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玄素见他气色恢复不少,虽然脸色仍有些苍白,却不再是毫无血色的摸样,稍稍放下心事,见两人有话要说的样子,略略说了几句就随意找个借口离开。
长孙无忌悄悄打量这件书室,房间不大,却收拾的干净清雅。一个大书架上满满的全是书,将房间隔成里外两间,里间隐约可见床帐脚踏等物,想是卧房。外间一面墙上悬着宝剑、瑶琴、紫竹箫,光泽温润,像是常用之物。另一面墙上则是一副斗方,隶书的“太平”二字,功力深厚,应该是张玄素的手笔。正对着窗户有一张书案,上铺着白纸,墨迹未干,无忌扫了一眼,却是秀气的二王小楷抄写《道德经》。
罗诚待客的茶是雨前的银毫,无忌认识但是没怎么喝过。
罗诚笑笑:“皇上给的,我自己可买不起。”
无忌也笑:“这茶有钱也不一定买得到!”
“国舅一大早来找我就是为了喝茶?这茶宫里还有,别人想要不一定有,难道国舅想要,咱们陛下还会不给吗?”
无忌有些尴尬,决定直说:“其实我是想打听侯君集的事情。昨天陛下说他现在一脑门子官司,是怎么回事?将军能否指教一二?”
罗诚有些意外:“这也没什么不能说,只是请国舅不要外传,毕竟侯将军可是很在乎脸面的。”,于是从奉大元帅命令西进遭遇布都可汗开始,一直到庆功宴上皇帝陛下“谁都没有打赢”的慷慨陈词,细细说给国舅听。
无忌听得目眩神迷,尤其是中间那句“混账、懦夫、胆小鬼”更是听得怵目惊心,几乎能看到当时皇帝陛下如刀如电的眼神。
“这么说,侯君集也目迷五色了?”
罗诚摇头:“只怕还要糟糕。”
无忌心下了然:“侯君集害怕了。他动了杀机?”
罗诚微笑:“国舅果然是过来人,看的就是明白。只是以侯君集之能,是杀不了他的。所以,末将斗胆揣测,他会借刀杀人,到时还请国舅刀下留人呐。”
“这跟我有什么关系?”
罗诚继续微笑:“如果我是侯君集,一定会借国舅这把刀——当朝太子都杀的了,何况一个降将?”
长孙无忌直勾勾的盯着他:“以前真是小看罗将军了,你还知道些什么?”
“不多,只是碰巧知道,咱们陛下很在乎他,不想他出事。”
无忌叹气摇头:“我记得你刚刚被‘咱们陛下’气的吐了血,这么快就为他着想了!只是这一番心思,他能知道吗?”
罗诚的态度一如既往的认真:“我吐了那口血,心里就明白了。他心里那个人是李建成还是阿史那社尔,又有什么分别?反正也不是你我。再说我做这些,不全是为了他。”
“哦?那还为了什么?”
“天下太平。”
无忌一个激灵——张玄素是太平道的人,那么罗诚当然也是。今天这番话,其实是表明了整个道门的立场。果然听罗诚继续解释:“从近了说,现在的局势错综复杂,如果这个时候那位可汗出了意外,内附的胡人一定人心不稳,稍有风吹草动就会引起叛乱,到时候国舅可有妙策安邦定国?”
无忌老实回答说没有。
“从远了说,‘咱们陛下’想在有生之年让四夷咸伏海内清宁还真离不开这位阿史那将军。国舅可有其他人选举荐给陛下?”
无忌说我现在想不出来。
于是罗诚松了口气,大汗淋漓坐到椅子上,没有再说多余的话。
无忌沉默片刻,起身告辞,但是还没有走出书室就听到丧钟敲响,一波接着一波,从皇宫方向传出,宣告国丧的到来。
——贞观九年五月初九,太上皇李渊驾崩。
日期:2011-07-06 22:39:28
===============看到二凤人气飙升本攻甚感欣慰===========
皇帝在太上皇的灵堂里打了个地铺,每夜守灵。三天之后就有大臣劝谏,请陛下节哀,善养龙体社稷为重。头七之后劝谏的更多,魏征也参与进来,请求皇帝节哀的奏折如雪片一般堆满了御案。宫里的妃嫔以至宫女太监们也不停地轮番上阵,一时只想做个孝子的皇帝竟有种四面楚歌的感觉。
只有皇后没有说什么,只是默默的陪他守灵,但是几天之后竟然晕厥。太医禀报说“娘娘身怀龙胎不宜过劳”,但是私下又向皇帝请罪:“娘娘常年操劳过度元气虚耗实在不宜受孕,龙胎先天不足,恐怕会危及母体……”
太医尽量说得婉转,但是皇帝很快嗅到了危险的味道:“皇后会有性命之忧,对不对?”。
太医惶恐应是。
皇帝攥紧了拳头,尽力让声音平稳:“你们可有把握保住皇后性命?朕可以不要这个孩子,只要皇后能活着。”
太医伏地请罪:“臣等无能!胎儿已经生根,此时强行用药,只怕会有危险。”
袍袖下的手心已然攥出血,但是皇帝浑然未觉,深吸一口气,声音仍是镇静沉稳:“难道就没有别的办法?”
太医叩首:“臣斗胆举荐,药王孙思邈或可一试。”
但是皇后听说此事之后再也不肯服药。皇帝亲往劝解,皇后不听,说道:“反正快要死了,是我自己不肯服药,你就不能迁怒太医,这样也许能少几个枉死之人。”
皇帝无奈道我在你眼里就这么残暴不堪?
皇后垂泪道:“你会的。当年为了隐太子的事,你杀了多少人!到时候我不在了,还有谁能拦住你?”
皇帝无言以对,沉默一会,将皇后拥入怀里,郑重起誓:“我答应你,这次不论结果如何,我都不会为此杀人,一个也不杀!不会有人因为你枉死的!”
公认天下名医之首的孙思邈结论与太医们相同,只是他表示有把握保住胎儿直到足月,尽量不让胎毒反噬母体,但是不知道元气虚耗的皇后能否熬过生育这一关。
这个结果已经比原先好上很多,皇帝悬着的心放下一半,但是不敢再让皇后操劳,命大杨妃协理后宫,又特许国舅长孙无忌进宫暂住帮助料理太上皇的丧事。这两个决定让后宫几乎炸了锅,所以第三件事也就不那么引人注目了:小杨妃被禁足,她在皇后生育之前不能踏出寝宫半步,也不许任何人探望,包括她的儿子福王李明。
其实圈禁小杨妃是皇后的意思——“她太没脑子了,总给人当枪使,我现在顾不上她,要是不关起来,只怕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她死了不要紧,可是李明怎么办?”
那时皇帝正在为皇后梳头——他没有父亲的好手艺,但是国丧期间皇后的装饰简肃,所以陛下刚刚入门的技艺倒也应付得了——帝后二人在镜中对视片刻,皇帝为皇后别好最后一支玉簪,才幽幽叹道:“元吉应该感激你的。”
皇后趁机劝道:“咱们把孩子还给他吧!总这么不明不白的,也不是个事。这件事情了结了,也好让人安心,父皇临走的时候还在念叨呢,说没有人给元吉上坟。”
皇帝有一瞬间的犹豫,但是很快温柔扶上爱妻的肩膀,柔声道:“我听你的,我都听你的。”
皇后每天都跟皇后形影不离,就连奏折都搬到清宁宫批阅,但是每夜等皇后睡熟,仍然跑到灵堂打地铺。
大杨妃不愧是前朝公主,几天下来将后宫打理的井井有条,而侍奉皇后恭谨更胜从前,每天为皇帝送一碗夜宵也从不多说一句话,服侍皇帝吃完就提着食盒离开。
又一个夜晚皇帝吃完夜宵,看着大杨妃从容收拾碗碟,不紧不慢说了一句话:“朕知道你在想什么。”
大杨妃闻言一窒,旋即伏地跪拜:“臣妾从不敢妄想!”
皇帝的声调仍是不疾不徐听不出一丝波澜:“亡国的公主当然不再妄想,可是恪儿的母亲,怎么会不为儿子想。”
大杨妃手脚冰凉,听皇帝的声音如雪水流过。
——“朕的皇后,只有一个。”
日期:2011-07-07 23:16:02
=================二凤后院要起火了============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