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州被围日久,城中断粮了,人们只好煮皮革充饥,即使这样也没有人打算投降。
在这种情况下,源刺史以为继续这样耗下去,即使城池不破城民们也会饿死了,大家为自己不惜性命,自己又如何忍心让大家等死呢?
于是,他做了一个决定:出城运粮。
临走,源子邕命儿子源延伯继续坚守城池,左右劝说其父子同走。
不要以为我是为了逃命!源子邕悲壮地说:我受朝廷重恩当于此城共亡,但当下没有粮食,所以打算往东夏州为大家借粮,如果粮食有了,城池一定可以守住。
精锐部队留在了夏州,源子邕带着一群老弱病残出发了,众将哭送源刺史出城,围城的胡人部队大概早就麻木了,所以出城倒也没经过激烈战斗,大家就这样悄悄离开了统万城。
然而,夏州境内早已是星火点点,到处都有叛乱武装,所以路上基本不太平,源子邕带着这帮老弱病残走几天还没出境,就遭到叛军曹阿各拔部的袭击,找粮队基本没有什么战斗力,源子邕毫无悬念地被俘。
由于源子邕在众胡人中很有威望,胡人们虽然把他抓起来,却对他依然很尊重。
见叛军还有人懂得感恩,源子邕动心思了,他抓住一切机会给大家摆事实讲道理,劝阿各拔投降,阿各拔没有表明态度,其弟桑生却被源子邕说动,将哥哥杀死后弃暗投明。
能说动人家骨肉相残,源子邕的嘴上功夫原也甚是了得。
就这样,源子邕和他的老弱病残得以继续东行,一直走到东夏州,西征都督元颢的行营驻扎于此。
原来元颢胆小,不敢跟叛军正面冲突,奉命出师后一直躲在东夏州(今陕西延安)观望。
源子邕向元颢汇报了夏州贼兵的情况,并且献上了灭贼之计。
元颢大喜,以源子邕为前驱,带着人马粮食前往夏州。
一路上到处都是叛军,源子邕边走边打,前后数十战,东夏州境内的叛军全部被铲平,粮食顺利运到了统万城。
夏州守军不但有了粮草,还补充了生力军,气势汹汹而来的高平军见源子邕威猛,知道夏州不可图,便拉着本地的造反队伍离开了。
夏州保住了,豳州情况却危急万分,平叛大军在元颢带领下一直在慢吞吞地往前蠕动。
日期:2011-09-15 19:53:15
13、解围雍州
元颢一路进军缓慢,坐镇洛阳的皇帝着急了,以黄门侍郎杨昱兼侍中、持节到元颢军中督促元颢火速援救豳州。
按照朝廷法度,持节平时可杀无官位之人,战时可斩杀二千石以下官员。
元颢见到杨昱,不敢继续磨蹭了,派都督随杨昱赶往豳州(治定安县,今甘肃宁县城)救援,攻打豳州的叛军倒也识趣,自忖对付不了朝廷正规野战军团,为保存实力不战而退,豳州解围。
李叔仁松了一口气。
然而,让李叔仁沮丧的是,雍州方面的告急求援文书竟然送到了豳州。
原来,负责雍州一线的萧宝夤率领大军西进,在黑水同莫折天生隔河对峙,长安附近的蜀贼张映龙、姜神达见雍州空虚,随即乘乱围打雍州,因中风从西征主帅退下来担任雍州刺史的元修义顶不住了,赶紧派人向台军求援,萧宝夤不敢轻举妄动,所以元修义派人向豳州的杨昱求援。
元修义也够着急的,一天一夜之间送来九通告急文书。
李叔仁部隶元颢,按照朝廷旨意主要是进攻夏、豳一线,按照制度即使雍州陷落也追究不到他的责任,而一旦失利损兵折将罪过就大了,所以李叔仁算来算去不想去,杨昱恼了:长安是关中的根本,长安不守等于断了台军的后路,西征大军自然瓦解,留下我们还有什么用。
杨昱是监军,手里提着节杖,倘若李叔仁不听话可以将他就地正法,所以李叔仁见杨昱心意已决不敢不听,只好随杨昱前往雍州。
所谓蜀贼,指的是晋朝灭蜀汉时将益州豪族迁徙到雍州一带,他们的后人由于一直保持着巴蜀风俗(不知道是不是不怕辣),所以一直独立于主流社会之外聚居,在长安附近的称蜀人,在上洛一带的称巴人,在汾洚一带的称洚蜀。
杨昱、李叔仁率军进击,正规军战民团,自然占尽了优势,一战便杀死了叛军头领姜神达,另一个头领张映龙见野战军果然不好惹,带着部下一溜烟跑了。
雍州的警报解除。
杨昱这个监军应该是称职的,不过朝廷仍然不满意,没多久就下令免除了他的职务,不过,这次短暂的从军经历对杨昱并不是坏事,正是这次西征,他跟元颢有了不菲的交情,在不久的将来,这段交情还救了他的命。
回头再说岐州大胜的莫折天生,乘着胜利的西风继续东进,在黑水与萧宝夤的西征大军遇上了,两军隔河相望。莫折天生不敢小瞧萧宝夤,在河西筑起营垒摆开长期作战的架势。
萧宝夤手下有五万精兵,副将崔延伯与奚康生、杨大眼并列大魏三大猛将。
崔延伯出自博陵崔氏,胆气绝人,兼有谋略,自太和年间归附魏朝,战功累累。
梁朝大将赵祖悦偷袭峡石,崔延伯随都督崔亮征讨,延伯与别将伊甕生挟淮为营,他让人将车轮子的车圈去了,将辐条削尖,两两相接,以竹竿做绳子穿起来,横穿河道,前后十余道,两头用大辘轳固定,这玩意刀砍火烧都无法损伤,就此截断了赵祖悦的退路,梁朝水军也无法救援,于是赵祖悦全军被俘。
后出为镇南将军、行岐州刺史,假征西将军。
有这么一员猛将在身边,萧宝夤这次出征可谓踌躇满志,志在必得。
然而,崔延伯的态度却给了他当头一棒。
日期:2011-09-16 20:33:18
15、初战告捷
萧宝夤召集众将商量进攻方略,崔延伯却认为莫折天生新胜后士气旺盛,很难与之争锋。
众将随声附和,总之大家都不想打。萧宝夤见崔延伯带头闹怠工,心里很窝火,元颢一路进军缓慢朝廷都派监军来了,如果怯战不前朝廷肯定会怪罪的。
萧宝夤也是身经百战,他知道问题的症结在哪里,无论年龄还是资历,崔延伯都是这帮大头兵的头,只要搞定了崔延伯,一切都好说。
所以,萧宝夤当场就翻脸了,他对着崔延伯怒吼道:老将军素受国之大恩,既然奉命讨贼,便是国家安危所系。现在说贼兵不可讨,如此怯弱,灭自己威风长敌人志气,君之罪过。
萧宝夤的话大义凛然,把崔延伯弄了大红脸,怏怏不乐地退下了。
次日清晨,崔延伯来到萧宝夤帐内谢罪。
嘿,知道错了就好办,还得鼓动一下啊。
萧宝夤道:我早听说将军勇猛,不过百闻不如一见啊。
萧宝夤的激将法起到了作用,崔延伯豪气上涌,朗声道:今天就让您见识见识,为明公试探一下敌人的勇怯。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