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顺悲歌(『明末那些事儿』第一部)》
第23节作者:
赤脚踏沧浪 从此,睿亲王多尔衮站稳了脚跟,独揽了大权,并且由辅政王晋升为摄政王,更加无所忌惮了。
真正的多尔衮时代正式开始。
他雄心勃勃,意气飞扬,一心要建立无比辉煌的功业。出兵明朝,占据中原,这也正是当年太祖(努尔哈赤)、太宗(皇太极)两位伟大前辈的遗愿。
这时,他并不知道李自成已经攻陷了北京城。但是有一个人讲的一番话却坚定了多尔衮出征的决心。
这个人就是大清国第一谋臣范文程。
日期:2013-04-16 14:34:53
【36】
第六章 天上掉下个吴三桂(5)
★★ 大清第一谋臣
范文程,字宪斗,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出生,辽东沈阳人(祖籍江西)。
在中国历史上,这是一个毁誉等身的人。
称扬他的人说他是一代声名卓著的开国宰辅,文臣领袖,对清朝的贡献不亚于汉朝的张良、明朝的刘伯温,甚至被列为中国历史上的“十大谋略家”之一。
贬低他的人则痛骂他是十恶不赦的大汉奸,对汉民族和明王朝犯下不可饶恕的罪行,不配做忠贞爱国、先忧后乐的宋朝名臣范仲淹的后人。他之所以没有像洪承畴、祖大寿那样后来被乾隆皇帝列入《贰臣传》,是因为他从未在明朝做过官,享受过大明的俸禄。
范文程自幼好学,才智过人,18岁考中秀才,正当他满怀信心踏着科举的道路奋勇前进的时候,一场灾难来临了。
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后金大汗努尔哈赤带兵南侵,攻陷了范文程的家乡抚顺(属沈阳卫)。
很多历史书上都说,这时,慧眼识英主的范同学立刻“仗剑谒军门”,投奔努尔哈赤,得到重用。其实这是给凶残的努尔哈赤脸上贴金。
真实的情况是:努尔哈赤的大军在抚顺一带大肆掳掠,他们不仅抢金银财宝,还抢人,老弱病残的杀掉,年轻力壮的都带回去做奴隶。21岁的范文程就这样跟众多可怜的百姓一起,被努尔哈赤带走,成为牛马不如的奴隶。
对这段经历范文程刻骨铭心。多亏后来继位的皇太极很注重“讲政治”,一改努尔哈赤挥刀杀人的野蛮作风,懂得笼络汉人,重视知识分子。范文程同学这才翻身农奴把歌唱,凭借个人过人的才智能,一路官运亨通,一直做到内秘书院大学士。
范文程虽是一介书生,却不像个书生,他长得体格魁梧,威武刚毅,上马抡刀,临危不惧,又能言善辩,长于用计。有一年后金兵包围了大凌河,有位明将视死如归,负隅顽抗,范文程单骑赴敌垒,三言两语晓以利害,竟使这员明将开城投降。
皇太极对范文程非常重视,经常跟他谈论国家机密大事,一谈就是大半天,经常是回到家吃完饭刚想洗洗睡觉,皇上又派人来传旨召见。
文武大臣向皇太极汇报工作,皇太极必问:“范先生知道不知道?”大臣们有事情拿不定主意,皇太极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何不去问问范先生?”
皇太极的知遇之恩着实让范文程感动,范文程也死心塌地为皇太极效力。当年袁崇焕驻守的宁锦防线就像铜墙铁壁,后金兵每次入侵都扔下一片尸体哭泣而回。范文程献计说:“条条大路通北京,进军中原何必一定要走宁锦防线,不如换条路线,从喜峰口越过长城。”
一句话让皇太极豁然开朗。他率领八旗军很轻松的就打到了北京城脚下,搞得袁崇焕措手不及,赶快带兵跟在人家屁股后面紧追。范文程又建议马上撤兵,因为强攻不如智取,他给皇太极献上了一条恶毒的“反间计”,谈笑间就让一向足智多谋的袁督师死无葬身之地。
范文程,是明朝的克星,是清朝的能臣。
现在皇太极去世了,范先生又成了摄政王多尔衮的左膀右臂。
崇祯十七年(1644年)四月四日,内秘书院大学士范文程虽然不知道李自成已经攻破了北京城,但他凭着敏锐的政治嗅觉,已经知道存在了二百七十六年的大明王朝已经病入膏肓,无药可救。这天,他向多尔衮提出了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谁是我们的敌人?
伟大领袖毛泽东说过:“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
而范文程先生的原话是:“秦失其鹿,楚汉逐之,我国虽与明争天下,实与流寇角也。“
在这里,他高瞻远瞩,直接把与清朝争夺天下的对手锁定为李自成的大顺军。这是非常富有远见的论断。
就在一个月前,多尔衮还给李自成写信,要与农民军“协谋同力,并取中原”,他并没有意识到农民军是满清入主中原的主要对手。
而躲在北京皇宫里的李自成更是浑浑噩噩。他也许以为,大清是明朝的敌人,跟我们大顺可向来井水不犯河水!或许敌人的敌人,还是朋友呢。
在李自成眼里,缺吃少穿的八旗兵就是一伙抢东西的氓流,抢完东西就走,根本不想占领中原的一城一地。这个见解倒跟山海关的吴三桂有一拼。
这两个可怜的难兄难弟!
不过也难怪难兄难弟们如此想。范文程自己也承认:早年努尔哈赤大杀辽民,皇太极时代五次入侵,都是烧杀抢掠,无功而返,给明朝官民一种错觉:满人并无大志,不过是抢掠子女玉帛而已。
范文程强调:我们这次出兵,跟以前迥然不同,我们出征的目的是“进取中原,争夺天下”,因此必须“申严纪律,秋毫无犯”,让大明朝“官仍其官,民复其业,录其贤能,恤其无告”,只有这样,才能安抚中原百姓,争取汉族官民的支持。也许黄河以北的大片领土,因此就能够传檄而定。
他激情满怀的对多尔衮说:“现在,正是我大清崛起千载难逢的紧要关头,也是摄政王建立千秋伟业的关键时刻。成大业一统江山光耀后世在此时,失机会留下千古遗恨也在此时!”
一席话说得多尔衮茅塞顿开,热血沸腾,不住点头。多尔衮果断作出决定,下达紧急动员令,征调八旗兵马迅速集结。
大学士范文程的建议,是八旗官兵加强军队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是这次出征中原的战略指导思想。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多尔衮的八旗军迅速成为一支堂堂正正的仁义之师。
四月九日上午,十四万威武雄壮的大清兵在盛京城外整装待命。多尔衮一声令下,三声炮响,声震大地。
出发!
日期:2013-04-17 12:22:58
【37】
第六章 天上掉下个吴三桂(6)
★★停止前进
按照范文程先生设计的出兵路线,既然山海关难以通行,大军离开盛京,就一路向西南,准备到达蓟州、密云(位于西协、中协防区)境内后,找一两处无人防守的缺口越过长城,占领一座城池屯兵,然后稳扎稳打,伺机进攻北京城。
四月十一日,八旗军抵达狼胥山。
四月十二日,八旗军渡过辽河。
由于敌情不明朗,八旗兵行动并不迅速,每天前进大约四五十里,沿途见到野兔、野鸡到处飞窜,也会停下来组织行猎。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