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富姐的眷恋笔记》
第14节

作者: 鱼豆米米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1-10-09 20:55:38

  第二十二章铤而走险
  虽然我觉得我做得滴水不漏,但是为了安全起见我还是尽量减少外出的时间。我非常思念我的女儿和家乡的亲人们,但是我担心家里的电话已经被公丨安丨机关监控了起来,所以我连一个电话都不敢打。因为我做的毕竟是抢劫了二十八万元的大案。
  我还有一个担心就是黄宗元是不是被我药死了?因为安眠药的剂量过大肯定是会死人的。如果黄宗元死了,那么这个案子就更大了,他毕竟是台商,而且是有名的大老板,公丨安丨机关一定会不惜一切代价破案的。万一黄宗元死了,那么我的麻烦就大了,想到这里,我顿时如坐针毡、如履薄冰。
  为了证实一下黄宗元是否被我药死了,我决定冒险打一个电话试试。当然,电话绝不能在西安打。
  在西安蜗居了三天后,惊魂未定的我悄悄来到P县。我到达P县的时间是下午六点半。我决定在晚上十点左右给嘉湖别墅打电话,一般这个时候黄宗元都会在家。
  你可以想象,此时的我有多紧张有多恐慌。虽然我化了妆,带了假发和眼镜,但是我的心里还是在七上八下地打鼓。时间尚早,我便在P县的大街小巷里乱转一气。鬼使神差般我走到了我扔掉雅阁轿车的超市附近。天呐!那辆大红色广本还停泊在那里!
  车还在,这说明有两种可能:一种可能就是警方还没有侦察到P县;另一种可能就是警方想利用轿车作为诱饵,守株待兔。可是,既然扔掉了,作案者怎么还会再来自投罗网呢?作案者真的智商那么低吗?
  我摸了摸裤兜里的轿车钥匙,有了一种想上去开走它的冲动。就这样扔掉一辆价值三十万的轿车真的太可惜了。看着那辆时尚大气的雅阁轿车,我突然觉的我做人特不地道,特对不起黄宗元。他舍得花三十多万给我买车,对我那么好,可是我却以怨报德,甚至用了卑劣的手段抢了他的钱跑了。
  挨到夜里十点,我来到街上的一个磁卡电话亭。我的心都快跳到嗓子眼上来了。黄宗元还活着吗?电话一旦接通,丨警丨察会不会迅速向我扑来?因为我知道现在科技非常发达,黄宗元一定和警方配合着随时准备捕捉关于我的信息。——我顾不了那么多了,既然来了,为了证实黄宗元是否还活着,我就要试试!我把磁卡插入卡机,然后用颤抖的手拨通了嘉湖别墅的电话……
  电话通了,大约三十秒后,听筒里面传来那熟悉的声音:“喂——,”他还活着!我的那颗高悬的心终于放了下来。我没有讲话,也不敢讲话!电话里面传来黄宗元的声音:“谁啊?怎么不讲话?——是莉莉吗?怎么不打招呼就走了呢?”他居然知道是我打的电话!我慌乱地挂了电话,连后面他说的什么都没有听清楚。挂了电话,我迅速离开电话亭。由于走得急,我居然忘记拿回磁卡。
  黄宗元还活着,那么我的罪责就轻多了。我现在担心的就是丨警丨察开着警车呜呜叫着来追我。可是一切风平浪静,大街上并没有警车开来。我蛰伏在电话亭附近的一条小巷口注意观察着有没有丨警丨察或者便衣来磁卡电话亭附近搜索。一个小时过去了居然没有一个人过来。看来,我是安全了。

  我在P县的大街小巷里蛰伏了几个小时后,并没有发现什么异常情况。这时已经是午夜时分,大街上的行人、车辆少了很多。也许我是被金钱冲昏了头脑,我突然做出了一个令我吃惊的决定:开走那辆本田雅阁!
  在金钱的诱惑面前,人往往会铤而走险。比如那些贪官污吏明明知道贪污受贿会受到党纪国法的制裁,却还是一次次伸出黑手,直到最后被捉。我只是一个小女子,一个曾经被贫穷折磨的小女子,面对唾手可得的三十万我怎么能不动心呢?但是我并不是盲目冒险,我是做了认真的分析的:从黄宗元电话里面的语气听的出来他并没有太生气,也许他根本就没有报案;几十万块钱对他来说只不过是九牛一毛而已,他犯不着为此而大发雷霆;P县警方几个小时都没有动静,也许他们根本就没把这事当回事,他们不可能长时间派人在此蹲坑守候。

  我决定在深夜三点钟左右动手开走我的雅阁轿车。因为我知道这个时候是作案的最佳时机。即使有丨警丨察暗中守候,他们也会犯困,我只要几分钟时间就会把车开离县城。等他们反映过来的时候,我想我已经走了很远了,实在不行我还会选择弃车逃蹿。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是我最好的保护伞。
  其实,我也做了最坏的打算,那就是万一被捉,大不了判几年,我没有杀人,我想我没犯死罪。
  凌晨三点,整个县城都进入了甜美的梦乡,大街上了无人迹。夜寂静得我都能听见自己的心跳声。我仔细观察了一下停车场四周,没有任何异常情况。我迅速走近雅阁轿车,用遥控锁打开车门,钻进轿车后,我启动车子。此时的我神经高度紧张,但是我顾不上那么多了,慌乱地驾车离去……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