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青:一个屌丝逆袭的传奇故事》
第59节

作者: 某某某某某网友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3-04-19 09:36:20
  卫青对秦弩很痴迷,一直小小的手弩,翻来覆去看了半夜,等荀彘哈欠连天,才草草睡去。
  从古到今,我中原民族一直以***上国自称,所依仗的不过就是先进的文明和技艺。这种文明从未中断,这些技艺也代代相传,有的朝代注重武功,自然武器制作传承比较好,可有的朝代重文轻武,丢掉了这些足以捍卫灿烂文明的技艺,悲剧不可避免的发生。
  汉朝前期重文轻武,但还好的是民间并未完全抛弃尚武之风,兼之有大量故秦人流落各地,算是不绝大秦铁血武功之脉,汉朝的工匠对于大部分武器制造工艺都有很好的掌握,缺少的就是一些关键窍门。关于秦人的历史,看似辉煌,实则悲壮。
  秦王赢政携数代秦人之积累,起百万大军,历经大小数十战,终于一统六国。其后,秦王嬴政在咸阳行大典称始皇帝。皇帝称号取自上古“三皇”,“五帝”,嬴政想借此表明自己的功绩前无古人。

  秦人生于西北苦寒之地,习惯艰苦的生活,崇尚武力,商鞅变法之后,更是将秦国民众打造成了劳作和战争的机器,这架战争机器在得到天下之后并没有消停,而是分成了几部分,北逐匈奴,南征闽越,分了大半的兵力,而剩余的被陆续派到到原六国的土地上把守关隘,平息反抗。
  秦军非但人数众多,而且各个都是饱战之士,数代以来,这些人都是以军人为职业,以军功为人生追求,他们的战斗力可想而知。但秦始皇绝对没有料到,在他死后的短短几年后,天下再起烽烟,纵横天下,所向无敌的百万秦军,苦苦撑了几年,就烟消云散了。
  这些英勇善战,天下无敌的秦军,到底去了哪里?许多年来,关于他们的真正下落,众说纷纭。
  被项羽坑杀于巨鹿的二十万降卒,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秦军,这些由骊山囚徒为主体的秦军,多是待罪之人,一旦投入的秦军的战争体系当中,就可以发挥巨大的战力,但秦的腐朽是从内部开始的,军人纵然英勇,也无济于事。 巨鹿一战,项羽率领的楚军一战成名,以少胜多,打得所向披靡的秦军一蹶不振,最终在秦将章邯的带领下投降楚军。

  虽然是降兵,但秦军之强悍还是让楚军非常忌惮。项羽对于数量庞大的秦军降卒束手无策,既无法提供后勤保障,又要时刻提防他们倒戈作乱,无奈之下,全部坑杀。二十万人被活埋,这是何其惨烈啊。
  自此,原本在中原抵抗六国军队的秦军主力就此消失。他们的消失并不足以解释烟消云散最终退出历史舞台的秦军。按理说,秦军还有大量生力军可用,这是一支不可小觑的军事力量,足以力挽狂澜。可事实上,他们并没有掀起太大风浪,在楚军攻入都城咸阳后就销声匿迹了。
  这是一支传奇的军队,后世有史家认为,秦军之所以这么快败退,除了政治原因外,军事方面,一者秦军南征闽越、南越未归,二者秦军骑兵大多在塞上戍边。秦国国内被赵高等一干佞臣搞得乌烟瘴气,在外统军的秦将并不愿意回来,造成了大秦的迅速败亡。
  秦亡,数十万秦军彻底失去了依靠,由于二世皇帝逼死深受秦人爱戴的公子扶苏,将军蒙恬,以至于这些秦军并不热衷恢复大秦,而是希望能在乱世活下来。肥沃富庶的关中已经被楚军占领,楚人对秦军有着刻骨铭心的仇恨,秦人有家不能回。
  八百里秦川,几千年生于斯长于斯的故地,秦人却回不了,有些人矢志不渝,不惜豁出性命也要归故里,更多人却流落民间。因为他们是故秦遗民,所以不敢生活在人口密集的地区,多半选择了深山老林,人迹罕至的地方,荀家、郭家就是如此。
  秦人对中华民族贡献巨大,并非说他们骁勇善战,而是因为他们高超的手工技艺,以及由此形成的战争物资生产能力。
  秦亡,秦人沉寂许久,可一旦兵戈起,热血满腔的故秦人必定会纷纷走出田园,一切技艺传承将顺理成章,这些技艺是取得对抗外族侵略胜利的充分条件。
  第二天一早,卫青就央着荀彘去找他父亲,求教秦弩的事儿。荀豹早已当卫青是自家孩子,自然知无不言。
  荀豹说:“弩者,怒也,言其声势威响如怒,故以名其弩也。弩源于弓,威力又远远大于弓。”三人席地而坐,听荀豹娓娓道来。
  原来这秦弩按上弦方式分为两种,一种是轻装弩,上弦时只能蹬弓于地立直弩臂,俯身拉弦。而第二种重装弩上弦时都是坐地,伸直腿脚蹬弓干,脚夹弩臂,手臂借腿力腰力上弦,而后取箭咬弦瞄准射击。轻装弩手侧重于机动,能在任何地形中实现射击,重装弩注重阵型,一般都在平原地带使用。荀彘所用的手弩,都算不上秦弩,多用于民间射猎,孩童练习。
  日期:2013-04-19 09:38:43
  荀豹介绍完秦弩,却神色黯淡下来,叹道:“可惜啊!这些绝世利器早就随我大秦百万大军烟消云散,唉,我们这些不肖子孙,实在是愧对大秦英魂啊!”
  卫青:“伯父何出此言?现在天下一统,没有了杀戮征战,也是天下百姓之福啊。天下为天下人之天下,有德者皆可居之,无论大秦还是大汉都是炎黄子孙,都是读先贤书,说圣人言。若不是有外敌匈奴欺人太甚,世上再无刀兵未尝不是件好事儿。”
  荀豹闻言有所感悟:“唉,你卫青小小年纪,便有这般见识,实在让我这老朽之人惭愧啊!是啊,世间多少兴亡事,都是一将功成万骨枯,大秦若不是穷兵黩武,暴敛横征,也不会落得二世而亡。如今大汉天子仁义,百姓的生活确实要比秦时好。唉,大秦也好,大汉也罢,都是我华夏文明之传承,老朽的觉悟,真还不如卫青这个少年,从今日起必我定不再纠结于此。”
  卫青:“伯父大人深明大义,自然是好。大秦、大汉一脉相承,确实不应该有隔阂。”
  荀豹:“老朽空度春秋五十载,实在惭愧啊!你说的对,如今我们都是大汉的子民,匈奴才是我们的敌人。你既然感兴趣,我便将秦弩的制法细细说来,有朝一日,你要是有机会,可以按此法制作。草原之上,千里平川,用此物最好不过,要是能杀得几个匈奴,也算是老朽为国效力了,呵呵!”
  荀豹凭着自己的记忆,给卫青、荀彘两人细细讲解各种秦弩的制作方法,也顾不得不干净,手指在地面上画出秦弩的样子,卫青看完后依然只是一知半解,许多疑问,荀豹也不能完全解答。怕时间久了忘记,卫青找来白色麻布,荀家正好有毛笔,蘸着木炭头和树胶做成墨,卫青将秦弩的图案一一绘制好收起来。
  其实卫青有所不知,秦弩的制作方法并没有失传,只是缺少能工巧匠,无法大规模制造而已。虽然朝廷近几年也非常重视工匠的培养,但依然收效甚微,因为培养一个熟练制作弩箭的工匠至少需要几年时间,并非寻常人的资质就能胜任,而且就算最终造出了大量的弩,也无法长久使用,因为弩的最关键部位—弩机部分非常容易损坏,一旦弩机不能用了,整张弩就成了废物。每个工匠完成弩箭制造的方法不同,所以造出的弩大同小异,虽然都是一个样子,但实际上部件是不能通用的,高昂的人力和物力成本,让汉军不得不对弩这种利器敬而远之。

  荀豹继续说道:“大秦当年全民皆兵,一旦打起仗来,年轻男子都要从军,虽然上阵杀敌是立功晋爵的好机会,但刀枪无眼,一场仗打下来也是死伤惨重,但是有一种职业,可以避免直面刀枪又能立功受奖,那就是成为兵器制造工匠。那些威力巨大的秦弩,就在一代代秦人手中不断改进、完善,才有了威震天下的秦军弩阵。”
  卫青不解:“伯父,现今我大汉人口增长了数倍,国家财力、物力也远非秦时能比,为何反而造不出那么多秦弩?”
  “呵呵,这你就有所不知了。秦时对弓弩的制造是有严格的要求, 制弓以干、角、筋、胶、丝、漆,合称“六材”:“干也者,以为远也;角也者,以为疾也;筋也者,以为深也;胶也者,以为和也;丝也者,以为固也;漆也者,以为受霜露也。”荀彘顺手拿起一张弓,比划给他看。
  “干,包括多种木材和竹材,用以制作弓臂的主体,多层叠合。干材的性能,对弓的性能起决定性的作用。干材以柘木为上,次有檍木、柞树等,竹为下。角,即动物角,制成薄片状,贴于弓臂腹部。制弓主用牛角;筋,即家畜的肌腱,贴博于弓臂的外侧(背部)。筋和角的作用.都是增强弓臂的弹力,使箭射出时更加劲疾,中物更加深入。选筋要小者成条而长,大者圆匀润泽。胶,用以粘合干材和角筋。丝,即丝线,将傅角被筋的弓管用丝线紧密缠绕,使之更为牢固。择丝须色泽光鲜,如在水中一样。漆,将制好的弓臂涂上漆,以防霜露湿气的侵蚀,而且要求择漆须色清。”

  “除了用料的考究,秦军弓弩的制造都是各个部位分开进行的,工匠们分成几批,各司其职,分别制造出弩身,弩臂,箭槽,弩机等,然后组装到一起,就是一把完整的秦弩。这要求工匠严格按照统一标准操作,最后的成品必须分毫不差,因此在大秦,每一把造好的武器上都刻有相关工匠、官吏的名字,目的就是出现不兼容的情况可以及时追究相关责任人。”
  荀豹的一番话让卫青茅塞顿开,关于秦军纵横天下的坚兵利刃,有许多疑问纠结了许久,终于有了一个可靠的答案。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