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三年 一根思考的芦苇》
第34节作者:
东野牧臣 日期:2011-10-06 16:24:56
《常见的严重错误或者说正确的自我防卫》
一, 认为自己是健康的。
以前一直以为只有中国人才不相信心理学,而盲目的相信所谓的意志和挫折说呢,在看了一本书之后,终于明白,美国人也一样如此,原来人性哪里都是一样的,而人们一如既往的在某些规则下做着愚蠢的事情来维护自身的尊严。任何人都是有病的,没有病的人几乎可以获得无尽神秘的力量和无以伦比的幸福,事实是没有人可以如此。于是人都有病,只不过这样的病或轻或重,错综复杂。
人们习惯于认为成长遇到的任何苦难都需要去体验,然后锻炼出一种强大的毅力和面对挫折勇往直前的精神。却不愿意去想将军和战士同样拥有着强大的意志,为啥一个在前面冲,一个在后面指挥。
相对于婴儿来说整个世界和他自己是一体的,然后随着长大开始不断的与社会产生分离。当人们成年了以后,会发现自己被社会隔离了,然后发觉无论怎样努力都难以像童年期那样完整的融入这个社会。于是他们开始叹息,叹息还是少年人幸福啊。在心理学家眼中,这样的人是不成熟的,最起码是心里不成熟。与整个世界化为一体是无数圣人们追求的目标,但不是说他们活的倒退了,而是生命的一种超越。
少年期的与社会的和谐,来源于思维的不成熟或者说幼稚,而成年之后的与社会和谐来源于思维的极大成熟或者说大成。两者的差别是,一种没有力量,一种有力量。爬不上山就后悔去爬山的人最容易自杀了,毕竟一切苦难的开始都源于出生的刹那,既然如此何不直接否定自己呢?而这样的人还总是一幅看破红尘的样子,其实多读一些心理学书,无数人会发现自己曾经以为很了不起的成就很多都是与年龄不相符的倒退。
二, 用性格代替思维来分析不一般的人,用思维代替性格来要求一般的人。
有的人受到性格的约束多一些,而这样的人无论讲多少道理都没用,他们根本听不明白,虽然他们以为自己明白了。任何忽然改变的浪子中没有一个是傻子,这些浪子都是经历了社会洗礼的拥有强大思维的人。
而有的人受思维的约束多一些,这样的人在性格方面往往有无数的问题,思维本身就来源于对于问题的解决。而人们却总是将思维和性格等同于性格来作为判断基础。用一句性格决定命运就概括了所有人。这句话是说在这个人的思维基础上,他的性格会决定他的命运,而不是说他的命运是由他的性格决定的。这句话不仅让很多判断的人弄错,甚至于害了这个人自己。
三, 将看明白的东西当成看懂的东西。
在最近看的一本书中,作者使用了很长的篇幅说了一件事,人们总是喜欢简化思维。当你拿起一个物体的时候,如果对它完全不知道,那么大脑是不会满意的,于是对于未知的压力迫使你弄明白他是什么。如果这个时候你知道它是苹果,就会恍然大悟,然后离开。
而不会去想这个苹果为什么会放在这里,以及这个苹果上面为什么被咬了一口,更不会去想这个苹果为什么比普通的苹果要大一些。因为对于这些问题的思考会影响到人的尊严。做一些有损尊严的事恰恰是一些伟大的人的生活,就像牛顿的苹果。这不是一种偶然,而是一种十多年的分析习惯以及思维的强大延伸性力量导致的。
只要想就会出现想不明白的东西,如果不想潜意识就会假定自己全知全能。于是潜意识中的自我成就感得到了满足。忘记哪本书上说过的了,潜意识总是走在意识的前面,所以你的潜意识是伟大的,你终将伟大,潜意识是渺小的,那也很容易渺小了。
因此越是虚荣的人,越是自卑的人,越不可能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东西。甚至于别人发现的东西,他们都有可能主动忽略掉。越是狂妄的人越容易发现伟大著作中的缺陷而很难发现里面的精华。
如果将这样的原理放在看书上,那么也就可以说明为什么有的人看了成百上千本还是很白痴,而有的人不喜欢看书却明白了很多道理。
四, 情绪在理性判断的前面。
每个人都相信自己是理性的,不要说你的理性是否达到要求,就是达到了要求,一个人也不是理性的。当我们听到一句判断的时候,隶属于低级神经的情绪首先反应,然后高级神经中枢的思维判断发挥作用。如果一个人的理性比较单一或者比较完整还好办。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他的思维中都有很多冲突的成分,也就是A和B都对。而这个时候由于情绪第一反应,于是选择A还是选择B看似由理性决定其实有感性决定。
如果这样的判断在刹那间完成了三个以上,那么很明显的是判断已经被累加到失真的程度上。然后我们的思维开始为我们思维的不合理辩解,于是就又合理了。因此越是喜欢找借口的人越容易导致非理性判断,如果他同时拥有着很敏感的神经极度的狂妄或者自卑,那么无论他拥有着怎样的智慧,得到真的判断都很困难。
五, 总想成为跳出井口的青蛙。
任何人都是井底之蛙,这一点谁都知道,但是总有人想跳出来。既然任何人都是井底之蛙也就说明了没有人可以不是,那么无论你多么想跳出来,都没有可能。于是也就出现了一种很有趣的心理效应,一些人进行了虚构。在他虚构的世界中他已经跳出来了。为了维护这个判断,他会有选择性的接受信息,而那些令他头痛的信息会被主动地排斥。问题是任何人都用这样的冲动,并且这么做了。
牛顿看到月亮也会头痛。不过悲哀的是,有的人痛苦之后,就主动的设立了一堵墙,将全部的头痛之物排斥在另外一面,而这一面永远接受让你微笑的客人。于是进化停止。如果这个人这时候已经成熟了,那么还好办。如果没有成熟,那么几乎这辈子都难以活得舒服了。
六, 为真理贴上东西的标签。
如果说对于知识最傻的处理方式是什么,估计就是贴上标签了。尤其贴上东西方的标签。这样的情况几乎每天都在发生。而且被使用的频率如此之高,甚至于有愧现代人的时代性。
经常会听到有的人说我们不信西方的那一套,我们的儒学如何如何,似乎真理就像婊子一样被卖给了某个国家或者民族。而其他的人只能偶尔去光顾一下,还要明白那不是你老婆,爽完后就滚啊。
就是很多知识分子也不断地说着,西方的二元法之类的。或者西方的民主思想之类的。这样的叫法很容易让人们以为我们中国地大物博为啥要学习西方的啊,然后民众的分责效应迅速起作用,大家就都开始睁着眼睛说瞎话,还说得理直气壮。如果把什么时候把哲学和民主精神或者文化前面的西字扔掉也就恢复了真理的自由权了。不要骂狭隘,那是因为有土壤。就像是人们抱怨地里长了一堆野草,却不去想想你不种苗子当然要长草了。
本来想写九个的,但是一想还是算了吧,一个人会有无数种矛盾,但是每个人都会有一个共有的矛盾,稳定和发展的矛盾,任何人都需要使用稳定来维持自身的统一性,可是又需要不断的发展来适应这个社会和时间的压力。于是稳定的静态和发展的动态之间的矛盾永远无法化解,而以上的所有问题无不来源于静态与动态的矛盾中的错误选择。事实证明,正确与错误同样是一对矛盾。正确的选项常常带来更多的未来的幸福,而错误的选项常常带来更剧烈的现在的幸福。
于是即使是正确与错误自身的界线都有些模糊了,人们不可能没有错误的选择,否则永远活在未来本身就是一种罪。可是也不可能没有正确的选择,否则迟早被时间玩死。所以一个人也要处理好现在和未来的关系。有的人感叹上帝是最好的老师,这世间任何一个智者都不可能给予一个人强大的力量和永恒的幸福,而上帝却可以。伟大的神啊,众生都在您的光下。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