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十七》
第15节

作者: 0滚滚长江都是水
收藏本书TXT下载
  “好你个魏征!自己把朕骂了个狗血淋头还不过瘾,还想召集百官士子一起骂!”,皇帝已然微醺,摇着手里的酒杯,“真是怕了你了,好在现在你跟我是一伙的。”
  魏征似乎也有些不胜酒力,含混道“陛下不是已经赢了么。”
  皇帝扶额,“侥幸而已!那会天策上将府已经给掏空了,我手里没几个人——说实话,那天我去玄武门,也不过是打着同归于尽的主意。”
  “可是天命在陛下那边,只怨太子福薄。”魏征有唏嘘,叹一口气道:“时也,运也,命也!成王败寇无话可说。”,说道这里,忽然像是想起什么,两眼血红,猛的一拍桌子,震得碗碟都跳起来,对面的皇帝也吓了一哆嗦。
  ——“可是,怎么会有,那种,传言?”魏征似乎是在拿刀子割自己的肉,一字一字咬牙挤出,话还没完,泪水已然汹涌。

  李世民怔住:“什么传言?”
  魏征伏案,仿佛不胜酒力,又仿佛说出刚才的话已把全身的力气抽干,只是袖子明显得湿了一片:“没什么,流言而已——不过是瞎传,当不得真。”
  世民还在伸长脖子等,但是魏征没有再吭气,久到他以为对方已经睡着了,叫人来扶魏征去偏殿醒酒。但是一个人都没有——之前跟魏征谈论“搅汤”的时候,已经挥退了殿内的太监宫娥,可是刚刚自己叫那么大声,为什么殿外的人也没听见?世民一时不及细想,爬起来走到魏征旁边,伸手拽他胳膊:“去偏殿睡吧,喝了酒吹风会头疼的。”魏征就势爬起,靠在皇帝身上,忽然笑了,闭着眼道:“他们说陛下好男风呢。”

  李世民忽然脚下一软,君臣两个一齐摔倒在地,然后,就听到皇帝的喊叫声震屋瓦:“来人!”
  进来的竟然是皇后,后面乌压压跟着一大帮,内监宫女居然还有御林军。皇帝扶额,也懒得管,把身边醉得死猪一样的魏征蹬到一边去,半躺半坐在地上发号施令:“把魏大人扶到偏殿去,好生照看,让他酒醒了再回家,不用跟朕面辞了——你们几个退开!让宫女来,省的坏了魏大人清誉!”
  日期:2011-05-31 23:41:17
  =========二更===================
  之后的日子跟以前似乎没什么不同,对百姓来说,皇帝仍然是勤政爱民英明神武的皇帝,而且还多了一项美德:知错能改,虚怀若谷。皇帝在深刻反省了自己的不当行为之后,又对朝堂上的言论风气表示担忧,不但再次申明本皇帝胸怀宽广闻过则喜,而且要求百官上书指摘朝政得失利弊,不久之后又采纳魏征等人的意见,发布诏令没有官职的士子也可上书言事。出身寒门的才子马周替常何写了一份奏疏从而获得皇帝青眼从此平步青云终成一代名相那是另外一个传奇,贞观七年和贞观八年的冬春之交,坊间议论最热烈的,除了北疆的战事,就是关于皇帝陛下的花边新闻——当然也夹杂着据说是贞观元年的旧闻,总之——“听说咱们陛下也好南风。”

  流言越传越广,不断地有新鲜材料加进来,最后甚至影响到了朝堂,大臣们在办公的时候都在议论,终于有倒霉蛋被争取立功的言官抓住,捅到御前。
  而之前李世民居然一点也不知道。整整几个月他都在忙着大浪淘沙慧眼识珠,然后吐故纳新培植新人,以及接下来的派系平衡,同时还要兼顾北疆的战局,每日五更起三更眠,忙到连皇后长什么样都快忘了;如此勤政连魏老头都感激涕零劝陛下社稷为重善养龙体了——而本皇帝为之呕心沥血的子民们,居然如此热衷于发掘朕的阴私!
  而且这段绯闻的另一位男主角罗士信还在马邑养伤,太医报告说至少清明之后才能回来。所以皇帝感觉非常蹊跷,隐隐嗅到了阴谋的味道——这种感觉让他有些不安,但更多的是兴奋,不由想起了十六岁那年跟大哥跑了趟突厥,后来听说草原上盛传“英雄美人”的事。
  那种被天下人猜中心事的快感不是谁都能体会的——尤其是“心悦君兮君不知”,天下人都知道了,看你还怎么遁形。皇帝陛下对着窗外一夜之间喷薄而出的绿色兴奋的打了个响指,仿佛回到了十六岁。忽然很盼望见到小士信——看他被天下人猜中心思会是什么表情?这个想法如雨后的蘑菇一般疯长,很快占据了他的脑袋,一时顾不上其他。

  所以那位倒霉的大臣很幸运的只是被申斥怠工,斥责罚奉了事,没有被扣上“诽谤圣躬”的罪名。于是在世人眼里陛下的态度很耐人寻味。而最近皇帝频频关注罗士信将军的行程的小道消息也流传到宫外,两厢印证之下朝野上下形成了一种心照不宣的默契。
  日期:2011-06-01 22:54:51
  ======================春城无处不飞花============================
  罗诚回到长安的时候已经是仲春三月,流言早如春花一般飞遍了京城。白衣少年在和风暖阳中信马由缰踏花而来,惊起一滩鸥鹭。
  照例递名刺求见,那公鸭桑的内监却笑得谄媚:“罗将军,陛下特意吩咐过,您可以直接见驾不必等候。”而罗将军最近半年已经见多了这样的笑,实在是油腻腻的反胃,但他还是很温和有礼的道谢,并询问陛下现在何处,而那内监已经忙不跌的要给他带路。

  罗诚很好奇皇帝躲在什么隐秘之处需要太监给自己引路——陛下要是想自己躲清静内监们就算知道也不敢带人去打扰吧?旋即想到另一种可能,不由有些脸热心跳。但是到了地方却实在是哭笑不得——这位公公,这地方本将军每个月都要来好几次的好吧?就算离京半年也不至于不认识路了。
  那内监正要进去给陛下报喜,已被将军一把扯住:“还有几位大人在里面呢,不要打扰陛下正事,反正我只是来请安也没什么要紧。”小内监立刻诺诺称是,没口子的称赞罗将军懂进退知礼仪。这时有走来一位老成富态的内监,似乎也是来找皇帝的,见罗士信站在殿外,很是谦和的寒暄了几句。罗诚面上不显,心里却是掀起惊涛骇浪——这老太监不是别人,正是清宁宫大总管,皇后的心腹大太监刘衎!他不得不重新估算自己所处的位置。

  这时几位大臣已经告退,依次出得殿门,发现罗士信正在殿外向他们行礼致意,颇感意外,一边还礼一边交换了然好奇且遗憾的眼神,强忍住八卦的欲望一步三挪走出皇宫。而刘衎已经进殿向皇帝禀报罗士信将军回来了,正在殿外等候召见。
  皇帝愣了一下,待反应过来立刻叫“宣!”。
  微羞、微喜、微恼、微——忐忑?皇帝仔细研究“小士信”的表情,生怕错过一丝一毫细微的变化,忽然听到一声咳嗽,登时回过神来,自己刚才似乎有些有失威仪,不由有些讪讪的,对刘衎道:“你回去跟皇后讲,朕晓得了。”刘衎应了声是,低眉顺眼退出殿外,立刻脚底生风跑回清宁宫向皇后复命。
  刘衎微胖的身影刚刚消失,就听罗诚笑道:“陛下是想让臣一直跪着吗?”李世民有些吃惊,四下一扫才发现宫女太监已经一个也不见,偌大拾翠殿内只有他们两个,怪不得小士信这么大胆,不由失笑,自己走下来亲手将人扶起。
  这时的刘衎正汗流浃背向皇后禀报适才所见,担忧道:“娘娘,陛下这次像是动了真心呢!”

  皇后停下手里的针线活,思索片刻,就继续缝弄。“这也没什么。罗士信不是那等轻狂之人。”
  他能分了你的心去,也好过这样悬着。
  拾翠殿里的君臣对话内容极其正常,皇帝问了士信身体的恢复情况,北方战局的进展,前线的军心士气,乃至给养补充等等,听对方一一回答,不是打断讨论几句,只是握着少年手腕的龙爪一直没有松开,然后满意的看到小士信眼底的忐忑渐渐退去,只留喜悦娇羞。
  这种感觉真好。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