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杨椿看来,萧宝夤很可疑。
萧宝夤对部下的赏罚根本不按朝廷规矩进行,似乎有对众将刻意立恩之嫌,这不是在培养自己人吗?有异心的人才会拿着公权换私恩,萧宝夤这是为自己留后路啊。
关西行台对关西诸将有统领权,如果萧宝寅要借机谋反据雍州自立,关陇局势就越发不可收拾了。
所以,杨椿对萧宝夤代自己为行台忧心忡忡。
杨椿回老家华阴养病,正巧儿子杨昱要入京述职,杨椿就让他利用面见皇帝的机会提醒朝廷,用萧宝夤可以,但是长史、司马等重要僚佐应该选可靠的人担任。
给萧宝夤的团队掺上些沙子,有什么事也可以提前有个防备。
杨昱面见孝明帝和胡太后,将父亲的担忧和建议跟两位领导作了汇报,但两人都以为老杨椿杞人忧天,大魏朝对这位落难王子可谓有再造之恩,萧宝夤怎么可能造反呢?这件事就此作罢。
天下形势越发不可收拾,关西、山东盗贼充斥,政府军屡战屡败,天下人情沮丧,对朝廷的信心越来越弱。
泾州大败后,萧宝夤情绪一直很低落,他自觉劳师经年,经费花了不少,战事却无大的起色,万俟丑奴依然横行关中,当初随自己西征的都督、别将们大多阵亡,朝廷内问罪之声不绝,心下常常忧惧不安。
还有一件事也一直让萧宝夤不能心安,当初十万大军驻扎黑水,朝廷拨过来了一年的军粮,萧宝夤上书朝廷说军粮只够坚持一个月,但主管粮草的官员却精打细算当堂证明萧宝夤在撒谎,这件事朝廷虽然没有斥责,但他知道朝廷是不满意的。
杨椿给朝廷提的建议过各种渠道也传到了萧宝夤的耳内,萧宝夤更加害怕。
事实上,朝廷内议论纷纷,对萧宝夤绝对信任的两位领导也慢慢地困惑起来。所为三人成虎,众口铄金。
谣言满天飞,弄得萧宝夤的行台府内也动荡起来。
行台属员们都很担心,大家是一根绳上的蚂蚱,生死与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有人就给萧宝夤出主意让他亲自到洛阳请罪,这就是说让萧宝夤一个人顶缸,换来整个行台的安全。
有人就说了:不能去洛阳,一到那还不成了人家案板上的肉,想怎么收拾就怎么收拾。
不去怎么办,等着朝廷内谣言发酵?坐以待毙?
有人接着说:继续逗留关中,戴罪立功,等打了胜仗,所谓一俊遮百丑,朝廷自然也不会降罪了。
大家七嘴八舌议论纷纷,行台都令史冯景冷笑一声:拥兵不还,罪过更大。
大家都沉默了。
萧宝夤心想,当初皇帝派自己经略关中,在三路主帅中只有自己是汉人,一般朝廷出兵主将不是宗室就是代北勋贵,而把兵权交给自己说明了朝廷对自己是放心的,是信任的,那时候,自己心中除了感激还是感激。
杨椿污蔑自己蓄谋造反,其实我还真没有造反的意思,至于说对将士们好一点,不过是自己带兵的一种手段,不如此,将士们谁肯为自己卖命?指望朝廷封赏,根本靠不住。
但,自己远在关中,朝廷内的变化实在太大,皇太后居然复出了,元叉一伙彻底倒台。要知道,自己能挂帅元叉是出过力的。
朝廷的态度到底怎样?会放过我吗?
想来想去,萧宝夤决定派属下周惠达入京,希望通过沟通消除误会。
参骠骑大将军府事薛孝通告假,这是个真正的高人,他已经看出萧宝夤已经别无选择,为自己打算,如何肯趟浑水?薛孝通回到了家乡河东。
薛孝通看得很准。
不久,朝廷以御史中尉郦道元为关中大使前往军中慰劳。
郦道元是历史上有名的地理学家,写过一部名著《水经注》,作为朝廷的监察官,他的另一面是刚正不阿,执法严猛,深为那些贪污无行的王公贵族所嫉恨。
汝南王元悦属于两性恋者,男女通吃,他的一个相好丘念仗着元悦这座大山,为非作歹,不想犯在郦道元的手里,郦道元把他打入死囚牢。
元悦急眼了,竟然抬出胡太后出面讲情,胡太后下了一道赦免书,谁知道郦道元不但对懿旨不理不睬,从容将丘念明正典刑,而且一道奏折把元悦告到朝廷。
元悦为此对郦道元恨之入骨,想方设法要置他于死地。
机会来了,萧宝夤反状已显,元悦说动主政大臣元徽推荐郦道元到关中抚慰诸将,这一招叫作借刀杀人。
日期:2011-10-09 20:11:40
30、造反
派郦道元这样的猛人来,萧宝夤认为朝廷要对自己动手了。
怎么办?
下决心吧。
萧宝夤派人在阴盘驿把郦道元干掉,伪造了盗贼入户谋财害命的现场,然后上书朝廷为自己辩解,并痛斥杨椿父子污蔑自己,这一次朝廷没有任何回音。
犹犹豫豫之中,萧宝夤终于扯旗造反称帝,正式宣布同大魏朝决裂。
其实,萧宝夤真的很无奈,说句不好听的,这就是让朝廷一步步给逼的。
如果,萧宝夤一开始就有造反的想法,他又怎么会纵容部下杀掠百姓,要想获得民众的拥护,首先得收拾民心,但萧宝夤的做法连叛军也不如,这一点,魏兰根看得很清楚。
老杨椿看不惯萧宝夤的作风,两人的行事风格不同,做事方式不同并不代表对朝廷不忠心。
在关中地区,萧宝夤的齐朝皇族身份一点号召力也没有,随着南朝的更替,晋朝在长安地区的影响早已消失殆尽,关中人民已经习惯了北魏的统治。反正,不管谁领导,老百姓该种地的种地,该放羊的放羊。
所以,萧宝夤实在找不出谋反的理由。
事实上,一旦称帝,萧宝夤实际上把自己放在了一个四面楚歌的位置。南边的梁朝跟自己有国破家亡不共戴天之仇,北魏方面自然不会容忍自己的背叛,跟自己打了三年的高平叛军更不会俯首称臣。
所以,萧宝夤不造反是等死,造反就等于找死。
对这一点,另一个高人行台郎中苏湛看得很清楚。
长安城变了天,大魏的旗帜放下来,代之为大齐的旗帜,萧宝夤齐朝皇族出身,在大魏的封爵又是齐王,所以称帝后自然国号继续称为齐朝,改年号隆绪,立百官,万象更新。
在大家忙活着登基大典的时候,苏湛正巧卧病在家,萧宝夤没有忘记老部下,苏湛出身关中大族,人才难得,要真正做一番事业有这样的人支持很重要。
苏湛的从母弟开府姜俭奉萧皇帝的命令充当说客,姜俭深受萧宝夤恩遇得以参谋军机,所以一向视萧宝夤为再生父母,所以萧宝夤指到哪里他就打到哪里。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