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牛市------原创证券小说》
第34节作者:
诸葛就是不亮 中午吃过午饭,李国威就要回住的地方休息,王志跟他分开,直接回了解放南路营业部。营业部的中午跟其他地方不太一样,没有人在打牌。客户室倒是有人在聊天,声音也不小,但都是宁波话,王志也听不懂。他走了一圈,刚巧到会议室的门口,透过半掩的房门,斜眼望进去,只见会议室里还有投影投在墙上,一个有点年纪的男子站着,拿着激光笔,在墙上指指点点。王志以为是工作人员在开午盘分析会,没在意就停住了脚步认真听起来。
“今天上午的盘面呈现出典型的三波盘跌,从9点半开始到9点50分,这是第一波,这波就是今早承继昨天尾盘杀跌之后的顺势低开惯性;紧接着是将近15分钟的无量回升,期间的盘面很杂乱,指标股根本不动,只有上海本地股稍微表现了一下,但马上第二波杀跌就从10点5分左右开始,这一波的跳水幅度很大,盘面上看是跌了将近12个点,幅度接近1%,这是通常第二轮杀跌的主要特征,幅度最大。”那个男子一边讲,一边用激光笔在墙上点出具体的位置,“第二轮杀跌之后是一个时间相对长的整理,大概持续了有半个小时直到11点出头,这里是今天上午的第三轮盘跌,看上去朝下的力度很凶一直到早市收盘。”
男子喝了口水,继续说道:“我自己的判断是这样的,在整个行情运行中,短线我们今天的买入机会就在下午刚开盘。判断的依据很简单,所有的下跌整理中,第三轮次的下跌力度应该是最小的。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现在就是三而竭的时候。根据我们以前一直总结的前半小时模型,今天大盘会收一个带有下影线的中等程度的阴线,下影线部分就应该在这里。我们前几天运作的几个短线强势股,可以加仓,我相信我们的买盘出来,应该可以直接弹上去,今天的目标是2%的利润,我觉得还是有点把握的。”
“方老师,这里会不会仅仅是下跌的第一轮次?”角落里一个胖胖的中年人在说话,王志这才发现,这并不像客服人员在开午盘会,他有点紧张,犹豫着到底该不该听。
“王总吃过饭了?您刚来开户,可能不知道,这是我们营业部的传统,中午休息的时候会给现场客户提供一些具体的操作意见,主讲人是我们的王牌分析师,大名上过三大报。”王志的耳边传来陈嘉的声音,不知什么时候,陈嘉已经走了过来。
“什么是下跌的第一轮次?”分析师的普通话有点硬硬的感觉,王志估计他应该是北方人。
“你说一鼓作气,我的意思是今天上午这三轮的下跌会不会是一鼓作气,而我们现在仅仅看到了第一鼓的三波杀。”
“不能这样想,如果这么想你就陷入了传统波浪理论的误区。”分析师侃侃而谈,王志也支起了耳朵,“关键是我们在一个什么样时间周期内。波浪理论是永远不会错的理论,因为无论什么样的形态,你都可以用内外浪互套的方式自圆其说。但这对操作根本没有帮助,这个话题我们之前讲过几次。要知道我们现在对着分时图在预计今天明天两天的短线走势,所以太长的周期对我们没有任何意义。而且,经验告诉我,如果这才是第一浪下跌的开始的话,这个第一浪的时间就太长了,就算在盘中也不应该这么长。”
“之前点过的几个上海本地股今天第二轮杀跌前有的弹的还不错,但第二轮杀跌出量了,方老师您觉得现价买的话,会不会有点太着急。”这是另外一个人在提问题。
“我觉得没问题,我观察了那些量的爆发位置,都是在第二轮末尾才出量,但第三轮杀跌反而没有量,这应该是反弹的前兆,我觉得这时候切入,事半功倍。”“方老师”解释的非常清楚。
“请问,”王志用力的鼓了鼓勇气,“什么是前半小时模型?”
一时间整个屋子都朝门口看,王志不免有点慌:“我第一次来听,不好意思打搅了。”
“没关系,我解释一下你就明白了。”方老师用激光笔在墙上比了一下,圈住了分时图9点半到10点钟的部分,“我把每天的前半小时的分时图走势视为当天交易情况的缩影:如果前半小时是下跌,那么当天应该是阴线,前半小时有上下影线,那么当天也应该有上下影线。”
“这个有什么科学的论证么?”王志有点不解,“还是纯经验?”
“我们自己统计过,成功率至少在50%以上,震荡市可能还要略高。”旁边有人对王志说,“算是经验的产物吧。就算是经验,也是有概率保证的。”那人还在强调。
“不不不,我丝毫没有小看经验力量的意思,方老师不要误会。”王志当然不会愚蠢的认为只要没有科学论证过的就是错误,由于受到入门导师的影响,王志实际上是个彻头彻尾的实用主义者。这世上其实有很多东西都没有经过严格的科学论证,但就是真实的存在,甚至可以成为“规则”,无数人无时无刻不在利用这些“规则”,“50%的概率已经相当了不起了,方老师您继续,对不起。”
“我也说的差不多了,大家看还有什么问题。”方老师放下了激光笔,用略带轻松的口吻笑了笑,“我个人的判断,今天实际上是本周最容易挣钱的一天。”
“您看整个上海本地股的热度还能持续多久?”一个略有些年轻的人问道。
“至少还有2到3天。这一轮小行情到现在已经基本上接近尾声,只有本地股还有点人气,我的建议是我们这周做完,下周可以考虑休息,或者找个冷门的板块出击一下。”方老师看上去在这群人里很有权威。
“对对对,我觉得基金是不是可以搞一下?”一个胖子提议,“毕竟都是折价的。”
“那东西我们最好不要碰,”前面说话的那个年轻人持反对态度,“里面都是保险资金,他们有时候不讲理的,我们跟他们比起来弹药太少。”
“莫非徐老弟有其他方向?”胖子也没有什么不高兴,反而看上去很有诚意的问道,“还是你有点看淡市场,准备休息一下?”
“我觉得今天上午有个不起眼的消息,就是上海轻工系统的那个整合的东西,我们似乎没有认真的考虑过。”那个姓徐的年轻人用指头敲着桌子说道,“这东西其实很有想象空间的,你可以说这是为了应付国九条暂时提出来的一些口号,但你真的去看盘子,有些品种只要有人敢举,就有人敢对号入座。”
“这也是我这两天一直坚持上海本地股的原因所在,”方老师接口解释道,“我们说白了就要做好四个字:借题发挥。资本市场是最有想象力的地方,我们就要引导人们去联想。我看轻工机械就不错,最贴合实际,真的他板上了,整个本地股至少还能持续几天。”
“我的想法要更大胆一点,我们可以今天突605,最多两天,再换上柴或者其他的本地股,本地股的魅力,没法比啊。”姓徐的年轻人又说道。
“有个问题要多想想的,”旁边又有一个人插嘴,“上海本地股里面实际上有很多暗庄,我们不要误踩地雷,那样可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我觉得这个防备心思要有,”姓徐的年轻人回答道,“我们先敲两下看看,如果压盘马上就出来,就准备把压盘先扫掉。”一边说,一边用眼睛看了王志一眼,似乎有些不友好的成分。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