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奇情往事:西北以西》
第33节

作者: 空谷
收藏本书TXT下载
  这次炮连上山演习总体还算是成功的,团里对演习取得的效果很是满意,认为民兵至今还是一支拉得出来的队伍,充分体现了毛主席他老人家“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指示精神,并对煤矿所作的配合工作进行了通报表扬,在随后团里拉菜到煤矿的车上,就增添了许多猪、羊肉和白糖白酒等物,算是对矿里的奖励,其中有一麻袋二十来块砖茶,那是特别要送给公社煤矿的民族同志的。

  至于出现的一点小插曲,炮连小个子连长和杨大个子都认为没有向团里汇报的必要,一来和那些民族同志并没有起较大的冲突,二来当时的环境下,各团场下属连队与地方上都有些小摩擦,只要没有发生流血事件和在可控的范围内,基本上都自己处理了。这种相互间擦枪走火的情况,一直到后来大批复员军人进入地方工作和新一代民族干部的提拔后才逐渐减少,也与兵团后来有意识地安排了许多少数民族农牧民进入下属连队工作等措施相关。

  日期:2008-12-14 22:21:35
  第八章
  进入了三月,甲克斯台沟变得青翠起来。
  当人们可以只穿一件秋衣在户外活动的时候,褐黄色的土地上,一棵棵灰灰菜零星地在道路边和背荫处钻出地面,探头探脑地发着嫩芽,谷底河水潺潺淙淙,似梳洗过后的少女在浅吟低唱,靠近水边的河滩草地则早已披上了一片绿色绒装。嚼了一冬干草的牛羊贪婪地啃食着青草,享受着开春以来的美味,不时扬起头来左顾右盼,似乎担心别的同类抢了自己最先发现的地盘,黄色和白色的身影星星点点地散布在绿草地上,一幅动物与自然的和谐景画跃然眼帘,带给人们身心的安详。

  在暖暖的日光下,每间房屋的门口,都有人搬着小凳在坐着晒太阳,门前的木杆上,挂满了晾晒的衣裳,被褥床单则摊开在屋顶那剩余的干草堆上,远远望去,一片一片地,象开满了五颜六色布匹的花簇。维吾尔族妇女们则按着传统的习惯,将脚踩身压了一个冬天的地毯卷了出来,两三个人各扯一角,大力地抖动,扬起的灰尘弥漫开来,遮住了她们的容颜,只看到粉白的腰肢若隐若现。

  罗宁和刘芳顺着河边的草地往下游走,她俩在寻找建石灰窑的地点,歇了一冬后初次徒步这么远,都觉得有些燥热,便除了外衣拿在手里,罗宁穿的是蓝布衬衣,刘芳穿的是印花格布短衫,初春的阳光照在她们身上,素蓝而又亮眼。
  这石灰窑的选点其实没有多少讲究,主要是为了方便运输,煤炭还有烧好的石灰运出,都需要动用卡车或拖拉机,至于原料石头嘛,河谷里到处都是,手搬肩挑,只要集中在一处便好,还有一点关键是考虑风向,河谷是东西走向,那窑门口必定不能朝着南北方,不然会影响对风势的借助,这些基本常识都是罗宁年后随着杨师傅到别的地方学来的,还有建窑烧窑的种种经验和注意事项,李小勇做作业用的练习簿被罗宁满满地记了一本。

  俩人顺着河道一直向下游走,最后目光都集中在靠近河边一个突起的山丘上,这座山丘象大山的尾巴伸进了河谷中,使得河流在这里拐了一个大弯。一大片河滩上满布着各色大大小小的鹅卵石,小的如鸡蛋,大的则如牛身般卧在沙砾中,除肉眼可见的青石外,绝大部分是可用作烧石灰用的石灰岩,山丘的后面则还有大片的石灰岩裸露在外,主要原料看来是不用发愁了。山丘下那条马车碾出的便道,辙印下碎石和坚硬的泥土表示跑一辆载重的卡车也不会打渥。

  刘芳年轻腿脚有力,三下两下爬到山丘上,一边招呼道:“罗宁姐,快上来啊。”
  罗宁随后也爬了上来,微微有些气喘,笑着说:“老喽,没有你那么利索啦。”
  刘芳道:“你才比我大多少啊,还就称老呢,不知道矿上那些男人怎么个眼神看你呢吧?”
  罗宁伸手作势欲打:“死丫头胡说八道,你尽想着人家怎么惦记你来着?”
  刘芳便红了脸:“哪有的事?姐你怎么这样说我啊。”

  “哈,心虚了是不?”罗宁环视了下四周:“这个地方不错,我看就把窑建在山丘下最好了。”
  “对、对”刘芳接口道:“这里最合适了,离家又不远,打眼儿就能看到谁从门口走过呢。”
  俩人确定了建窑的地点后又走上河滩,罗宁告诉刘芳鉴定石灰石的方法,那些颜色有些灰白发青并带有条形纹路的就是可用来烧石灰的材料,纯白色的石头看起来漂亮,反而不是石灰岩质,尤其是那些通体青绿的,如果不小心装进了窑里,就是烧它个七七四十九天,也还是石头一块,浪费煤火不说,还影响石灰的质量,至于不纯净或品质不高的石灰石,烧出来的石灰大多成黄色,如果这种石灰在出窑的比例里占得多了,就会卖不出价钱等等,包括石灰石应该砸成多大装窑,一一给刘芳说了一遍。

  刘芳格格地笑着: “罗宁姐,你懂的真多呢,象个技术员似的,可要好好教着我些啊。”
  罗宁也笑了:“我是现学现卖,哪是什么技术员了?这东西看来简单,里头还是有些学问的呢,到时烧第一窑时,还要请技术员来指点的。”她可没说自己将河滩里的石头各色都捡了些,用面口袋装了背到人家那里,一块块地拿出来请别人鉴别,回到家里时肩膀都肿得通红,李忠用白酒给擦了许久,到第三天上才消肿止痛。
  “对了罗宁姐,咱们现在一共有多少人参加这事了?”刘芳问。
  “我、你、李菊、王英、老常家媳妇、小袁妹子她们,加起来有十三、四个人了,名字我都想好了,就叫红旗煤矿家属队。”罗宁答道。
  刘芳故意作深思状半天,然后说:“那姐你是理所当然的家属队队长,我委屈点,做个副队长算了。”
  罗宁认真地想了想:“这事还得大家再议议,这样吧,我去各家通知一下,今晚大伙儿都聚聚,把各家的男人们也都叫上,你家地方也还宽敞,就到你家去怎么样?算是开个会吧。”
  “没问题啊。”刘芳痛快地答应着:“不就是多烧几壶水和两包烟的事嘛。”

  “烟我已经买好了,一会儿给你拿过去。”罗宁接着说:“我还正想跟你商量一下呢,你说副队长让李菊来当怎么样?”
  刘芳一楞:“怎么?让她来当,大伙儿服么?”心里颇有些想不通,怎么罗宁姐老是上赶着把那小脚女人往上拱呢?
  罗宁心里明白刘芳有些不乐意,走过去拉着她的手,轻言细语说道:“这烧石灰是整个矿里家属的事,依我们几个的能力,就是把劲儿全使出来,估计还差着一大截儿呢,不但要靠大家齐心协力,劲往一处使,更主要的是还得矿里的支持,声势大了才好跟队长提要求啊,再说了,你李菊嫂子也是个明理的人,那帮子人也得有她吆喝着些才能出力使劲。”说着又笑了起来:“如果让你刘芳这个急性子去招呼,那还不成天吵吵啊?”

  刘芳不好意思地笑了,她已明白罗宁内心真实的想法,不由得愈加地从心里佩服罗宁考虑问题的周到。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