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后两个星期,安子文都没有心情回家。在以后更长的一段时间,他也不好意思从桂枝嫂门前经过,怕和桂枝嫂见面。他听母亲说,沈贞躺了三天之后,过了几天就向她嫂子田霞要了几个老乡的地址,孤身一人到南方打工去了。安子文听了心中更痛:这原本不是沈贞要走的路啊!他只有衷心祝愿,愿她在南方过的开心,快乐,早日找到她的归宿。
再见沈贞已是四年之后。却说那天下午放学,安子文依然如同往常,身心轻松,自由自在的骑着车子回家。一路春光明媚,鸟语花香,心情好不舒畅。走过一条长长的林荫路,远远的,远远的,安子文看见一个女孩,也骑着自行车迎面而来。长发飘飘,裙裾随风飘动,真是一大美女啊!莫非是仙女下凡?反正路上再无他人,安子文索性放肆一回,打算好好欣赏一下美女。近了,近了,果然是一大美女啊!脸上洁白得没有一丝瑕疵,秀眉如黛,鼻悬若胆,唇红如绛。可是眉宇间为何有一抹淡淡的哀愁?可能是感觉到有人无礼的注视着自己,女孩也抬头看了安子文一眼,如怨如怒,似嗔似愁。就在那电光石火的一刹那,两个人都呆住了:这个女孩,不是沈贞是谁?可能也认出了安子文,女孩赶紧低头,任秀发遮住了半边脸庞,再没有任何表情,从安子文身旁一驶而过。那一刻,安子文的心情复杂到极点,他知道此时的沈贞依然是单身的,如果时光可以倒流,他会不顾一切的回去,请求沈贞的原谅。可是现在,他能么?
自分手之后,安子文一直牵挂着沈贞。知道她一直没有找男朋友。在安子文结婚之后,家里又给沈贞说了一个,却不知为了什么,后来又分了,一直等到安子文的孩子上了小学,他一直牵挂沈贞的心才最终放下了。
那是农村的农忙时节,安子文回老家帮忙插秧。在田里忙活了一个上午,母亲让安子文到街上买菜。安子文二话不说,打着赤脚,骑着摩托就到街上去了。平常卖肉的张屠户那天不在,只有他的儿子在肉案上忙乎着。这是一个身材健壮,很会居家过日子的男人。安子文原来是认识的。旁边一个妇人,一定是小张屠户的媳妇,带着一个粉雕玉砌的小男孩,正开心的和旁边一位摆摊的大姐说笑着。见有生意来了,很自然扭过头来,安子文一下认出,正是沈贞!已嫁他人妇的沈贞,比原来更丰满更有少丨妇丨的风韵了,张家的生活条件极好,在镇上也是有头有脸的人家。看了安子文一眼,沈贞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接过安子文递过来的钱,像对待任何顾客一样,算账,找零。她似乎不认识安子文了。安子文接过钱,赶紧走人。他现在浑身泥巴,胡子拉碴,穷困潦倒的样子,倒真是应了桂枝嫂当初的话了。看现在的沈贞,是多么幸福!孩子也那么大了!但愿她真的已经不认识自己了!
日期:2011-08-01 17:46:27
不久,云岭小学的民办老师们,又听到一个对于他们而言,是无比激动人心的大好消息:国家沉寂几年的对民办教师的招考工作又重新启动了。安子文更加明白,原来老师,真的有很多不同。像云岭这样的一个偏僻村小,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也有教职员工一十五人,除丁大江一人是公办教师,也就是俗称“铁饭碗”外,其余的从校长到后勤师傅,都是民师或代课老师。基本上各占一半。而民师也分两类,根据市教委文件,凡85年以前参加工作的是老民师,有市教委统一颁发的民办教师资格证。这个证太重要了,它是以后民师招考和转正的依据;而85年至90年参加工作的,称为新民师,这类人游离在真正的民师和代课师之间,享受民师待遇,却没有那个关键的“红本本”,如聂晓岚,王志兵他们,最后除非有关系,走后门,基本上最终也被学校清扫出门。而还有很多90年以后参加工作的,像安子文,卓如兰,文君,丁伟他们,干脆连民师也算不上了,叫“代课师”,即没有名分,工资甚至比菲薄的民师工资更低。在几年之后,度过了农村的生源高峰期,这类人无一例外,全部清除。当然那时候,安子文之流还是不知道的。即使知道,又如何呢?
根据新政策,国家下决心要在未来几年,基本解决农村的民办教师问题。当时叫“转,招,考,辞,退”政策,新政策无疑是所有民办教师的福音。因为根据政策,凡是教龄在二十年以上的老民师,可以直转,像老陈老师和老文师傅;教龄低于二十年的,可以参加转正考试,像文如来校长,郭会计这样的实力派,当年就考上了;也有一些笑话,安子文后来知道的,有的老民办老师,有转正指标,却大字不识几个,长期在后勤工作,考了四五年,都没有考上,最后只得直转了,在清退所有的代课老师后,这样的一些人也走上讲台,成为农村小学教学的中坚力量,一直坚守到现在。可悲的是所有的代课老师和没有本本的新民师,最终无一例外,不管坚持了多少年,全部清除。
日期:2011-08-01 18:13:24
第十六章 财运 · 感动
今年,对于李老大而言,是福星高照,财源滚滚的一年。
早在春上,安家村村委书记安仁亮,同时也是李老大没出五服的一位小舅舅,就主动找到他,说是为了贯彻上级的指示精神,农村中小学这两年必须要进行普九达标,所以安家村小学也要翻盖教学楼,以及相关配套设施。初步规划,村小新建项目总投资十万左右,由村上出一部分,小学自筹一部分,村民再每人集资八十余元,就差不多了。安书记不希望这块肥肉落在别人嘴里,所以首先想到了李老大。
李老大一听,喜出望外,终于有了大干一番的机会了。他当然明白安书记的意思,赶紧给他先送了一千块的厚礼,又在安书记的指导下,分别给村主任,小学校长,各包了五百元的红包,最后在镇上最大的饭店“红玫瑰”里包了一个房间,把村上的头头脑脑们全部请到,工程承包权便非他莫属了。
日期:2011-08-02 14:28:54
当下。李老大找到城里建筑公司的大舅子,把公司的建筑设施搅拌机啊,和灰机啊,脚手架,钢筋,水泥之类,租的租,借的借,买的买,带上安子强,安子武等一众十几个大小工,选了一个黄道吉日,破土打桩动工,轰轰烈烈的干起来。乡下的泥瓦匠有的是,大家闻风而来,人手是没有问题的。
这是李老大独自承包的第一项工程,干得分外卖力。
工程进行的顺风顺水。因为是盖教学楼,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大事,所以李老大一点也不敢马虎,每天亲自监工,至于进料,也尽量远离那些假冒伪劣产品。不到两个月,大楼主体封顶。然而这时资金出现了问题。教学楼李老大和村里签的合同是九万,可是截止到主体完工,村里只出了首付资金三万元,剩下的是再也没有了。找安书记吧,他只是让李老大先垫着。村上原本赤字十几万,是安居镇有名的困难户,盖楼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况且还能从中大捞一把,何乐而不为。当然这难不倒李老大,他把材料款拖着,把工人的工资拖着,许诺村民到时候可以和村里抵账。历时四个多月,一幢漂漂亮亮的两层教学楼也在安家庄小学拔地而起了。
各种开支在内,李老大总共花了五万多元。村上除首付三万元外,还净欠李老大六万余元。李老大一举成为安家村村委会最大的债主。对于这一点,李老大是一点也不害怕的,公家欠私人,况且书记又是他幺舅,他啥时候都不会吃亏的。
更主要的是,通过这项工程,李老大结识了安居镇主抓文教卫和经济工作的副镇长龙贵云和镇教管会主任姜兴武。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