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奇情往事:西北以西》
第39节

作者: 空谷
收藏本书TXT下载
  罗宁出生在川西一个豪绅家庭,排行第九,因此在家被称为九小姐。由于家境殷实,身为土财主的罗老太爷又颇有一些远见卓识,罗宁自小便被送进省府女子学校就读,这也因此改变了罗宁的命运。无忧无虑、意气风发的少女生活逐渐受到进步思潮的影响,变得忧国忧民、关心时事起来,假期回到家里便对疼爱自己的父亲大加宣讲,满口的民主啊科学啊等新思想新观念让罗老太爷听得大摇其头,感叹这丫头心野了,怕是在身边留不住了。果不其然,未满十六周岁便去参加了共产党的林彪野战军,在部队的文工团里唱歌跳舞,偶尔探亲回来一次,飒爽的样子羡煞了家里的兄弟姐妹。罗老太爷对这个小女儿又恨又爱,却又无可奈何,只得闭了眼睛由着她去折腾,只要不闹到自己头上,爱革谁的命就去革吧。没曾想土改刚开始,这小冤家突然又跑回家里来,这次真是革命到自己家人头上了,经过几个日夜的劝说,当然更多的是大势所趋,罗老太爷终于以交出自已全部家当、净身出户的举动落得当地政府一个“开明绅士”的称号,也保住了颈上人头,得以安享晚年。

  罗宁如果一直在部队呆下去,不消说前程必定似锦绣般灿烂,谁知天有不测风云,人也有走错路的时候。在一次探亲返回部队的路上,因为前方洪水冲断了道路,罗宁便在一个县城住了下来,此后天天去汽运站询问发车的情况,却被当时的售票员李渊动了心思,这李渊长相俊雅,又读过诗书,现在做着小职员的工作,自是有着大把的时间,便天天约罗宁听戏,并带她到附近的风景之地游览,至于道路通否,一概告知罗宁正在修复,没有班车发出。一来二去,罗宁的一颗芳心竟系在李渊身上,这边部队催促归队的函件和处分决定接二连三地寄至家里却懵然不知。左右是误了返回部队的行程,违反了纪律,料想也不会有什么好的结果,竟就直接跟着李渊回到了他的老家——位于湘南的一个村庄,一心一意地过起小日子来。

  毕竟不是正儿八经地退伍或转业,按当时部队的处理决定,罗宁的这种行为是按逃兵来对待的。李渊家乡的人们只知道他自小出去求学,大了后领回一个漂亮的媳妇儿,至于这个姑娘是做什么的都全然不知,农村里也不时兴那套内查外调工作。后来县里招考教师,二人又双双考取。公文发到罗宁的家乡,回函也道有这么一个人,只是年少时便出去上学、未发现有政治问题云云,罗老太爷这才知道自己的宝贝小女竟已远嫁湘南,唯有唏嘘叹息不已。

  勘不过“情”字的罗宁原本想到会有一个平静的生活,从风光无限的部队文艺战士到普通的乡村教师,巨大的落差感随着时间的流逝也渐渐淡漠,她也适应了手拿教鞭面对学生的讲台生活。未料想平地起风云,李渊因为给学校领导提了意见,在运动中被打成右派,连累到罗宁一起下放农村,扛起锄头靠挣工分过着半饥半饱的日子,真正沦落到了社会的最底层。这还不说,作为右派的老婆,一有运动来临,便和李渊还有村里的那些地主、富农们一道被五花大绑地拉到台上批斗一番,倒霉时还要挨些拳脚,整得罗宁想死的心都有了。让罗宁更不能容忍的是,儿子李小勇在学校有事没事也被抓着写检讨,挨打那也是家常便饭。这么过得了几年,夫妻俩寻思这样下去不是个办法,大人这辈子没什么指望也就算了,可总得给小孩子寻条出路不是?几夜合计的结果,为了孩子的将来,大人就做出些牺牲吧,在办完了离婚手续后大队、公社才给开了证明。就这样,罗宁带着李小勇一路来到了新疆。

  听罗宁以淡淡的口吻讲来她的事情,刘芳睁大了眼睛,心里一片惊讶。想不到看似平凡的罗宁姐却经历过这许多的波折和磨难,想着自己从老家来投奔姐姐,嫁给孙强还觉得委屈和不平,不由得嘲笑自己未免太小题大做和无病呻吟了,内心里却无形中将罗宁和自己又拉近了一层。
  两人聊着这些事,不知不觉已到了半下午时分,罗宁看了看天色不早,便催着刘芳起身往回走。由于休息得时间比较久,她们并不觉得回去的路有多么难走,身体也未感到特别的疲累。只是罗宁背着面口袋,需要一只手抓紧袋口,长时间的负重走路,两只手臂说不出的痠痛。看那刘芳,将面口袋放进背篓里,甩着两手向前,状甚潇洒。遇到山路险处还可腾出一只手来拉扯自己,不禁对刘芳有些佩服,这妮子进山多了,也总结出些经验来了呢。

  刘芳知道罗宁第一次进山一定累了,便邀罗宁一家晚上到她家包饺子吃,罗宁拗不过便答应了。
  晚上,罗宁和刘芳将那些野菜择完洗净沥干,剁碎后放入酱油、胡麻油、盐,又打了几个鸡蛋炒后搅在里面,做成馅煮了一大锅饺子。
  桌子放在门口,桌上放着一瓶酒,李忠和孙强就着一盘花生米,边喝边等着吃饺子,李小勇更是心急,屋里锅跟前都跑了几趟,说是饿得前胸都贴了后背啦。
  饺子捞出来后,罗宁装在盘里端上桌,里面的绿色葱翠透出了饺子皮,瞧着爽心悦目,闻着清香扑鼻。李小勇迫不及待的挟了个丢到嘴里,烫得他咝咝地直抽凉气,罗宁笑骂道:“你是饿死鬼投胎的啊?没见锅里还下着呢,慢点儿吃别烫着了。”
  李忠和孙强则稳在那里,一口酒一个饺子的慢慢品尝着,一个说这是饺子下酒,越喝越有。另一个则附合道:“别看城里和下面的人有大鱼大肉,他还真吃不着我们这口呢。”
  刘芳在屋里叫道:“嫂子你也去吃吧,我来下饺子就可以了。”

  罗宁也不再客气,解了围裙坐下来,她也早就饿了,便去坐在了李小勇旁边,拿起筷子吃起来,还真不是盖的,吃到嘴里,说不出的柔嫩绵软、清甜爽口。
  几盘饺子端上来都一扫而光,直到再也吃不下了,刘芳还说还有一笸箩没有下锅呢,那边厢李小勇的肚皮早已滚瓜溜圆,李忠直让他喝口饺子汤,说是原汤化原食。李小勇连连摇头,敢情是撑得连汤也喝不下了。
  这几天煤矿的人们家家都吃野菜做成的各种食品,走在路上,似乎打嗝都喷出一股旷野的清香。
  日期:2009-1-4 8:55:22
  第九章
  对于艾斯哈尔来说,甲克斯台沟的这个春季与以往年份并没有什么不同。

  天空依然碧蓝如洗,牛群还是去年那个牛群,只不过多了几头小牛。因了去年冬天的大雪,草儿却生长得异乎寻常地肥嫩茂盛。为了能让牛群能安静吃草不四处乱窜,艾斯哈尔今天特地将牛群往山谷深处赶,路上也不断地碰到进山的人们,大家见了骑着毛驴的他,认识不认识地都大声吆喝一句:亚克西吗?艾斯哈尔便扯了嗓子回答。太阳暖暖地照在头顶,一切都是这样的惬意。唯一遗憾的是今天恰逢星期日,煤矿的小卖部休息没有开门,他没法象往常那样打壶酒带在身边,如果面对着满目青翠,享受着清风拂面,再喝上几口小酒,那才真是神仙般的自由逍遥呢。

  一个冬天里和普拉提、艾尔肯忙活着捣腾木料,虽然那俩人拿了大头,艾斯哈尔只赚了些边角料,但揣进裤兜的钱也足够他挺直一段时间腰杆,至少不用像过去那样抠抠索索地喝酒了。本来三人还琢磨着趁着化雪前再多砍几根、大捞一票。但春节后林场的人上班了,加强了巡逻,一次还寻着雪地上拉木头的印迹找到了矿里,虽然事后不了了之,但也把艾斯哈尔他们吓得不轻,生怕到手的票子化为乌有。三人一商量,胡达安排给每个人的钱财都是有定数的,今年肯定也只能这样了,就约好了明年早些动手,三人买只老羊宰了,胡吃海喝一顿算是散伙饭,至于联系好了的孙强等人的木头也只有等到来年冬季才能兑现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