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圣陆羽》
第55节

作者: 牛角蜂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1-06-25 09:19:25

  夏茶还未采摘,宦姑滩的很多人家就忙起养蚕,原来这里不但是茶乡,还是蚕乡。这里的田边地角都栽满了桑树,此时节,桑叶已长得绿油油的,在阳光中招摇。没事的时候,我就去看那些人家养蚕,他们早用被盖将产在纸上的蚕蛋捂住,待小蚕从蛋壳里爬出来时,就将竹篾编的蚕箔铺上黄纸,将那细小如蚁的蚕抖在纸上,把绿桑叶切得细细的饲蚕。我觉得蚕这东西神奇极了,一个如此小的虫,一个月后就要变成白生生的蚕茧,蚕茧又变成达官贵人身上闪着亮光的绸缎衣服,真是不可思议。而让我更惊奇的,是蚕的生长速度,十多天的功夫,比蚂蚁还小的蚕居然长成手指大小了,白胖胖的,看着还有些吓人。我喜欢站在屋里听蚕吃桑叶的声音,沙沙沙……动听极了,就像春雨在滋润土地,像清风吹过屋瓦,那么使我神往。可是那些养蚕人总要把我赶走,不让我呆在蚕室,更不让我摸蚕,他们说,蚕是最爱干净的,也很娇贵,不能和不洁的东西接触,否则要生病,一生病就没治,就要死。我只得怏怏地离开。这也更使我对蚕产生兴趣,更想多知道一些。当然,占据我心中重要地位的,仍然是茶。

  开始采夏茶了,宦姑滩的大多数人都开始在自己的茶园里忙碌。洪青山也带着负责贡茶园的几户人家进了贡茶园。不消说,我是紧跟在洪青山身后的,一种莫名的兴奋笼罩着我的全身。贡茶园在一个圆形的山顶上,被一道矮墙圈着的,里面的茶树正当年,树高齐腰,均匀地一般大小,茶叶翠绿如莹。贡茶园的中心处,也建有一溜简易茶棚供制茶用。
  我站在山顶朝山坡上望去,只见满坡都是腰挂茶篓的采茶人,他们的双手贴着茶树上下翻飞。采茶人中有很多姑娘小伙,隔着好远互相对歌:
  “么妹儿生得嫩花花,活像一棵清明茶。人人见了人人爱,伸手就想摘一把。”“前年同哥喝杯茶,香到去年八月八。不信你到妹家看,窗前开着茉莉花……”
  山歌嘹亮,婉转动人,惹得一些白脸雀也从远处的山头飞来,叽叽喳喳地欢叫,象是在一比歌喉,满山的茶树在叫声中似乎更加青翠欲滴了。
  但我无暇多听看,我得跟在洪青山身后,看他如何指挥别人制茶。官府也派了一个衙役来此监制,不过他没兴趣看制茶的过程,每天只是躲在荫凉地喝酒睡觉。自从洪青山偿还了官府的借银,官府对洪青山也客气起来,毕竟还要靠他制出贡茶交差。洪青山为减少麻烦,也不想要衙役在他面前碍事,反顺他心意让人打了酒让他喝。
  夏茶和春茶一样,只采一枪二旗,金州茶芽外形紧秀显毫,肥嫩壮实,色泽翠绿,比义阳茶又有不同。但夏茶嫩芽少,能制贡茶的较少,这点上洪青山决不马虎,能制就制,不能制贡茶的就制大路茶。他带着我,将采、蒸、捣、拍、焙、穿七道工序走了个遍,虽然没让我动手亲做,但我已经有了义阳毛尖的制作经验,很快就掌握了金州露芽的制作方法。金州露芽和义阳毛尖的制法大多相同,也有许多不同,义阳毛尖多使日光晒干,金州露芽则主要是阴干;义阳毛尖有摇茶的工序,金州露芽则没有此工序,芽叶阴干后即进行蒸烘处理。每当走过一道工序,洪青山就拿眼睛看我,我明白他的意思,是询问我懂了没有,于是懂了我就自顾点点头,如果还没懂 ,我就摇摇头,洪青山就再做一遍。不过这之间我们都没说一句话。不消说,到了晚上,我又要在羊油灯下打开文槐书函,磨墨运笔,把白天看到的详细记在纸上。我虽然和洪青山同住一屋,但他对我的事漠不关心,就象没有看到的样子,早早地睡了,第二天又早早起来,常常在吃饭时才叫起我来。

  看得出,洪青山和这几家人做贡茶都是轻车熟路了,他们各司其职,配合默契,洪青山更是经验老到,一看叶色就知道该如果处理。他的吩咐指令很短,常常是只有一两个字,“收!”“装!”“起锅!”……其他人按照他的指令忙活,十分井然有序,看得出这是他们多年养成的习惯了。
  贡茶很快就制完了,跟着是制大路茶。大路茶在工序上就没有那么细了,我也就失去了细察的耐心,有时就去和那个衙役闲话。感到寂寞无聊的衙役,也很高兴有个人跟他说话,于是我们天南地北地乱聊。听他说起金州新来了个知府大人叫杜中丞,我忽然想起崔太守有一次提起过他,说他们还有一段交情,不过我没有和衙役说起此事。
  趁洪青山忙制大路茶的功夫,我抽空骑着白灰驴到几里外的汉江去验水。我在江心取了一瓦罐,晚上,我就用汉江江心水煮新茶和洪青山共喝,洪青山咂着嘴说,陆公子,没见你用甚么作料啊,怎么煮的茶这么好吃?我不由得哈哈大笑,说就是因为没放作料才好吃啊!
  我记住了这水的滋味。后来我在《茶经》中将汉江江心水誉为“天下名水”,得到世人的认可。
  洪青山的大路茶还没有制完,我的心就躁动起来了,我已经掌握了金州露芽贡茶的制法,我该走了,沿着我预定的路线,南下去峡州,去蜀州,访察那里的茶事,尤其是巴不得就到蜀州,去看襄州那个白姓老人跟我讲过的蒙山贡茶,于是,晚上的时候,我就去向洪青山辞行。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