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戟奔如电——那帮真实的古代武功高手们》
第31节作者:
小学生阿萌 日期:2013-04-28 09:30:22
剑戟奔如电——那些真实的古代武功高手
卷三 风云剑客
(1)纷击之剑——卞庄子
第一位剑客的故事,源自于动物世界。
话说一头水牛腹中饥饿,慢悠悠地溜达至南山,正要在草堆里美美大吃一
顿,却未曾料想到自己倒成了别人,噢,不,“别兽”的腹中大餐。
牛食草时,突然腥风席卷,只见一大一小两只垂涎欲滴的斑斓猛虎向牛扑来!
牛很惊慌,虽然健壮力大,双角如刀,但毕竟不是肉食猛兽,功夫太弱,不多时,便被二虎残害,一命呜呼。
两虎大喜,开始尽情饱餐美味。正在此时,一个人习武之人也溜达到了南山,其目的便是宰杀老虎玩玩!
就在这位剑客欲拔剑与二虎相斗之时,身边的一个仆从小童突然伸手劝阻道:“大人,您欲搏虎,可知来历?不可不辨!”
剑客大为疑惑,心想关键时刻这黄毛孺子添什么乱,便不耐烦地说道:“情势紧急,有话快说!”
接着,这个看似平淡无奇的小毛孩道出了一番流传千古的经典言论:
“您看这两只猛虎,共食一牛,必定会因为肉味甘美而互相厮斗。两虎相斗,大虎必伤,小虎必死!到那时,您再跟从受伤之虎而刺,便可一举博得杀死双虎的威名!”
剑客一听此言,豁然开朗,便收住宝剑,与小厮一起静卧于草丛之中,幸灾乐祸地观看二虎相争这一百年不遇、惊心动魄的画面。
于是乎,一个著名的成语随之诞生——“坐山观虎斗”。
日期:2013-04-29 11:27:09
于是乎,一个著名的成语随之诞生——“坐山观虎斗”。
果不出小厮所料,二虎分赃不匀,都想独吞美味,大虎张牙舞爪尾巴摇,小虎连扑带掀狂咆哮,好像整个南山都被它俩给折腾地在晃悠。
一番撕咬下来,再次不出小厮所料,小虎武力较弱,被大虎活活咬死,大虎武力虽强,但也被发狂的小虎咬伤血痕累累,剑客大喜,挥剑跃出,直指大虎,白虹贯日,一击毙命!于是乎,另一个著名的成语也诞生了——“一举两得”。
这位英勇刺虎的大侠便是春秋时第一剑客、鲁国大夫卞庄子(这里所说的“大夫”,不是医生,乃古代官名)。
“卞庄子刺虎”名垂青史。两只悲剧的傻老虎成就了卞庄子的威名。后人在此基础上又大加演绎,说卞庄子根本没用剑,而是和武松似的只凭一对肉拳头,并且比武松更厉害——赤手空拳打死二虎!为此演义者还写诗为赞:“骁勇双拳殴两虎,雄威一出冠诸侯。卞庄从此声名振,玄象冈前播绝俦。”卞庄子简直成神人了……
也许有人会说,卞庄子坐山观虎斗,毙一伤虎,轻而易举,算不得大本事,任何一个稍有功夫的剑客都能做到。您若这样想可就错了。咱且不说受了伤的大老虎发起飙来也够难缠的,只说这卞庄子的剑法壮举,也不仅仅只是刺虎而已。
话说这卞庄子是个激情澎湃的热血青年,秉性忠孝,爱国爱妈,胆大包天,武勇绝人,尤善剑法,其创制的必杀技号称“纷击法”,备受历代武林高手推崇,一直流传了两千余年,明朝军事家将其列为“五大剑宗”之一。
顺便说一下,这“五大剑宗”中还有两位三国时代的武林高手,威名赫赫,家喻户晓,他们是谁?后面再说。
身为“五大剑宗”之首的“纷击剑法”,看似眼花缭乱、毫无章法,实则技艺精巧,招招致命,劈、刺、挑、撩,无一不猛,极能迷惑对手,卞庄子以此剑法独步天下。
卞庄子仗剑横行的那个风云年代,是中国剑文化极为灿烂辉煌之时,春秋列国时铸剑高手之技精湛绝妙,列国剑士尽显英武豪迈之姿,斗剑之风天下流行,击剑技艺飞速发展,剑法之书火热畅销(如《剑伎》、《剑道》等)。
当时的顶级剑客能“陆断马牛、水击鸿雁、”“上斩颈项,下决肝肺”、“持短入长,倏忽纵横”。而卞庄子的“纷击剑法”,可勇搏猛虎、力敌百人,世人惊赞。
不过卞大侠手里的剑和后世武侠小说里的那些剑(那些剑多为唐宋明清时代宝剑的式样)还是有很大区别的,他那时候的武器都比较“原始”,没有钢铁长剑,都是比较短的青铜剑,最长也就五六十厘米(到了秦王嬴政时,宝剑越来越长,以至于面对荆轲行刺时秦王拔出来都费劲)。对于高大猛汉而言,这玩意充其量就是个匕首,若和后世的钢铁长剑或重剑对砍,绝对悲剧。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