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帝国不堪回首的过往》
第6节

作者: 功名三十尘与土
收藏本书TXT下载

  恼怒不已的奚王看着史思明无耻的样子颇有几分唐帝国使臣的模样,关键是狡猾的史思明有着成为骗子的特质。
  由于交通通讯不便,奚王无法在短时间内核实的史思明的身份。虽然奚族与唐帝国一直武装摩擦不断,可是他们对于繁盛的唐帝国却怀有几分敬畏之情。
  奚王将他安顿在馆驿之中而且安排专人悉心照料。骗吃骗喝的史思明在遥远而又陌生的奚人领地度过了一段惬意的生活!
  史思明并没有被短暂的舒适蒙蔽,因为他知道骗得了一时骗不了一世,所以一个阴险的计划在他的心中酝酿。
  史思明主动提出回朝复命。奚王决定派遣一百名卫兵护送他入朝,以此向唐帝国主动示好。
  史思明却摇摇头,“这些人都没有资格面见天子,除非琐高与我同行!”

  “好!没问题!我就派琐高护送贵使回京!”
  在琐高率领的三百勇士的护送下,风光无限的史思明踏上了回营州的归路。
  史思明早已事先通知官军做好战斗准备,诬陷奚族人以入朝为名准备劫掠营州。他想用奚族人的鲜血洗刷掉自己身上的历史污点。
  官军以犒劳之名款待奚族士兵。毫无戒备的奚族士兵喝得面红耳赤。正在这时,官军举起了杀戮的屠刀。
  倒霉的琐高本以为可以借觐见天子之机抬高身价,如今却沦为阶下囚。
  日期:2013-04-27 08:59:52
  幽州节度使张守珪不费吹灰之力便擒获敌军大将琐高,自然对立下奇功的史思明刮目相看,留在自己营中与安禄山一起担任捉生将。
  史思明成为安禄山最要好的哥们儿、最得力的助手和最坚定的支持者,可是让安禄山史料未及的是这位老战友日后居然打着为他报仇的名义将他的子孙屠杀殆尽。
  由于张守珪嫌弃安禄山有些肥胖,安禄山开始酝酿自己的减肥计划,从减少食物摄取量开始。安禄山的种种努力无疑使张守珪对他更加宠爱,最终将他收为养子。两人的特殊关系无疑为他的升迁打开了方便之门。
  开元二十四年,战功卓著的安禄山升任平卢讨击使、左骁卫将军(从三品),一跃成为唐军高级将领。
  安禄山用实际行动证明那番豪言壮语绝不是空话。他将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抗击少数民族入侵的事业中去。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人只有一次。安禄山的生命是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耻。
  如果安禄山的人生轨迹这样延续下去,他将会成为保尔·柯察金式的英雄人物,可是人是多变的,因为欲望会彻底改变一个人,而历史会重新塑造一个人!
  可是“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正当春风得意的安禄山憧憬着自己美好的未来时,一次突如其来的失利又将他推到了生与死的边缘。
  被胜利冲昏头脑的安禄山不顾主帅张守珪的军令贸然进军,最终惨败而回。按照唐朝律法,安禄山应该被判处死刑。
  三年前,两人素昧平生,张守珪不忍心杀他;三年后,两人情同父子,张守珪更不忍心杀他。一时间不知所措的张守珪陷入痛苦的挣扎之中。
  张守珪最终将安禄山押往东都洛阳,将这个难题抛给了正巡幸东都洛阳的唐帝国皇帝李隆基。传奇皇帝李隆基拥有一个更加脍炙人口的名称“唐明皇”。这个名号从何而来呢?李隆基的谥号是“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唐明皇”这个称号便来源于他的谥号。

  遇到政事犹豫不决时,李隆基总是习惯于征求宰相们的意见,此时主政的宰相是张九龄。早在三年前,安禄山奉张守珪之命进京奏事时,张九龄便与安禄山有过一面之缘。张九龄当时对另一位宰相裴光庭说:“乱幽州者,必此胡也。”不知张九龄这么说依据是什么,但他的这种担忧却在二十年后不幸变为现实。
  如今一个可以将隐忧消灭于萌芽的宝贵机遇摆在了张九龄的面前,所以他自然不肯轻易放弃。
  张九龄旗帜鲜明地主张杀!
  日期:2013-04-27 09:00:23

  为了说服李隆基采纳自己的意见,善于引经据典的张九龄特意引用了“穰苴出军,必诛庄贾;孙武行令,亦斩宫嫔”的典故。这两个典故都发生在春秋时期。
  “穰苴诛庄贾”是“迟到引发的血案”。燕国与晋国联手进犯齐国。齐景公任用出身低微的穰苴出征。由于穰苴威望不高,齐景公特意派庄贾担任监军。两人相约在军营门口相见,可是庄贾却迟到了。穰苴当即斩杀违反军令的庄贾。
  “孙武斩宫嫔”
  是“嬉笑引发的血案”。吴王阖闾命孙武按照其编著的兵法训练宫女,并且让自己最为宠信的两个妃子担任队长。自由散漫的宫女对于孙武的号令置若罔闻。尤其是两个妃子看着挥动令旗的孙武捧腹大笑。孙武当即将两人斩杀,从此令行禁止,军容严整。

  虽然庄贾和妃子都得到国君的宠爱,但因为触犯军纪都难逃一死。
  张九龄苦口婆心的话并没有说服李隆基,因为骁勇善战的安禄山令李隆基突然动了恻隐之心。
  虽然李隆基对待自己的弟弟和儿子有时会表现出超乎寻常的冷酷与无情,可是他对于臣子一向比较宽厚仁慈。
  李隆基不忍斩杀安禄山,决定免去他的官职,以普通战士的身份在军中效力。
  对此,张九龄自然难以接受,因为他想要通过斩杀贪功冒进的安禄山来警示那些因贪恋战功而擅开战事的边将们。
  日期:2013-04-27 09:00:44
  战争的目的是为了争取和平,而不是为了战争而战争。将领们要为帝国的前途命运而战,而不是为了个人的功名利禄而战!
  “性格决定命运”,而张九龄刚直不阿的性格决定了他最终悲剧性的命运,因为此时的李隆基已经不是即位之初那个励精图治的君主了。
  即使在政治最为开明的开元初期,李隆基也绝非史书中描写的那样从谏如流。我们从开元名相姚崇与宋璟的人生际遇中便可窥测一二。

  人们提到开元盛世总会想起姚崇与宋璟这两位宰相,可是两人的宰相任期都只有三年零两个月。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源乾曜,他有两次担任宰相的经历,第一次只干了三个月,但他却从中悟出了政治的真谛,所以他的第二个任期长达九年零六个月。
  源乾曜的诀窍就是与世无争,得过且过。这不仅让我们想起现在流行的一句话:“大会不发言,小会不发言,前列腺发言;工作不突出,业绩不突出,腰间盘突出。”
  源乾曜的做法自然让正直的臣子所不齿,可是现实总是充斥着无奈。
  望着固执己见的张九龄,李隆基的心中颇为不悦,突然莫名其妙地说:“爱卿难道像王夷甫识石勒那样仅凭一面之缘便臆断安禄山日后肯定难以控制吗?”
  “王夷甫识石勒”是一个流传甚广的经典故事。
  西晋时期,十四岁的石勒在洛阳城上东门贩卖货物。他的吆喝声传入了途经此处的王夷甫(即王衍)的耳中。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