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被泼了一身汤的使手插着贾运康,气呼呼地看着李玉明。其实那火锅已经半凉了,除了脏了裤子,也没有把他怎么样。
李玉明又道:“兄弟,你先把人放了。”
贾运康趁机挣扎起来,整理了两下衣服,看到衣服上已经沾上了不少血迹,摸着一道血水顺着头顶流了下来,贾运康当场就爆发了:“操你们妈!大热天的吃狗屎火锅!”抓起被脑袋拍碎了的一片碟子划上了那人的脖子。鲜血当时就澶出来了。
那人朝着贾运康头上一拳盖下,贾运康顺着那人腋下巧妙一钻就绕到了汉子身后,然后抱着大汉的腰,用膝盖顶住尾骨,很费力抡起了半圈,然后把人就势放躺了。
一看又开打了,李玉明一腿就踹上了前面一人的胯根。二哑也一把将人的衣服揪住,扯着就甩了出去。趁着对方前栽,朝着屁股上就是一脚。
电子驴拉着女生往一旁退,同时开始摸索手机。二姑父又好似保护二人似的挡在了前头,也拉着个架势防备着。
被李玉明踹了一脚那位再没爬起来,从后边又赶过来一位,李玉明还是做出继续和谈的样子,但那人已经将酒瓶子在桌沿一磕,变成了一把利刃的玻璃刀,虎视眈眈地盯着李玉明,好似见着机会就会把李玉明插死。
贾运康发疯似的,从身后把人拖翻在地,然后抓着三角凳子的两个腿,用另外的一条腿儿狠劲地往人头上凿。看他气势就像是在砍一个西瓜。
有人冲过来去打二姑父,想是要分散李玉明个跟二哑的注意力。赵英旗本能过去就是一腿,先把一条大汗踹了出去,趔趄两步被地上的凳子一绊,身子一栽晃,一肘子磕在了地上。
多家饭店连成一片的大排挡就爆炒腰花、活烧黄鳝了,老板带着伙计忙着抢收自家的器物。
跟二哑周旋的那个大汉也赶过来帮忙对付赵英旗,跟赵英旗对了三腿,三腿都没蹬出来,一提腿就被赵英旗的快腿截了回去,三腿之后感觉胫骨外皮被蹭破了。
地面散乱了许多的凳子、碗碟,也不方便运用复杂腿法,赵英旗也不主动打他,汉子上不来步,就开始转悠着找趁手的家伙,看那咋呼劲,再多条尾巴就跟狼一样一样的了。
先前被二哑甩出去那条大汉蛮牛一般拱了上来,抱着二哑的腰就往边上一处花坛上撞,二哑刺了几步都没刹住,就胳膊反着夹住了那人的脖子。但汉子长得又高有壮,任二哑的胳膊涨得大蟒似的,也没能将他的身子扭翻。
二姑父从旁边钻出去,正对上那人的后屁股,二姑父可不管轻松缓急,冲着裤裆就是一脚。眼见着那人浑身一振,跳了一下没跳起来,身上的劲儿一下子就松了,二哑窝着他的脖子,蹦着高儿往后一个跃倒,没脸没鼻子的就给磕在了水泥桩子上。
现场混乱而火爆,但大多人都围着看热闹,并没有报警更没有制止的。赵英旗迅速查看了一下周遭的情形,好似围在最前沿观看的都是临近一些小团伙的混子,一边看着热闹,一边帮着双方把风。
日期:2012-06-14 08:31:20
只可惜当时没有“视频”意识,而且也没有现今这么灵活的拍摄器材,不然这一段极精彩、极有教育意义的打斗短片,很可能获个什么奖。
后来很多小孩都以见过这次“高水平的打斗”为荣,从他们每一次传播时的兴奋表情上,还有那极其夸张的变声中,都能让人切实地体会到,场面是如何地富有艺术色彩。你想想吧,说到此处,孩子们都猛抻着脖子涨红了脸,那表情跟吃鸡屎卡着嗓子眼了似的,不停地往外咳唾沫星子。
人类是相似的,人在吹牛逼吹到亢奋处的时候,表情也大都如此。后来江湖中出了个叫“小挖掘机”的,特别喜欢搜集技击材料,也特别喜欢挖掘一些“拳诀”,这些拳诀中有好的,也有不好的,有原创的,也有借用别家拳法改编的,放在现在实际就是抄袭,这些抄袭的人中,有极少部分是真正的拳家,也有很大一部分,就是跟“小挖掘机”一路心思的人,不过早生了几十年,被人尊为了前辈。
可以说,有很多的拳诀都是糟粕,不过是一些似是而非的打油诗,真不如《水浒》中描写打斗情景的“有诗赞曰”来的真切。但就在这些糟粕慢慢沉底的时候,小挖掘机又把这些都挖出来了,并且加上自己的聪明感悟给渲染得更有风采了。很可能是一个少见多怪的人,带着点精神病倾向的“感叹”,到了他这就参照着古今战例变成了揭秘性质的长篇理论,说得还有鼻子有眼的,把“相关部门”的一些领导都忽悠住了。
“小挖掘机”这种自认为见过世面的人,在说起自己没能见过此一战时的遗憾表情,都痛苦得没法了,驮石碑的王八啥样他就啥样,只是脖子抻得还要长出一截。团簇的五官强烈地表达出了自己的渴望,你可想而知,当时这几位民间高手“体现出来的传统功夫”,是如何的精彩绝伦。下面咱原汁原味地描述一遍,您参考着自由渲染。
赵英旗的注意力还在对方七个大汉身上,也不容自己走神,但看着几个倒地的汉子先后爬起来,又相互扶持着再次对峙起来。拿着碎酒瓶跟李玉明隔空比划那个,虚晃一下,硬将酒瓶摔到了李玉明身后那个文质的兄弟身上。小兄弟本能地抬小臂一挡,鲜血当时就流出来了,也多亏如此,不然摔到脸上就是重伤。
李玉明也不顾得地上歪倒的凳子,猛冲一步,越过凳子腾跃起来,先一腿蹬上了那人前胸,身子在空中一个旋转,第二腿又蹬上了那人心口。
李玉明落地的时候也险些踩着凳子绊倒,挨踹那人往后一退,正摔在一个碟子上,啪啦一下碟子碎了,好在碎碴是平铺开的。
然后几个伤轻的相互叫喊着开始往一起团聚,唯独被贾运康按住那个让贾运康压在身子一个点地往头上擂拳。
旁边一个大汉就着贾运康的脑袋就是一脚,赵英旗的身子飘一般蹿了过去,自扬起的左手贯穿到右脚,呈现出一条优美的弧线,一脚戳在了那人肋下。踢贾运康那脚就卸了力道,只是在头皮上蹭了一下。
大汉脸上显出痛苦之色,身手就往后腰摸,赵英旗当机立断,一拳抖出,拳峰随着胳膊一拧,使拳锥点上了那人的肩缝,就看汉子浑身一颤,似乎都听到了咯吱一声,身子一斜,壮实如狗熊的身子一阵崴拉,勉强站住之后又逃了两步,感觉安全了这才站定。左手捂着右肩不停地揉搓着,脸上显出了带着恐惧的败相,整条右胳膊都无力地拉达着,想是已经抬不起来了。
实战就怕对方不要命地猛冲猛打,那种节奏极其快,稍一迟疑就会被人打得没有喘息的余地,见招拆招那些“听劲”大师,此时也只能说对方“不按套路来”了。而一旦存在了“过招”现象,但凡是间歇性组合打法,对于有武术基础的人来说就占了绝对优势了。
不过这里说的是初级阶段的武术练习者,他们还在“特殊发力”的养成阶段,身体上有“技术动作”的思维印记,每次攻击都会不自觉地用认为打击更强的“专业动作”去完成,但实战节奏跟比赛不同,往往会错过一些打击或者控制局面的时机,反而不及野架经验丰富的“弱者”,这也是因为规则不同而产生的差别。
特别是练传统套路出身的,面对疯狂的攻击,即使对方的打击力度够不成威胁,他甚至都会愣在那里不知道怎么招呼,连本能一推这样的反映都忘记了,但等着对方主动停下来,进行“下一轮对招”。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