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那些事儿》
第22节

作者: 晴雯撕扇2010
收藏本书TXT下载
  “江山满目兴亡”,南京城已经成了一锅粥。
  混乱没有持续太久,主持大局的人终于冒出来了,他就是南京守备勋臣、忻城伯赵之龙。论资历,也只有他能主持大局了。
  赵之龙不负众望,毅然受命于危难之间,当即力挽狂澜,向全城宣布“此土已致大清国大帅”。
  绝倒!
  五月十四日,清军抵达南京,赵之龙率钱谦益、张孙振等大臣出城迎降,弘光政权的京师不攻自破。
  京师失陷,并不代表弘光政权的覆灭,因为朱由崧依然在逃。班师凯旋为时尚早,多铎还需要“宜将剩勇追穷寇”。
  日期:2013-04-21 13:45:57
  逃跑是门技术活

  我一直觉得,逃跑是门相当有技术含量的活儿。能逃跑是本事,能顺利逃跑则需要运气。
  在南明时代,“逃跑帝”惊现江湖之前,所有想跑和正在跑的人都是浮云。
  朱由检没有逃跑的本事,结果找了一棵树自己挂上去了,据说还是歪脖树。朱由崧有本事逃跑,但运气实在太差。
  逃离南京城后,朱由崧一口气跑到一百里开外的太平府(今安徽当涂),投奔驻扎在此的诚意伯刘孔昭。老刘此时心里跟明镜似的,知道朱由崧是块“烫手山芋”,前脚放他进城,清军后脚就能打过来,因此拒绝打开城门。
  喊不开门,朱由崧只有再跑几十里路,赶到芜湖投奔黄得功。
  黄得功本来驻守在扬州附近,后被马士英调过来阻击左梦庚的叛军,刚打了一次大胜仗。左梦庚落败撤退,不久后胁持袁继咸向清军投降。跟着左梦庚投降的还有一员猛将,名叫金声桓。此人投降后任江西总兵,用了不到五个月的时间便率军闯遍江西。除了最南部的赣州、南安两府以外,江西十一府全部沦陷,具体的情况以后再说。
  此时,黄得功还不知道南京到底怎么回事。见到灰头土脸的朱由崧,黄得功既惊诧又茫然,劈头盖脸就先把朱由崧训了一通:“陛下死守京城,臣等犹可借势作事,奈何听奸人之言轻出,进退将何所据!此陛下自误,非臣等负陛下也。”
  黄得功气得要吐血,朱由崧倒是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反正逃也逃了,想回也回不去了,你看着办吧!

  还能怎么办?继续跑啊!
  黄得功想带着朱由崧逃往杭州,但还没来得及成行,清军便在两天之后追到了芜湖。
  清军本来不会这么快,虽然已经得知朱由崧逃往芜湖方向,但问题出来了:路怎么走?要知道,清军大老远从北方赶来,对江南人生地不熟,光按着地图追,就算不迷路,也得走上好几天。等你大军开到,朱由崧早跑没影了。
  就在多铎一筹莫展的时候,已经投降清军的刘良佐自告奋勇做向导,带着清军一路杀到芜湖,朱由崧实在没有逃跑的运气。

  事实证明,敌人往往并不可怕,最可怕也最可恨的是内奸!五月十六日,刘良佐率兵攻打芜湖,兵力处于劣势的黄得功受重伤后自刎,黄得功手下的田雄、马得功胁持朱由崧向清军投降。
  五月二十五日,弘光皇帝朱由崧乘坐“无幔小轿”,“首蒙包,身衣蓝布衣,以油扇掩面”,在刘良佐的“护送”下回到南京城,向多铎乞降。
  几天后,准塔率领的东路军占领淮安。通过不断向朝廷要钱,兵力已扩充至二十三万之众的刘泽清部四处流窜,两个月后向清军投降,长江以北传檄而定。
  杭州失陷
  相对于朱由崧而言,马士英的运气明显要好很多。
  得知朱由崧率先逃跑后,马士英也带着邹太后向杭州方向逃窜。(东林党为了攻讦马士英,一口咬定太后是马士英母亲假扮的。)一路跑到广德,马士英也遭遇了朱由崧投奔太平府时的状况——广德知州赵景和“闭城不纳”。朱由崧进不了太平府,只有继续跑路,马士英可没有这么好的脾气,带着军队就攻城,把赵景和一刀给剁了,在广德城大掠一番之后,再继续跑路。

  有了在广德大施淫威的经历,马士英再没有遇到什么麻烦,经安吉一路狂奔,于五月二十二日抵达杭州,得到驻守在杭州的潞王朱常淓、浙江巡抚张秉贞等人的“热烈欢迎”。
  几天后,阮大铖、朱大典、方国安等人从芜湖逃到杭州,向马士英报告了弘光皇帝被俘、黄得功战死的消息。
  马士英凌乱了,原本还指望朱由崧凭借黄得功“东山再起”,再不济也该逃往杭州才是,没想到一个被俘、一个战死,真有你们的!
  事情到了这一步,再咒骂朱由崧是白痴、黄得功是饭桶也无济于事,马士英必须考虑,接下来该怎么办。
  怎么办?照过去方针办!——北京丢了南京顶,南京丢了杭州顶,皇上没了,咱们再选一个就是!
  相比于去年把南京搞得乌烟瘴气的“选嗣总决赛”,这一次“换届”显然要顺利得多。首先,无论地理位置还是皇室血统,最靠谱的人选只有潞王朱常淓。其次,马士英已经大权在握,没有政治对手能够与之相抗衡。最后,潞王正是东林党当年中意的对象,能堵住这些“鸟人”的嘴。
  总之,潞王朱常淓是“众望所归”,连走“等额选举”的过场都不需要。由于弘光皇帝还活着,按以往惯例,先就“监国”位,等接到朱由崧的死讯再“转正”。别着急,反正也是迟早的事。
  看似毫无悬念的事情,却在最关键的一环掉了链子——朱常淓本人不干!
  朱常淓的态度很坚决:当初在南京把我刷下来,现在怎么想到我了?好日子都让朱由崧过完了,末了末了把我架火上烤,没门!
  任凭别人好说歹说,朱常淓说不干就不干,没得商量!
  马士英凌乱了,整个杭州城都凌乱了——什么世道,找人做皇帝都这么难!
  最后,马士英忽悠邹太后下达懿旨,好言劝慰,朱常淓这才勉为其难地答应了。
  弘光元年(1645年)六月初八,潞王朱常淓哭丧着脸,在杭州就监国位。浙江巡抚张秉贞升任兵部尚书,计划在千秋岭、独松关、四安、平望等处组织防御。

  朱常淓一上台,东林党就来劲了。次日,黄道周上疏,认为江南“地盘尚广、义兵可用”,建议朱常淓一步到位做皇帝,高举抗清旗帜,“使群臣百官有所瞻依”。
  黄道周的动议让朱常淓哭笑不得:做个监国已经很给你们面子了,怎么还得寸进尺、不依不饶呢?
  尽管装模作样地组织兵力防守,朱常淓、马士英的骨子里还是想议和,熬得一天是一天。既然如此,当前的第一要务就不是搞防守,而是找到跟清军议和的合适人选。当时,曾经北上议和的内奸陈洪范也逃到了杭州,到处招摇撞骗,大肆吹嘘自己北上的“光辉历史”。
  得!就是你了!
  陈洪范是什么货色,马士英当然心知肚明。但是,在己方已被逼入绝境的情况下跟清军议和,像左懋第那样威武不屈肯定是不行的。要想谈判成功,只能让没脸没皮的陈洪范出马!

  清军的“卧底”陈洪范再一次跟清军谈判,马士英拿出了具体的方针:割让江南四郡(指长沙、武陵、零陵、桂阳,基本上相当于今湖南省全境),大家相安无事。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