤矿的几个单身汉,所以今天就由普拉提请他们俩喝酒,就不用时刻担心怕见到碗底了。牲畜少而未转场的普拉提和艾尔肯平时也没什么事做,这次来是找艾斯哈尔商量,准备偷偷进山砍些木头拖出来卖。艾斯哈尔怕林场公丨安丨发现了有麻烦,初时不答应,耐不住他二人左说右说,加之喝了酒头脑发热,想着他们去砍伐,自己只是负责联系要买木头的人,就算出了事问题也应当不大,就答应了下来。三人一边喝着酒,一边就这事议论不休。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