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奇情往事:西北以西》
第36节

作者: 空谷
收藏本书TXT下载
  今天孙强带着几个人在划定的地方忙活了一天,才挖了个直径五米、深不到两米的大坑,石灰窑的雏形基本是出来了,罗宁交待孙强靠出风口这边得整体削平,只留一个凹形圆口就行了,挖出的土就用来填路,免得多费功夫。照这个速度下去,最快也还得三天才能挖出窑体,加上砌窑和风干,怎么着也得十天半个月才能完工。还好窑址那里底下全是黄土,不用费多大的劲,要是赶上了戈壁石头什么的,就要动用钢钎十字镐,可就麻烦多了。

  罗宁在下面时看了他们刚起出石灰的窑体,发现那些人全是用耐火砖砌的窑身,整个窑身圆溜溜的,既结实又美观,就是代价太高,打听了一下耐火砖的价格,要一块五毛钱一块砖,一座窑砌下来,没有个千儿八百的还拾掇不下。她已经打算就地取材,就用河滩里现成的青石,也耐用却不要花一分钱,而且为了弥补东西走向河谷里风力较弱的不足,寻思着砌窑时在四周留几条凹槽,这几条凹槽与窑底的槽坑相连,等于无形中增加了几个风口,可以提高燃烧速度和减少烧窑时间,具体是否可行当然还得由技术人员来定夺。

  正寻思间,忽听得 “哞——”地一声牛叫,忙走到门外,赫然见到那头黑白花母牛正在那儿摇头摆尾,一旁是牵着牛绳的李忠,儿子李小勇拿着根树枝也站在那儿,二人喜孜孜地看着她,不由心里又惊又喜,忙走上前去抚摸了黑白花的头,那母牛便伸了舌出来舔她的手,温湿的感觉一直荡漾到罗宁的心里,似又从每个毛孔中散发出来一种舒坦,转头问李忠:“老王家答应卖牛了?多少钱?”

  李忠笑呵呵地说:“600元,还说等、等月底结、结钱时给。”
  “你什么时候跟他说好的啊?”罗宁问,回头又冲儿子说:“小勇还不进去端盆麸皮出来喂牛?”小勇颠颠地跑进房里,很快舀了满满一洗脸盆出来。罗宁笑道:“哪用得了这么多,一小半就够啦,换那个不用的盆儿。”
  李忠答道:“今儿个上、上午他才说,夜间就牵、牵走吧。我寻思牵回来再告、告诉你。”
  罗宁一脸的嗔怪:“行啊你,开始背着我处事儿啦。”
  李忠心里一急,嘴上更上不来话了:“是、是你说、说不管多、多少钱、钱…..”
  “好啦好啦,我随便说着玩儿,看把你急的。”罗宁笑着说:“还不快将煤棚收拾收拾,好把牛牵进去啊。”
  一边就围了黑白花转圈,这里摸摸,那里看看,象是欣赏一个稀罕的宝贝一样,心里着实高兴,毕竟这是现在这个家购置的唯一财产啊。又拍了拍站在一旁看着牛的儿子说:“小勇,你也喜欢咱家买牛是不?”李小勇点了点头,“那你以后暑假就没得玩啦,要和别人一样打草了,这牛以后交给你啦。”

  “没问题。”李小勇大人般的口气使得罗宁差点又笑出声来,这傻孩子,还不知道以后有多少活儿等着他呢。
  黑白花的蹄伤已完全好了,被牵了来到罗宁家,却一点儿没有动物换了新环境的躁动不安,得其所哉般安静地吃着盆里的麸皮,全然不理会它的新主人家在说些什么。
  此后,每天李小勇上学前多了一件事,就是把黑白花从棚里放出来,赶到马路边,再由艾斯哈尔汇集了一起赶往山里放牧,头几天黑白花的半大牛崽子恋母,跟了到家里来,李小勇用条绳牵了,满头大汗才给王振富家送了回去,后来干脆放学了就叫上王武一起在家做作业,待牛群回来后如牛崽子再跟着黑白花,直接就让王武给牵回家去,倒是省了来回折腾。这样持续了十来天,黑白花母子完全适应了各自的生活,到晚上艾斯哈尔将牛群赶至河边,便各自觅路,牛崽子仍回到王振富家,黑白花则自个慢悠悠地往罗宁家方向走,有时在路上碰到放学回家的李小勇,一人一牛便挨挨擦擦地结伴回家。

  日期:2008-12-23 10:30:57
  一段时间里,河滩成了这片山谷最热闹的地方。
  常言道:三个女人一台戏,那每天十几二十个女人凑在一起该是多少个戏班轮流在演,真正是你方唱罢她登场,没有个停歇的时候。一些娃娃崽崽也随了当娘的来玩耍,河滩上大人叫、小孩闹的,每天欢声笑语、生机一片,吸引了各煤矿众人的目光。
  那些抱着小孩子的维吾尔哈萨克妇女更是对河滩忙碌着的同龄妇女充满了好奇,这些笃信伊斯兰教的女子们虽然还不至于像中东国家的人一样,由头至脚将自身严严实实地包裹起来,但平常间也轻纱笼面,除打馕和必须的家务活外,很少看到她们手脚外露。不过这在当时的汉族人看来,维族女子的层层包裹,也只是防风挡沙而已,很少人能将此举与他们所信仰的教义联系起来。

  山区偏远地带少数民族妇女教化极其严重,她们很少与本民族之外的人搭话,更别说抛头露面地外出劳作,所以她们虽然对煤矿的汉族妇女们集体劳动感到惊奇,而自己却依然安之若素地等着男人们挣回有限的家用,安享着那份清贫与自在。
  在新疆居住较久的人们自然都明白这些,罗宁初时还打算说动几位少数民族妇女加入到她们行列来,但操着那不大在行的卷舌音维语刚开了个头,便被人笑着拒绝了,只好打消了这个念头,心想等一切步入正轨时再来说动她们不迟,现下才刚刚起步,见不到实际的利益,多说也是白搭,心里虽说有些许遗憾,但这些遗憾很快就随着越来越多忙碌的事务而渐渐淡化了。

  从六十九团请来的技术员对罗宁提出的新型砌窑方法大加赞赏,并说加了凹槽后的石灰窑不仅省煤,还能够循环装填,即不用像时下的烧法,烧好一窑出一窑,而是下面出烧好的石灰,不用停火,上面可继续分层装石灰石和煤炭,如此一孔窑可当两至三孔窑使用,大大节省了劳力。不过他也指出,首先凹槽不能太大和过多,以免物极必反,影响了窑内的温度。其次,如果按循环窑的模式,目前所挖好的这孔窑还有许多方面需要改进,如现在已砌好的窑门部分必须使用耐火砖,而那些青石头用做窑体还可,持续高温下硫化后会象一层钢水般凝在四周,但如果窑门也如此,非但出石灰时不便,经常开窑的话反而会破坏整个窑体,严重时会发生塌窑的事故。听得罗宁和刘芳连连点头不已,二人商量待前两窑石灰烧过以后,再考虑是否对窑体进行改进。

  刘芳是全了心的跟着技术员跑上跑下,对建窑、装窑、火候如何掌握以及出窑注意事项等,能想得起来的事问了个遍,也学罗宁的样儿闹了个小本子详细地记载了,那认真劲儿用她自己的话说打从娘胎里出来就没这么上心过。为了搞好跟技术员的关系,不仅怂恿孙强每天完工了拉着技术员喝酒,还狠了狠心宰了家里的一只老母鸡,炖了来给他二人下酒。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