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刘澈没想到,这样一个名声在外的高人,竟会如此的“朴素”,甚至说朴素都有点不贴切,他穿的完全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装束,现在农村只要家里不是过得太困难的,也不会再穿成这样。看看现在新闻上的那些大师、半仙什么的,一个个穿得比明星都气派。
日期:2015-03-13 23:14:00
第二节 地下一公里
会议一结束,李平安把刘罗锅交给了朱青玉、刘澈,看他那架势,分明跟拿了个烫手的山芋一样。刘澈见状就不由暗骂,你他妈的矿长都这态度,让我们接下来怎么办?
三人下了楼,汇合了刘罗锅的徒弟,到安排好的矿长澡堂换了工作服,就直奔井口乘坐罐笼下井。
刘罗锅倒不是个满嘴神神叨叨的巫婆神汉,往往别人问一句他才答一句。看他在矿长澡堂换工作服时候熟练的样子,老头肯定下过不少井。
倒是他那个徒弟李乐十八九岁的样子,喜欢问东问西,而且这家伙还带了一只大公鸡,那公鸡也跟这徒弟一个德行,倒不叫,只是拧着脑袋四处看,浑不知自己死期已至,惹得很多工人围观。只有这一人一鸡两个好象一点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对,还没心没肺地研究着怎么把矿灯扣在帽子上。
日期:2015-03-13 23:54:00
西北是一块贫瘠的土地,遍地黄沙,到处戈壁,干渴的连耐旱的沙柳都长不高。这里一年只刮两次风——西北风吹半年,东南风再接着吹完另外半年。
西北又是一块富饶的土地,地下有着丰富的资源:煤、铁、石油、天然气、铝土、稀土、钾盐……大大小小上千家矿业企业,其中光煤炭企业就有几十家,矿井上千对,是名副其实的宝地。
“刘哥,底下是不是很黑,很吓人啊?”一行人刚到井口,迎面过来一群刚升井的职工,李乐看着下去的一个个都干干净净的,上来的却个顶个乌漆抹黑,抹得好象拱过了灶膛的猪一样,连脸都看不清楚,终于开始紧张了。
日期:2015-03-14 01:17:00
“没事,别怕,到井下,跟紧我就行!”刘澈把李乐手里的矿灯拿过来,从他左胳膊下穿过去,从脖子后面绕到右胸前,“这个灯很沉的,你要是扣在帽子上戴一天,额头上的皮能酸好几天……这只鸡能不能拿个袋子装起来?”
入井罐笼就是一台大电梯,纯工业用途,没考虑人乘坐的舒适性,只安全起见四周焊了几块钢筋、钢板,四面透风,随着罐笼快速下降,风呼呼的直往里灌。
幸亏脚底下是密封的,否则会更吓人,柳河矿的副井深是五百五十米,也就是一里多路,人向下看去一眼根本就看不到底,罐笼一路向下,会让人觉得自己掉进了个无底洞,没几个人受的了这种压力。
日期:2015-03-14 02:26:00
十几秒钟后李乐忍不住拍起自己的耳朵,看着他刘澈就想起了自己第一次下井时候的样子,“不是你耳朵的问题!底下的气压比地面高,咱们下降的太快,你身体内的压力还停留在地面的水平,所以你的耳膜被压出了暂时性耳鸣,一会等你身体内外气压平衡了就好了。”
罐笼就像电梯一样掂了一下才停稳,一行人下了罐笼,随着人流往候车区走。李乐倒没了初时的害怕,开始好奇地左看右看。
日期:2015-03-14 13:48:00
大多数第一次下井的人都是这样——高大平整的水泥巷道,明亮的电棒,特别是鼓风机送来的呼呼的风,让人很容易误以为只是一段地下道,哪像已经到了几百米地下的样子?实际上也差不多,这里只是煤矿的轨道大巷,真正到生产一线还远着呐。
乘车的人很多,刘澈拉着李乐的胳膊,防止他掉队。柳河矿副井底有南北两个乘车站,每个乘车站各有发往三个方向的车,每一趟车中途分别还要停好几站,整个井下所有巷道的长度加一块足有三四百公里,比北京地铁还长,这根本就是一座地下城。这时候李乐要是掉了队,刘澈可不知道哪找他去。
日期:2015-03-14 16:52:00
井底通勤罐车猛一看真像地铁——铁轨,钢轮,电动,火车一样的车厢……除了车厢比地铁要小得多,因为要就着矿车大小。每节车厢只能放一前一后两个相对的座位,一个座位也就坐俩人,朱青玉、刘澈再加刘罗锅师徒就坐满了一节车厢。
罐车缓缓启动,一时间车顶电火花像打闪电一样。刘澈摘下安全帽盖在脸上,趁机打盹。
不了解内情的人很多会把矿井想的特简单,以为工人下到井下直接就可以拿着铁楸去挖煤了。但其实柳河矿的井底通勤罐车时速可以达到三十多公里,要到掘进二队现在所在的工作地点,先要座四十多分钟的车,下了车接着要坐一个缆车一样的工具往下行半个小时,最后还要再沿一个缓坡向下步行二十多分钟。距离矿井出口少说三四十公里。
日期:2015-03-14 18:13:00
由于带着刘罗锅师徒,刘澈他们到工作地点的时间,已经有些晚了,掘进头已经完成交接班,职工们正在施工。朱青玉看了一遍后,就说自己要去另一个掘进头看看。
刘澈心里立马骂起了娘,掘进二队目前说是两个掘进头同时作业,但另外一个只是个准备头,是为完成眼前这个头接替用的,连人都没有几个,去那里能看什么?
“刘,刘哥,咱们现在离地面有多,多远啊?”李乐放下背囊,喘着粗气问,虽然一路上大多数时候都是刘澈帮他背着背囊,但他显然一时还适应不了井下这种环境。
别看底下的气压比地面大,可空气流通也差,每立方米空气氧含量反而比地面还低,人稍微运动就会忍不住喘气,可矿工又偏偏是一种高强度体力工作。想象一下在青藏高原上挖石头,你就会知道矿工的日常工作是一副什么场景。
日期:2015-03-14 20:58:00
“离井口的距离大约是四十公里,离头顶地面大约一公里吧!”刘澈也抹了把汗,这个深度地热已经非常明显,就算掘进头有一个巨大的通风管在一刻不停地吹着风,仍常年维持在四十多度。
刘澈把唯一的一张桌子给刘罗锅搬过来,老头勘查好方位,重新摆了一下,李乐就在桌子上铺了一块印着八卦的桌布,接着取出碗,把一瓶墨汁往里倒。
刘罗锅则从布袋里掏出那只已经被憋得快没气的大公鸡,拿出把锋利的菜刀,试了试刀锋,这才在鸡脖子上一抹,那只仍然还迷迷糊糊的公鸡连叫没来得及叫一声就一命呜呼……看着两人熟练配合的动作,刘澈却越看越觉得不靠谱啊,这场面跟电影里演的似的,能行吗?
日期:2015-03-14 21:33:00
墨汁滴了鸡血,刘罗锅就像电影里的那样用墨汁在黄纸上画符,李乐则从带来的布兜里掏出其他东西,开始布置法坛。
矿井下是严禁烟火的,不过这显然难不倒“专业人士”。李乐接下来掏出的东西让刘澈都大开了眼界——最先是两根“蜡烛”,又细又长的白色“蜡烛杆”头上没有绒芯,而是顶了个火红色灯炮,香也是电子香,三个涂成深棕红色的吸管,各装了一个红色的发光二极管。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