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曾经的怀朔镇镇兵,鲜于修知道宇文纮的大名,所以让他继续统领自己的部众,跟自己一起目标直指定州。
定州的地方部队如何是北镇好汉们的对手,眼看定州就要失陷。
台军的出现扭转了乾坤。
日期:2011-09-21 20:29:48
20、保卫定州
接到定州军情危机的情报后,屯兵灵丘的杨津立即率军救援。
灵丘和定州隔着太行山,太行山连绵千余里,从现在的北京一直延伸到河南的黄河北崖,将华北一分两半,南北朝时期说山东指的是现在的北京、山东、河北一带,说河北的时候主要是黄河以北,包括山东、山西、河北。
太行山从南到北有八个山谷,成为从山西到山东的通道,依次为有军都陉、蒲阴陉、飞狐陉、井陉、滏口陉、白陉、太行陉、帜关陉。
从灵丘到中山要经过蒲阴陉,孝文帝时曾征发五万人修筑灵丘道,成为从大同进入华北平原的重要通道。
杨津赶到定州的时候,定州守军刚刚被鲜于修礼打败,人心惶惶,士气低落。
接任元渊任定州刺史的为镇北将军元固,元固出身拓跋皇族,是景穆皇帝孙汝阴王第六子。
杨津命大军在城下立营,营寨还没有建好,天就要黑了,杨津心里突然冒出一个念头:叛军新胜士气大振,台军远来疲乏,一旦贼兵趁夜偷袭,自己一定抵挡不住,不如先入城再作打算。
杨津盘算得不错,他却忽略了一个问题:定州守军愿不愿让他进城。
当杨津把自己的意图通知元固的时候,元固第一个反应就是不同意,杨津作为北道行台,而且曾经做过定州刺史,一旦入城就意味着接管定州人马,意味着自己也要受人家的指挥,元固如何会心甘情愿。
私底下这样想想甚至说说都可以,但是摆不上台面,元固找到了回绝的理由:敌人已经兵临城下,如果朝廷的正规军来了就往城里躲,这不是向敌人示弱吗?
元固拒不开城。
杨津很生气,二愣子脾气上来了,他挥刀砍向城门,看架势如果不开门他就要打进来,元固见这位仁兄翻脸不认人,大敌当前确实不宜搞窝里斗,考虑再三最终下令开城门放杨津入城。
半夜十分,义军果然来偷袭,到了杨津的营内,却发现进了一座空营。
演义小说里经常有这样的情景,当偷袭的队伍进入空营后,随着一声“不好”,四周杀声四起,伏兵将偷营的人包饺子了。
事实是,惊恐不安的义军从空营里从容撤出,并未见伏兵的影子。
第二天,义军开始从东面攻城,定州城门由城门洞、瓮城、罗城三道城门组成,护城河从第二道城门与第三道城门之间穿过,叛军很快打到了罗城,元固命令紧闭城门。
元固的命令已经不好使了,因为杨津已经夺了他的指挥权。
杨津命令守军开城迎敌,他要亲自带队冲锋,守门的定州长史许被不肯听话,对命令置若罔闻,杨津再次耍起了二愣子脾气,挥剑就向许被砍去,吓得许被一溜烟跑了。
杨津率领自己的手下冲出去,跟攻城的军队展开了一场殊死大战,宇文纮和二子宇文连战死,数百北镇兵卒被杀,余众在宇文洛生的带领下退走,定州人心稍安。
杨津收获不少,叛军仓皇撤退,随军家属做了俘虏。
宇文一家损失惨重,老头子和老二被杀,除宇文洛生、宇文泰逃脱外全家被俘,宇文颢妻阎氏及儿子萨宝、宇文生妻贺拔氏及儿子元宝、宇文洛生妻叔纥氏及儿子菩提、宇文纮的女儿等老弱妇孺全部被抓到了定州城中,杨津命唐城守将元宝掌将战俘们押送京城。
当晚押送队伍借于定州城南大户姬库根家,宇文纮的茹茹家奴看到鲜于修礼的营火,偷偷逃脱一路跑到义军大营,碰巧见到了统领宇文纮部众的宇文洛生,宇文洛生知道了家人下落,悲喜交加,当即率兵埋伏在路上。
官军中伏被冲散,宇文洛生将一家老少接入营中。
定州捷报传到洛阳,封赏纷至沓来,加杨津卫尉卿、镇军将军、讨虏都督,兼吏部尚书、北道行台、兼任定州刺史,元固被晾在了一旁,元固很快就在跟叛军的作战中阵亡了,也算没有辱没元家祖宗。
鲜于修礼退走后,占据燕、幽的杜洛周开始进攻定州、瀛洲。
日期:2011-09-22 20:34:38
21、启用元渊
定州夹在两大叛军中间,今天杜洛周来攻,明天鲜于修礼来战,杨津从容应对,谁来跟谁死磕,两股叛乱分子谁也没有将定州拿下。不过,杨津也没有实力能够将叛军消灭。
既然仗一时半会也结束不了,杨津开始抓住一切机会在城内囤积柴米,加固城墙,做起了打持久战的准备。
当然,作为一名优秀的指挥官,杨津的脑子里常常会蹦出一些点子证明自己绝不会仅仅满足于被动挨打,比如他让人在城中打地道通到城外,然后突然从地道里冲出来打义军一个措手不及,一击成功后还没等义军反应过来组织反击便立即全身而退。
这种搞法弄得义军大脑神经十二个时辰高度紧张,时刻预防台军的偷袭,但杨津的花样很多,简直让人摸不着头脑。
又比如杨津在城上筑了一座化铁炉,然后用大舀子将铁水洒向城外的攻城队伍,一时火星四溅,银花朵朵,看着好看,沾上不是烧伤就是烫伤,碰到易燃物还着火,吓得义军胆战心惊。
反正杨津有的是办法,义军被折腾得够呛。当然,杨津的能力也仅限于守城,长久下去肯定有顶不住的那一天,没办法,还得请求支援,为此,杨津的告急文书也没少往洛阳发,毗邻定州的瀛洲在义军进攻下守得也很艰难。
北魏政府在长孙稚失利的情况下,再次调整了北讨战略。
广阳王元渊被重新启用,以仪同三司、大都督的身份任主帅,章武王元融为左都督,将军裴衍为右都督,政府军再次向反政府武装发动了攻势。
然而,元徽哪里会容忍老对手风光再现,他见皇帝对元渊信任有加,便在胡太后面前说元渊的坏话,胡太后也怕元渊做大,于是下了一道秘密敕书让元融监视元渊。
胡太后忽略了元融跟元渊的关系。
元融竟然将太后的敕书拿给元渊看,元渊大惊,既然上层不信任,也只有事事谨慎了,从此军中无论大事小事都先请旨而后行。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这是战场原则,因为战机稍纵即逝,等你请示完了,煮熟的鸭子都飞了。
河北离洛阳上千里的路程,这样请示显得很不正常。
这么个小心法,仗没法打了,胡太后也纳闷,怎么屁大的事都要请示呢?她可不知道元融已经把自己的命令通报了元渊,元渊在闹情绪呢。
胡太后要听元渊的解释,元渊等的就是这个。
元渊一肚子苦水倒了出来:“不怨别人,都是元徽,这个家伙处处跟我作对。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