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数历史奸臣》
第1节

作者: 微尘般的一切随缘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2-6-22 17:14:00
  【0】【1】【】【】【】【】【】
  【随缘侃史】他们为啥说俺是历史奸臣
  文/一切随缘
  前言

  说起奸臣二字,或许人们首先想到是一连串贬义词般的形象,比如,阿谀奉承、造谣诬陷、无中生有、阳奉阴违、跋扈恣睢、心胸狭窄、睚眦必报、趋炎附势、祸国殃民、奸乱窃国、身败名裂……总之,奸臣在一般人的理解中就是混蛋,寡廉鲜耻的代名词。甚至有人还偏激地认为,奸臣与不学无术挂上了钩。
  曾经,对于历史上的奸臣,我也是抱着偏见的心态认为,这些人就是一些混淆黑白、排斥异己、最后遗臭万年的家伙。但一次偶然,当我读到了宋朝奸相秦桧的故事时,我忽然间惊讶地感觉到,原来秦桧身上有许多东西是值得学习的。
  再后来,当我又读到了唐朝奸相李林甫、清朝奸相和珅以及历史上其他比较知名的奸臣故事时,我更是感慨万端了,这些人与我先前简单阅读与凭空想象中的奸臣龌龊形象实在是相差悬殊。
  纵观历史上的奸臣,纯属龌龊奸诈、令人不齿的奸臣其实并不多见,这些人,当中有一大部分人更是当时的能臣,甚至可以说是当时君主的忠臣、贤臣,或者君主的化身。
  这些人本身也并不愿意当一个坏人,只是迫于当时的形势,最后不得不成为一个臭名昭著,人人恨之不已的奸臣罢了。
  像李林甫、秦桧、和珅,这三个人都是历史上众所周知的奸臣,但他们同样也有忧国忧民的时候。

  例如李林甫,在他拜相期间,也一直在努力为国家提拔人才,比如唐朝的能相牛仙客,就是他提拔起来的。而且在李林甫入阁拜相期间,也修订、出台了不少利国利民的政策。
  至于秦桧,此人最大的罪名就是以“莫须有”的罪名除掉岳飞,从此落了个万世唾骂的臭名,可是又有多少人知道,其实秦桧最初也是一个力主与金国抗战到底的主战派。
  另外还有和珅,其最大的罪行就是贪污,但在贪污的同时,和珅也经常在为着大清国的未来而感到无比担忧,甚至还发出了无能为力的感慨。
  世间所谓的忠奸,更多的只是人与人之间性情的迥异与处事风格不同而已。
  要知道,世间任何一个人,其身上的优点与缺点,心胸的宽广与狭窄,处事的大度与龌龊是并存的。

  历史上之所以会有忠臣、奸臣之分,绝大多数是因为时势(君王)的不同而产生的结果。
  虽然任何一个朝代,任何一位君主都渴望得到良臣辅政,但当这些有才智的良臣遇到了一个好的制度、好的君主时,他可能会成为一位青史留名、万世敬仰的伟人;但假如一个人遇到了一个坏的制度(或君主需要)时,好人往往也会变成坏人。并最终发展成为一个众人唾骂的奸臣。
  像史学家司马光就曾在《资治通鉴》里对隋唐时期的裴矩留下了这样的评价:“裴矩佞于隋而诤于唐。”
  裴矩是历史上一个忠奸分水岭极为明显的典型,在隋朝当官时,由于隋炀帝爱听奉承话,于是裴矩就千方百计地迎合隋炀帝好大喜功的心思,结果导致国家因连年征战而劳民伤财,最终走向灭亡。然而裴矩在归降唐朝后,当他发现虚心纳谏、从善如流的唐太宗和隋炀帝根本不是同一路人时,裴矩又看准了形势摇身一变,成了常常“犯颜直谏”的诤臣,这是为什么?这个问题很值得我们去好好地思考。

  在奸臣的世界里,只要我们用心揭开其身上的迷雾,然后用自己正确深沉的智慧,用心去判断,我们就有可能深刻地体会到这些人身上的无奈以及其身上闪烁的智慧与亮点,这些亮点,几乎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
  一直以来,笔者有一个愿望,就是希望自己能把中国历朝历代的奸臣全给写写。这些奸臣,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鲜明特点,但愿我能用我的拙笔,写出他们身上的特点。
  但笔者知道,这是一个巨坑,只能写一步算一步。(幸好直到目前为止,笔者已经完成了二十多万字了。)再者,由于笔者的知识水平有限,其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错漏,希望朋友能给予指正,宽容。
  假如你读了笔者写的奸臣系列,能从中感触甚至感悟到一些东西来,笔者的目的算是达到。
  就从这里(唐朝奸臣系列)开始出发吧。

  如果能得到大家的鼓励,我会力争一路写下去……
  谢谢大家!
  ~~~~~~~~~~~~~~~~~~~~~~~~
  唐朝奸臣系列人物主要参考书籍:
  《旧唐书》
  《新唐书》

  《资治通鉴》
  《通鉴纪事本末》.柏杨版
  《大唐六典》
  《通典》
  《唐会要》

  《唐律疏议》
  《蒙曼说唐》系列
  《孟宪实讲唐史》
  《中国奸臣》
  《中国奸臣的末路大结局》
  《天下无谋》之秘卷八书

  网络搜索共享资源
  日期:2012-06-23 07:21:54
  【0】【1】【*】【*】【74】【】【】【】【】
  【随缘侃史】笑里藏刀李义府
  文/一切随缘
  李义府简介:

  姓名:李义府
  字:不详
  外号:李猫、人猫,来李。(由于才学过人,与当时另一同样才高八斗的宰相来济合称为“来李”。)
  籍贯:赢州饶阳(今河北饶阳),但出生于梓州永泰县(今四川省盐亭县永泰乡)
  出身:庶族,爷爷曾当过小县长
  出生时间:大业九年(公元613年,癸酉(鸡)年)这一年,隋炀帝再次出兵征讨高句丽国。
  逝世时间(死因):公元665年,享年53岁,因郁闷而病死在流放到巂州(就是现在的四川卫星发射中心西昌地区)。

  谥号:无
  死后受到的待遇:不详
  一生主要服务过的老板:
  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实际是服务于武则天)
  曾担任过最大的官职:宰相

  性格特点(特长):
  才学过人,阴人无数,成语笑里藏刀就是来源于此人。
  人生主要历程:
  最初被剑南巡道大使李大亮发现,并聘为秘长,后来李义府又被李大亮将带往长安推荐给了御史马周。之后由于其才华被唐太宗赏识而被任命为监察御史,诏侍晋王、太子舍人(相当于帝师),加崇贤馆直学士,兼修国史……可惜在唐太宗逝世后遭到宰相长孙无忌排挤,为了应对长孙无忌的排挤,让自己继续留在首都长安,李义府成了第一个公开站出来支持“废王立武”(废除王皇后,立武则天为新皇后)的官员,武则天与长孙无忌的较量也由此拉开序幕。从此后,李义府跟许敬宗一样,成了武则天手中的一颗重要棋子。

  一生主要政绩(成就):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