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屌丝的大学回忆录--大学熬了锅叫青春的粥》
第1节

作者: 住在师太对面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5-03-18 19:40:00
  引子
  如今中国好声音都开播第三季了,三年时间或许不长,对于每个人的感受也不同。如果一个幼时同学突然抱个三岁的儿子走在你的面前,或许你才能真正地感受到时间过得真快,然后觉得自己荒废了这三年。可是,我们“荒废”的岂止三年,光本科大学,就足足有四年时间。
  还记得入校后第一次和室友见面的情景,还没忘记开水房那个不用花钱的水龙头,或许还能依稀记得大学在宿舍吹的牛皮。大学四年,不管是你上了大学,还是大学上了你,大学就在那里。地理位置可能相差百里千里,但在脑海之中似乎一伸手就能触及,不管时光荏苒,无论地位改变,总会在不自觉的状态下,想起过去的人和事情,这就是青春的意义所在。青春的我们像绿油油的麦苗,身上总会带有生命的气息。

  不管是什么样的青春都是值得怀念的,更何况是一大群人共同经历的青春。我们都还幸运,在最单纯的年纪遇见了彼此,把最好的青春记忆留给了对方。
  不清楚人的一生究竟会遇到多少人,只知道能遇到想见的人并不多,照这么来说,2010年9月13日一定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也没有注意那天天空中是否飘有五彩祥云,或者有啥奇异现象预示,也许只是个普通的日子,有几个人背着行囊,拿着导演组的指令,陆续走进了一间宿舍,男4#401。

  有时候,觉得上帝是最厉害的导演,他老人家安排好了一切的剧本和演员,他在一个遥远的地方看着监视器,遥控着一切。或者像个购物频道的主持人,看着大屏幕,随机喊了声“停”,就出现了几串号码,从此原本无关紧要的不同归属地的人,就会生活在一起,让时间打磨彼此的不适。最后让你感叹,时光虽然易逝,但原来是这么的美好。
  其实我现在就像一个表演节目的女优,捂着私处娇滴滴的喊着“亚麻跌”。我铺垫了这么多,只是害怕我的青春故事猛地被曝光。
  故事的开始前,一定要介绍人物,就像找人搭讪的之前,总要聊聊天气。
  日期:2015-03-18 19:43:41
  杨俊,安庆人,长得瘦高,戴着黑色厚边眼镜,一眼望去,会让人误以为有种知识分子的味道,他第一个来到宿舍,很热情的帮别人提东西,说着不太懂的方言,但很能清晰的感到他的友好。此人博古通今,从小看了许多的书,人称“杨博士”。据说是第一志愿报考历史学专业,这让很多无奈被调剂过来的人刮目相看。

  日期:2015-03-18 19:46:44
  杨俊,安庆人,长得瘦高,戴着黑色厚边眼镜,一眼望去,会让人误以为有种知识分子的味道,他第一个来到宿舍,很热情的帮别人提东西,说着不太懂的方言,但很能清晰的感到他的友好。此人博古通今,从小看了许多的书,人称“杨博士”。据说是第一志愿报考历史学专业,这让很多无奈被调剂过来的人刮目相看。
  季源,六安人,长得敦厚健壮,长鼻子,说话的时候喜欢摸着鼻子,学习成绩很好。他和杨博士似乎是天生的对头,总是不服对方。
  祝委,安庆人,长得矮胖,偏丑[我说的是实话],似乎上帝把他一身全部的精华都集中 在嘴巴上,油嘴滑舌、阿谀奉承是他的强项。因为长得丑,所以心态特别好,这两者之间似乎没有太多的必然性,但是反过来想想,长得丑心态再不好,那还能活二十多年吗?
  苟向前,黄山人,长得简约精细,全身似乎没有一块多余的肉。这个整天吹嘘着黄山美景的人从没有爬过黄山,只因为恐高。他一开始就成为了宿舍的笑点,很快就有了比较合适的外号,“老狗”。老狗是动静结合体,动如猛张飞,静如柔貂蝉。说得简单点,既能在工地里挑砖头,也能夜晚挑灯缝裤裆。
  朱多石,阜阳人,富二代,他是个高富帅,更要命的是自信有一双深褐色迷人的眼睛,能瞬间放电,让女性同志轻者不知所措,重者一命呜呼。平生有两大爱好,云游四海和泡妹子,通常在云游四海的途中泡各省份的妹子,或者以一起云游四海来勾引喜欢旅游的妹子。
  侯巨才,淮北人,如果你听到这名字,以为他多么有才华,那么恭喜你……猜错了!生活无情的教会了我们,看东西[请允许我这么称呼他]不能只看名字,比如老婆饼跟老婆没关系。他和“才”没有关系,和“巨”倒是沾点边,体重一百八十斤,所以外号叫“胖子”。
  每个人一生之中都会遇到一个胖子[如果你遇到了两个,可能你自己就是一个],胖子们是上天赐予世间最难得的宝物,他们脾气性格可能不同,但对于吃都有相同的依赖。你很少看见胖子的嘴巴不是在动,要么说话,要么在吃东西。吃和准备吃成为了胖子每天的必修课。他不喜欢说话,因为他说话口吃,侯胖子这辈子算是和“吃”犟上了。
  又废话了这么多,私处看来是捂不住了。接下来会以小专题的形式出现,比如军训、期末考试、恋爱等,各个专题基本上按照时间顺序独立成章,但彼此也有情节上的联系。这里没有男一号和女一号,只有着墨多少的差别,故事中每个出现的人物都是青春的主人公,他们在一个叫大学的地方,一起玩耍。

  日期:2015-03-18 19:49:53
  一、军训:是个求雨和被求雨的日子
  每年的九月,在中国大地上都会有许多支神奇的武装力量,他(她)们穿着略肥大的劣质迷彩服,走着统一而又奇怪的步伐,活跃在各个高校的校园。这一点估计曾经让外国的观察者们产生紧张之感,误以为中国正在积极备战,估计这也是军训产生的最意外的效果。
  军训是个反差最大的季节,学长学姐们出于对学弟学妹们负责,和自己痛苦的军训回忆,所以整天求着暴晒。穿着迷彩服的男女新生们,正在顶着烈日踩着发烫的地面,站着不太整齐的军姿,心里把耶稣菩萨黄眉怪都求遍,求雨和求雨。

  2010年9月还算好,先是连续几日的晴朗干热,在后面几天也下起了雨。
  “凑合吧!有总比没有好,老天要是一滴雨不下,你还真能把它射下来啊?你以为你们都是后羿啊!”杨博士似乎很乐意做意见领袖,总是首先打开话匣子。不过小伙伴们热情明显不高,都像蔫了的黄瓜秧,没人搭话。
  “哎呀!就你们这长相,嫦娥估计要提前偷药逃跑。”杨博士见没人理他,只能用“哎呀”这个语气词来掩饰尴尬。
  历史班共四十多人,和一个学体育的班一起,组成一个“连”,连长姓范,山东人,才二十岁。可能他自知年纪太小,怕管不住这群90后的大学生,所以同为90后的营长,故意装成一副严肃成熟的样子,他的口头禅是“在训练场上不要和嬉里马哈的,训练场下我们可以是兄弟。”的确如此,在训练场上和他嬉里马哈的,最终很惨。在此期间,涌现出来许多可歌可泣的人物,为平淡的军训生活添加了许多乐趣。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