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矾之清朝那些事儿》
第2节

作者: 逝去的宫殿
收藏本书TXT下载
  据说,当时古勒城城上的官兵听了尼堪外兰的忽悠,真的杀了城主阿太,打开城门投降了。
  日期:2013-04-02 16:08:26
  第三章 错杀
  明军正在城外列队等着,见尼堪外兰叽里咕噜说一大堆听不懂的女真话城门就开了。不管三七二十一带着兵就冲进城去了。进城后,见人就杀。最后是城里的大多数军民全被杀。杀死阿太的人也死了,所以不知道谁杀死了阿太。要投降的人也被杀。因为明军进城并没喊缴械不杀。而城里要投降的兄弟嘴里喊着,欢迎明军各位老总的到来,我们投降啦,我们是良民,请不要杀我们。结果,还是被杀了。因为明军听不懂他们说什么,以为是讨兵骂阵。

  事实证明,不管是投降日本鬼子还是投降明军鬼子,都不会有好下场。
  据统计,古勒城城破时,城里大多数军民遇害。明军攻进城时,努尔哈赤的祖父觉昌安与父亲塔克世也在城里,被误杀了。

  事后,努尔哈赤悲痛欲绝,向明军讨要说法。明朝的军队很可气,说,觉昌安与塔克世的死是误杀。本来是让觉昌安等人进城做阿太思想工作的。不想,城破时,城里大乱敌我难分,觉昌等人就此为国捐躯了。
  努尔哈赤说,尼堪外兰是女真人的叛徒,又害死了我的家人。应该交我们女真人来处决了他。
  明朝政府的答复是,这个是不行的。尼堪外兰也是在为国家办事,不得私报公仇。
  明朝政府为了表达觉昌安等人入城劝降为国献身的精神。特做此以下决定:
  1.觉昌安等人为国捐躯,是为烈士。其遗体交由家人厚葬。
  2.觉昌安之城主官位与爵位受于觉昌安之长孙努尔哈赤。
  3.明朝政府嘉奖三十匹良马,受于新任城主努尔哈赤。
  4.明朝政府嘉奖三十道敕令,受于新任城主努尔哈赤。
  明朝政府下令,任命努尔哈赤接替祖父的城主官位,送了三十匹马与三十道敕令。这个敕令就是贸易许可证,前面说女真人与汉人贸易是受政府管制的。有敕令就可以贸易,一道敕令可以贸易一次,三十道敕令可以贸易三十次。这种给城主级别的贸易许可证,自然针对城寨的货物贸易。努尔哈赤可以带着城里的大批货物到汉人市场上去交易。这个相当于现今的大型产品展览会了。
  可以想象的到,明朝政府当时还是表示歉意的。如果还原一下当时的情景,应该是……(本人臆造)
  一位五十多岁的老将军,一脸慈祥,满脸带笑。走到努尔哈赤身边,拍着努尔哈赤的肩膀说:“小鬼,今年多大了?看你的样子应该有二十多了吧。”
  努尔哈赤低头不语。
  老将军说,“我是你爸爸的战友,当年我们一个战壕的战士,火枪还是教给他怎么使的。你的爷爷和爸爸是明军的好同志。这一次呢,他们去完成一项艰巨而又危险的任务。他们深入敌穴,去劝降敌首阿太。不想,明军兄弟攻入城内时,战斗中你的爷爷与爸爸牺牲了。”
  老将军又说:“孩子,朝廷的任命下了。以后,你就是你们这儿的城主了。明朝还嘉奖你们三十匹马与三十张贸易许可证。要好好的把城寨搞好。你的爷爷与爸爸都是好同志,我看你也错不了。”
  老将军又说:“其我也有个儿子,如果现在还活着的话,应该和你一样大了。他是五年前,战场上牺牲的。咱们都是战乱中受苦的人啊。”说完眼角流下一滴泪来,用衣角擦了之后,还挥着手要大家不要和他一样悲伤。(其实,没人悲伤。)
  老将军又说(怎么老是他一个人说,因为没人理他。):“孩子,以后,你的事就是叔叔我的事。有事上沈阳找叔,叔在沈阳说了算。”
  随老将军一起来的下属咳嗽。
  老将军瞪了他一眼,说:“你咳嗽我也说了算。”
  努尔哈赤终于说话了,“尼堪外兰是女真的叛徒,又害死我的家人,应该把他交给我。”
  老将军很为难,“不行啊,孩子。你尼叔叔虽说有过失,但那是他们职责。大家都是明军的好同志,这件事就这么算了吧。好了,时间差不多了,我也要回大营了。”说完就转身走了,还三步一回头地叮嘱有事去沈阳找他。
  我想,当时的情形就是这样了吧。
  日期:2013-04-02 16:08:48

  第四章 仇恨
  同样是觉昌安之死这件事情,明史与清史的记载大有不同。
  明史的记载是,李成梁带兵来到古勒城前,要打古勒城。阿太拼死抵抗,明军没有攻进去。于是,李成梁让觉昌安与尼堪外兰去劝降阿太。然后,觉昌安进城劝降,尼堪外兰在城门外等着。觉昌安劝降不成功,时间长了没出来。尼堪外兰在外面等急了,忽悠守军打开了城门,并杀死了阿太。明军冲进城去与敌军厮杀,觉昌安与儿子被误杀。
  这是明史的记载,清史的记载也差不多,只是有几点不同。1.觉昌安是自己进城去劝阿太投降的,并没有得到李成梁的命令。2.城破之时,努尔哈赤就在城里。
  为什么会不一样呢?会不会有隐情呢?
  有。
  先来说说第一条,觉昌安是否得到了李成梁让他进城劝降阿太的命令。如果觉昌安没接到这个命令,说明他是自己进城劝阿太投降的。如果他接到了这个命令,说明是带任务去工作的。
  (这有区别吗?)
  听我慢慢地说,如果觉昌安是自己进城劝阿太投降的,被杀了。不管是怎么杀的,误杀了也好、错杀了也罢,总之,只要是明军杀的觉昌安,努尔哈赤就与明军是有仇的。
  如果觉昌安是带着任务去工作的,被误杀了或错杀了。只能说明职责所在,毕竟进城做地下工作本来就有危险,自己人不知道自己人,错杀也正常。死了就成为明军烈士。努尔哈赤日后再找明军报仇就有点不地道了。
  两个朝代的史书给出了不说法,怎么办呢?

  现在我们开庭,公开审理一下这场“历史官司”。
  说句实话,“历史官司”确实不好打。双方都只有证词(史书记载),没有证人与证物。
  要压倒式的驳倒一方,官司才能有结果。不过,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历史的乐趣就在此。
  我从小就爱看历史,《人物传记》、《历史事件》、《百家讲坛》都是我的最爱。发现历史有两个乐趣:1.打官司。针对某一事件,好几方面的专家各执一词,争的不可开交。比如,上世纪六十年代的美国人登月事件,有人证实了是真的。之后,又被某专家团队推翻 ,证实是假的。后来,又被推翻,说美国人登月属实。一直到现在还争个不停。2.不解之迷。有些重要的事件,史上没记载。由于好奇心的驱使,越不知道越想知道,所以大家都根据一些现有的线索去推断。之后,就说什么都有了。有的故事还被说的很邪乎。拿清朝来说吧,大家都听说的有,雍正皇帝死之迷(有说是吕四娘杀死的)、乾隆身世之迷(有说是乾隆是汉人)等。

  这两个乐趣做为一个业余爱好,没什么不好的。可是人们就是要问个究竟。搞得写历史书籍的作者与历史专家麻烦了。打不完的官司,解释不清的谜底。因些,很多专家在公共场合和书籍中做“历史报告”时,如果遇到了没被完全证实的事,一般情况下,说比较可靠的,或者多条可靠的结果都说一下,观众与读者自己分析判断。著名的《三国志》裴松之注就是这样。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