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有这事?”陈老师吃惊地问,“那个天坑大吗?深吗?”
“非常大,非常深,洞内黑漆漆的,有种深不见底的感觉。”我说。
“有图片吗?”陈老师问。
“有,有。他发消息过来的同时,还附来了一张图片,很清晰,图片上的大天坑,看得清清楚楚。”我答。
陈老师兴奋地说:“走,我房里有电脑,把你的QQ打开,看看那张图片。”
日期:2013-04-28 16:46:29
第六章,发邮件的是谁〔六〕
当那张盘龙山天坑的图片,展现在我们面前时,陈老师的双眼一眨也不眨地死盯着它,吃惊中饱含着欣喜:“对,够大,够深,这才是地地道道的天坑。”
我有些不解,就问:“陈老师,你这话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这才是地地道道的天坑呢?难道还有不地道的假天坑吗?”
“有的,有的,不地道的假天坑多了去了。”陈老师说,“国际喀斯特地貌学术界对天坑的定义有四个条件,只有同时满足了这四个条件的山坑,才能被称作天坑。”
“哪四个条件?”我好奇地问。
“首先,这个坑必须是出现在喀斯特地貌的地区。也就是说这个坑的地质构造,必须是碳酸钙的岩层构造。因为碳酸钙岩层又称石灰岩,能够缓慢地溶解于流水,所以只有在这种石灰岩构造的地方,才可能在流水的冲蚀作用下,产生这么大的坑。”陈老师强调说。
“别的岩层产生的坑就不能算天坑吗?”我问。
“不算。”陈老师说得很果断,“因为其它的岩层构造,虽然也能产生一些坑,但坑的大小和规模远不能与真正的天坑相比,它们不够资格。”
“资格?”我疑惑地问,“难道天坑对大小和规模也有规定吗?”
“不错,坑的深度和宽度都必须在100米以上,才能算做‘标准天坑’,这是天坑定义的第二个条件。”陈老师说。
“乖乖,坑的深度和宽度都必须在在100米以上?我的天啊,那可比一个足球场还大。”我惊叹。
陈老师接着说:“一共四个条件,上面说了两个条件,第三个条件是,这个坑的岩壁必须非常陡峭,岩壁的形状必须成井状或者桶状。”
“成井状和桶状,那岩壁可真陡。”我说。
陈老师继续说:“对。此外还有第四个条件,这个坑的底部,必须与水位特别深的地下河相连接,或者能证明地下河道已经迁移。”
我叹说:“非要这么大的坑,而且还必须是在石灰岩地区,再加上第三第四两个条件,那这样的坑可不好找,该算是很稀罕的东西了。”
“对,非常稀罕!”陈老师说,“有关方面的专家做过统计,到2010年为止,全世界已被发现和确认的天坑,总共也只有78个,其中大约有三分之二的天坑都分布在我们中国。”
“啊,世界上的天坑有三分之二都在我们中国啊?那我们可算是天坑大国了喔。”我说。
“对。”说到这里,陈老师不说了,悠闲地在椅子上坐下来,望着我微笑。
我想起了那则消息,诧异地问:“陈老师,你说那个放羊娃在天坑底下,到底看见了什么,居然就被吓疯了呢?”
“不知道,这很难猜。”陈老师说。
我猜道:“该不会是遇到了野人,或者外星人什么的吧?”
陈老师想了想说:“遇到野人或者外星人的可能性不大,因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地球上存在野人和外星人。当然,我们也不能完全排除这种可能性。”
我说:“陈老师,万一这放羊娃在天坑下面,看到的真就是野人,或者外星人什么的,那就太有意思了,那就是发现了世界奇迹,那可就太刺激了。”
陈老师不答我的话,光笑。
我情不自禁地说:“陈老师,我们去看看?你有没有这个兴趣,我们一起到武陵山区去看看这个天坑,想不想去?”
我这么一问,陈老师“哈哈哈哈”地大笑起来,笑毕,说,“其实啊,刚开始一见到这张图片和消息,我就被吸引住了,就动了去看一看的念头。我知道只要我开口邀你,你肯定会去。哈哈哈,但是我转念一想,我们这次去看这个天坑,实际上是一次探秘探险活动。因为我们这次下到天坑下面以后,肯定会遇到很多困难,甚至还会遇到很多危险,身体受伤以及出现一些其他的意外,都是完全有可能的事情。所以啊,我想看看你的决心够不够大,我觉得这次的探险活动,最好还是由你主动提议更好一些。”
我不解地问:“为什么呢?陈老师,由你提议和由我提议有什么不同,有什么区别吗?”
“有,有区别,那当然有区别啦。”陈老师笑着说,“你想啊,如果这次的探秘探险活动是由我提出来的,到时候遇到了大的困难,或者遇到了危险,你想打退堂鼓,想不干了,你就会找借口,就会埋怨我不该带你到那种鬼地方去冒险。这样我就会无言以对,没办法批评你了,对不对?”
我听得直笑。
陈老师接着说:“现在好了,这次的探秘探险活动是你主动提出来的,我只不过是个配角,只不过是陪你一起去参加这次探险而已。所以啊,这样一来,今后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无论遇到多大的危险,我想你都不会打退堂鼓,也没有理由打退堂鼓了,你说对不对?哈哈哈哈,这叫做什么,你知道吗?这叫做‘哑巴吃黄莲——有苦说不出’。哈哈哈……”
“哈哈哈……”我一边笑一边说,“陈老师,我‘打枪佬’在你心里就这觉悟啊?”
日期:2013-04-29 19:34:20
第七章,发邮件的是谁〔七〕
陈老师慢慢止住笑,诧异地问我:“什么‘打枪佬’啊?你的小名不是叫‘玻璃球’吗,怎么又称自己为‘打枪佬’呢?”
我只好把进大学后,班上同学因见我只有一只好眼睛,特别适合打枪,所以叫我‘打枪佬’的典故说给他听。陈老师听出其中的趣味后,笑得一塌糊涂。一边笑一边念:“打枪佬,嘿嘿,这名字起得好,打枪佬,打枪……”
我们正说笑着,忽然手机响了,我打开一看,是胖哥,我问:“有事吗,胖哥?”
“哎呀,打枪佬,你在哪儿啊?打你家里的电话没人接,你在哪儿,在干什么啊?”胖哥一个劲地问我,显得有些着急。我说:“我在我中学的老师家里,你有什么事吗?”
“哎呀,都快急死我了。就那天坑的事啊,怎么样,去不去呀?什么时候去呀?”胖哥问。
我说:“哦,哦,我们正在说这事儿咧。”
“哎呀,你把个天坑的消息说给我听了后,我心里就老想着这事,像丢了魂儿似的。”胖哥问,“诶,打枪佬,你说那个放羊娃在天坑底下,到底看见了什么,居然就被吓疯了呢?”
我说:“不知道。”
胖哥说:“诶,打枪佬,你说那放羊娃在那天坑下面,不会是碰到了什么妖怪,或者魔鬼什么的,才被吓成那样的吧?”
我训他:“去,去!这世界上哪有什么妖怪和魔鬼啊,亏你还是读过大学的人,搞得跟那山坳坳里的婆婆姥姥一样,还相信这么些乱七八糟的东西,真有点弱智!”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