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道武林-通臂之虎》
第13节

作者: sunlaodi
收藏本书TXT下载
  老头笑了,说你还真有天赋,这几下前几手都是打,就不能对方拔出刀子来。然后说这样吧,找了根木棍给了胡英道:“你拿这个当刀捅我,你看能不能行。”
  胡英刚一拉架势,老头身子对头一冲,一手朝胡英眼珠子点过去了,胡英反映不及,被老头朝脑门上杵了一指头。老头摇摇头道:“我放慢点,你再来。”
  日期:2012-05-30 20:47:19
  胡英先空练了几下,然后主动朝老头上,老头左手一格,又手一抄,架着胡英的肘底子穿了过去,左手鞭子一般顺着胡英的小腹一划,后腿膝盖一磕胡英的腿,回身一个甩袖擂鞭,一圈锤自脑后打上了太阳穴。左手看着胡英的脖子扒拉了一下。
  胡英趴叉一下就趴下去了,好似从阳台上跌下来一般,吓得哇呀一声,然后感觉衣服一紧,被老头薅着后衣领子给提回来了。
  这回胡英真是服气了,非要拉着老头去撮一顿美餐。老头说不用了,你省着钱买身运动服,然后就过来吧。
  随着长进,胡英才这倒这一手的厉害。老头反反复复就是这几下,但每次打出来的状态都不一样。第三天胡英知道了,老师的手都是抽着自己的要害,如果放开劲来打,眼睛、鼻子、心口、软肋、下阴不知道被打成什么样。第五天胡英又知道,如果老头真使劲,腕子、肘子、膝盖、脚踝,好几处关节都就坏了。第七天胡英又知道,师父每一手都能揪着头发把自己扯倒。胡英说,师父,我就学这种。

  老头知道胡英不容易,这让他想起来那些困难的时候,当初有个徒弟每周都从外地赶来学习,每月拿出多半的工资孝敬自己,可惜后来却因为见义勇为被人捅死了。
  老头就一五一十交给胡英顺风扫叶的手法,胡英诚恳好问,也让老头高兴,经常能问出一些需要改进的问题。比如:师父,你这个手法很巧,我一出手你就给我别住了,然后我出不来进不去,你顺手就扫着我眼睛了。但是师父,如果我不出手,这样翻来翻去就余外了,不如直接打上。
  老头很高兴,说你很有悟性,也算是吃过实战的亏的。然后就不这样拆招了,教的也是最实用的。
  其实这些出手规律也是有必要学的,这中间有个占中叠肘的概念,每出手都是直取中路,而后利用勾搂采挂控制对方手臂,往深了练就能练出黏劲,只要一出手,动作不用多大,对方怎么打自己就别扭,勾搂也不用多大劲,用小臂一挂,就能把对手的胳膊控制在肘、腕之间,对方的反映听得清清楚楚的,顺后就打上了,要摔对方就更方便了。所谓跌法,简单说就是比摔直接,摔是抢把位,跌法可以不用手,脆生生的。

  因为是女子,不方便贴身走摔,老头教她的主要是闪打。放肩不放肘,肩、肘、腕三个关节是活的,三节棍似的抽打,但是肘这一节不放长,始终在坠肘抱门的状态,如此出手快,破绽少,回手也快。虽然劲力小的,但翻腕摔脸也够了。手法也是一摔一勾,此时的勾手就不是腕打了,而是揪头发,抓肥肉了。
  胡英虽然学的是最巧的,但是不用老师逼着,自己就扎马抄腿了,老头子看着欢喜,教她就额外直接。别的徒弟一拿接摔,胡英学的却是一拿接肘,肘关节本身就是一处重器,打上就不轻。
  很快,胡英就超过了其他师兄弟。人自信了,气质也就不同了,不用打别人也感觉到了她的气势。身体好了,人也开朗了,生意也越做越好。而后把老师的三餐都包了。因为时常陪着老师吃饭,老师讲来讲去,就把真东西教出来了。
  所以表面看胡英只是个弱女子,但实际是得了祖师父的真传的,有了这份见识,往后随便跟着哪个师兄弟学学套路就是长进。
  这比武就有看头了。赵英旗走后,二姑父悄悄地拨了一个电话,然后发了一串信息。然后心满意足地走出门去,站在夕阳的余晖里使劲挺了挺腰。

  日期:2012-05-30 23:10:16
  陈志刚接到短信,又是“赵英旗”,写的是听说你有个师姐得了许多秘传的功法,不是这个吧?回头给我讲讲。
  下午训练完了,晚上大龄师妹请客,晚上去师父家,接着练。陈志刚一看这架势,感觉师父这是真准备踢了人家的武馆了。一想也是,不如就看看师妹都学到了些什么。
  螳螂拳有一套对练的法子,由简到繁,把主要的几个大劲跟打法母式都能练到。顺着其中的发力轨迹,很容易把平时所练的套路迅速自由的发挥出来。这也是老头总让胡英串着拳乱练的原因。
  祖长林的父亲是被师兄代师传授的,这位师伯叫林景山,是螳螂拳发展史上的一位宗师级人物,也是这一支的七星螳螂,在老家扎下了根。

  林景山前辈少年时,为了求生只身去了邻县扛活,被同乡介绍到一家粮店打工。恰巧,螳螂门打过域外擂的范旭东先生,就在粮店不远的街道开设拳房,林前辈当时深受吸引,就经常趁着夜晚去扒着门缝看拳,而后凭着记忆回去模仿。后来这事是练拳的人发现了,然后报告了范先生。按照武林规矩,遇到偷拳的事情是要严肃处理的,如果是别门的拳师,甚至要打残身体废弃武艺。但范先生感觉小孩有意思,就将林前辈叫到院内,让他把学到的套路演练出来。林前辈当时就是打了一套不标准的串拳,但是范先生看来,一招一式规范工整,而且又有内劲串联支撑,心里十分欢喜,就说以后开开门,就让他进来看。如此看了三年,虽然没有太多点拨,但林前辈的技艺突飞猛进。

  三年之后,看林前辈好学刻苦,而且身子也逐渐长起来来,范先生开始从基本功和基本套路由简到繁地悉心传授。
  虽然林前辈从学挺早,但毕竟年纪不长,身形较之师兄弟较小,对抗起来有些吃亏。但林前辈又深知,拳法就是成就身子的,就开始在步法上专下功夫,闪腾窜跳、急进溜退,将螳螂拳以小搏大、四门全打的风格发挥得淋漓尽致。而后同门纷纷效仿。先后过了十二年,林前辈接掌了范先生的武馆代师授徒。而此时,他也不过是一个刚长成的青年。

  祖长林十分崇拜林景山,甚至说在极力模仿,只是性情原因,不可能练到前辈的层次了。练拳不需要天才,但是往高处追求,就需要天才了。一个寻常人可以利用拳法开悟,但祖长林主动放弃了,他总是这样说,一个快入土的人了,还指望什么呢?指望后人能够得个正经传承吧。
  其实祖长林巴不得把自己会的一股脑倒出来,但他知道,那样不行,即便把平生所学写成一本大作留下来,也不过是记录了一些供给核对的材料,拳学真谛,还得言传身教,从各类的印证中得来。
  祖长林每顿饭都会喝一盅温白酒,喝上酒的时候,他的心情也就舒缓起来了,就对着二人把今天的事情说了一遍。陈志刚听过之后嘱咐师父,“师父,你准备让老妹子上?不合适吧?”
  “志刚,你现在跟老妹子动动手,你记住什么滋味,明天这个时候你再试试,不要用自己的猜测看人,你以为你师父一天的就吃三个馒头?一会我就教给胡英摔碑阴阳手。”
  陈志刚有点糊涂了,但解释道:“师父,是这样的,老妹搞实战,我相信她有稳操胜券的地方,但是比赛跟实战不同,且不说各类规矩,就是戴上拳套,打五个回合,老妹就拖不起啊。”

  祖长林眼光一聚,“戴着拳套打五个回合?你怎么不比一顿能吃几个包子?”
  胡英彪呼呼地问:“师父,什么陷儿的?”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