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那些事儿》
第31节

作者: 晴雯撕扇2010
收藏本书TXT下载

  九月初五,丁魁楚亲自抵达梧州,部署向桂林发动进攻。奇怪的是,丁魁楚尚未出动,朱亨嘉已经成了阶下囚。
  原来,朱亨嘉逃回桂林后,放出瞿式耜,天真地想让他帮自己守城。结果瞿式耜不但不守城,还趁机策反了杨国威的部将焦琏,一举擒获杨国威、顾奕。八月二十五日,瞿式耜率兵攻入靖江王府,活捉了朱亨嘉。
  十月下旬,朱亨嘉被押往肇庆,次年二月抵达福州,遭隆武皇帝幽禁,四月被暗杀。问鼎天下的美梦,只有到天国去做了。
  日期:2013-05-01 21:40:23

  第八章 困境
  生不逢时
  遇到朱以海、朱亨嘉这两个“愣头青”,朱聿键难免有“生不逢时”之感。所幸广西的那个二愣子挂了,浙江的那个虽然继续愣,但除了让郑芝龙发点牢骚以外,对福州政权没有构成什么实质上的威胁。
  朱聿键真正的麻烦,还是在福州政权内部。
  蹲大狱的经历,对朱聿键而言实在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造就了朱聿键坚忍不拔、励精图治的性格,也塑造了他安贫若素、艰苦奋斗的品德。清代史学家徐鼒在《小腆纪年附考》中,对朱聿键有一句比较中肯的评价:“王少遭患难,慨然以复仇雪耻为务,布衣蔬食,不御酒食”
  。
  但另一方面,常年蹲大狱也让朱聿键当政面临着一个先天的缺陷——与文臣武将相当生疏。一朝天子一朝臣,古往今来都是金科玉律。作为南明政权的最高当政者,刚出大狱的朱聿键对官场两眼一抹黑,这个局面就相当被动了。
  当然,不是朱聿键不懂得招揽人才,而是常年与世隔绝,拉帮结派这种活,实在是心有余而身不给力。别说混脸熟了,就连拉几个“狱友关系”都是痴心妄想。朱聿键第一次坐牢,跟他爹做“狱友”,结果自己倒是重获自由,爹死牢里了。第二次坐牢更惨,一个人住单间,连“狱友”都没有(一般人也进不了凤阳高墙)。
  没有下级,就得现招,所以朱聿键广纳人才。只要是个人,愿意跟着我抗清,照单全收,包吃包住还发工钱。(只有马士英名声太臭,没要成。)
  朱聿键任命内阁大学士,一下就整出三十多人(一说二十多人)的内阁,看上去挺人才济济的,但由于没有至关重要的“票拟权”(也就是决策权),绝大多数纯属摆设。
  不是群臣不想抓权,而是大权早就被朱聿键一人给抓了。(凡有批答,皆上亲为之。)当然,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谁放心把大权交给一个临时拼凑起来的班子?更何况朱聿键常年蹲大狱,跟很多人还是第一次打交道,不放心是很正常的。
  于是,隆武朝廷的内阁大学士成了一群“参议员”,光发言,不决策。其实这也不是什么坏事,至少效率比较高。如果什么事情都要交给一个二三十人的内阁讨论,看法比较一致的还好办,遇到分歧大一点的,从早吵到晚都吵不出什么结果,大家回家睡一觉,养好精神第二天继续吵。一两次还行,长此以往的话,朱聿键要么抑郁,要么抓狂。

  说完“中央”,再来看地方。
  隆武政权的建立,得到江南大部分地区的广泛响应。不过,响应不等于支持,口头上的支持更不等于行动上的支持。尽管江南大部分“非敌占区”纷纷响应,声称接受隆武政权领导,但能够保证“政令军令畅通”的,其实没多少地盘。
  云南、贵州此时天高皇帝远,还要再等几年才能登上南明的舞台,现在只说其他的几个。
  朱聿键所在的福建是郑芝龙、郑鸿逵的势力范围,两广是丁魁楚的地盘,湖南又有一个何腾蛟。这几只“地头蛇”,才真正让朱聿键感到束手无策、生不逢时。
  一扒拉下来,留给朱聿键发号施令的,只有小半个江西(赣州、南安两府),至少江西总督万元吉比较听指挥,另外,两广的丁魁楚也算稍微好一点。
  丁魁楚,河南永城(今河南商丘,与归德府县同城)人,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进士,历任户部右侍郎、河北巡抚。崇祯九年(1636年),阿济格率清军突袭延庆、昌平等地,侵掠北京,时任河北巡抚的丁魁楚以失职罪,被崇祯皇帝罢官流放。两年后,丁魁楚交纳饷银获释,回到老家永城。
  丁魁楚赋闲期间,永城发生了刘超叛乱事件,丁魁楚抓住机会,协助前来镇压的凤阳总督马士英,一举平定叛乱。丁魁楚得到朝廷重新启用,担任河南湖广总督加兵部尚书衔。
  北京失陷后,丁魁楚凭借与马士英的关系,投靠了弘光政权。丁魁楚以前管着河南、湖广(今湖北、湖南两省),但由于河南被清军占了,湖广又干不过左良玉,只能“委屈”一下,担任两广总督。

  隆武政权一建立,丁魁楚携两广官员率先响应,深得朱聿键的欢心。就这样红口白牙表个态,丁魁楚不仅继续留任两广总督,还从福州讨了一大笔赏赐,赚得盆满钵满。
  几十年的宦海生涯,丁魁楚早锤炼成了十足的投机分子、老油条。此人讨封赏的时候比谁都精,接任务的时候就装傻充愣。朱聿键刚开始挺高兴,认为丁魁楚是“深明大义”,后来就发现这人相当不地道,只拿钱不听命,但也拿他没办法。
  日期:2013-05-03 18:49:07
  溶贼、限贼

  丁魁楚不过是做惯了“土皇帝”,虽不听指挥,倒也不怎么顶牛,但湖南的“土皇帝”何腾蛟可就没这么单纯了。
  何腾蛟(1592~1649),字云从,贵州黎平人,天启元年(1621年)贵州乡试举人,历任南阳知县、兵部员外郎等职。崇祯十六年(1643年)冬,何腾蛟升任右佥都御史、湖广巡抚(代理),协助左良玉镇守武昌。
  弘光时期,左良玉起兵叛乱,何腾蛟被威逼同行。但是,何腾蛟坚决反对与朝廷为敌。大军尚未抵达九江,何腾蛟便跳江逃走,经宁州(今江西修水)、浏阳辗转来到长沙,号集堵胤锡、傅上瑞、章旷等部属,又招抚了黄朝宣等地方势力(其实就是“山匪”),逐渐在湖南坐大。
  何腾蛟不愿意跟左良玉瞎起哄,而是在湖南优哉游哉地做起了“土皇帝”,但不久就遇到了麻烦,这个麻烦来自李自成的大顺军。
  前面说过,李自成率残部进抵襄阳,吓跑了左良玉。接下来,李自成并未进入武昌,而是继续向江西鄱阳湖地区逃窜。五月初,李自成在九宫山一带(还有一种说法是罗公山)神秘失踪。
  李自成失踪后,大顺军残部乱成了一锅粥。当时,跟随李自成向南逃窜的有泽侯田见秀、绵侯袁宗第、磁侯刘芳亮、光山伯刘体纯、太平伯吴汝义,还有一般将领郝摇旗(后赐名郝永忠)、王进才、牛万才等。这些人各带一支人马,互相不买账。从五月开始,大顺军残部纷纷逃窜到湖南平江、浏阳地区。

  在担任南阳知县时,何腾蛟就跟“流贼”打过交道。当年的何腾蛟跟陈子龙一样,对“流贼”采取剿抚并用的方针,甚至单枪匹马前往招降,协助河南巡抚陈必谦平定了暴乱。何腾蛟的能力得到朝廷的赏识,将他从地方上调中央,担任兵部员外郎。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