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笔下的宋朝》
第33节

作者: 薄暮洲
收藏本书TXT下载
  郭威还在为冯道不去迎降而疑惑。在他看来,冯道这个人是配得上“有奶便是娘”这句话的。冯道的种种履历,都证实了此人就是一个擅长见风使舵的不忠之徒,所以郭威兵临城下的时候才会如此的自信。但冯道这次却偏偏没出城去迎接他。此时此刻,估计郭威先生还真想问冯道一句:“冯道,难道你断奶了?”
  事实证明,郭威先生是非常想做冯道下一个奶妈的,也证明了郭威先生在短短三年的时间里就被吸干了。也许他也没能逃过冯道的克主之命。
  冯道依旧不说话。
  郭威如梦初醒,这时候才明白冯道在干什么。郭威为什么能明白,原因很简单,因为他是聪明人,冯道也是。聪明人与聪明人之间的谈话是不必用嘴巴说的,只要用眼神和面部表情进行交流就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练过千里传音功的除外)。
  那冯道到底在干什么呢?两个字——暗示。
  冯道给郭威的暗示是——你现在还不配当皇帝,所以我不会去迎接你。
  至于其中的原因,我来为大家破译一下。
  在这里我会将冯道的暗语说得白话一点,请大家不要介意。
  ——你郭威是以“清君侧”为口号进开封的,名义上只是过来帮忙铲除乱党,这是做臣子应尽的职责,但你居然还痴心妄想地要拿皇位做酬劳的话,你趁早回去做梦吧。这已是言不正。还有,当今皇帝并未有重大过失,也并未惹得民怨沸腾,只不过是想杀了你郭威这个臣子。自古以来,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可是你居然活生生站在这,还把皇帝连累死了,你的言顺之说,从何谈起?你名不正言不顺的,还想做登大宝,这是痴人说梦。

  郭威用他的智慧很快读懂了这一个暗示。他恍然大悟,明白了自己要当皇帝,还缺乏一个正当的名义,如果没有这个名义,他要登上大位是非常困难的。纵然登上了大位,他的江山也将会变得动荡不安。
  他看着眼前的冯道,眼神中充满了感激。
  他像以往一样屈膝,向冯道下拜。
  冯道会意地看着眼前这位新生的强者,受之如往常。
  刘崇
  郭威拜别了冯道,顺着冯道的暗示,开始了制定夺取刘氏江山的全盘计划。虽然亲人的惨死令他悲痛万分,但是时机他只允许自己短暂地悲痛一番,他还有更长的路去走。而且时机只有一次,他不能意气用事。
  他只能把这万分悲痛转化为自己前进的动力,这样才能证明他是一个真正的强者。
  强者总是要比寻常人特别一些的。郭威就是这样一个强者。
  他很快看清楚了目前的形势——后汉那些顽固的大臣们并不愿支持他当皇帝。由于郭威搞清君侧搞得太过分了,最后居然成了造反活动,搞得连原本被排除在外的刘承佑也不幸被一起清理掉了,郭威成了反贼,想当皇帝,必须有一个名正言顺的理由。
  但是郭威目前担心的并不是这个问题,没有理由是可以编的,在人类发达的大脑面前,一个小小的理由根本不成问题。郭威目前最担心的是一个障碍,一颗钉子,在制造出一个名正言顺的登基理由之前,他必须先稳住的一个对他威胁最大的人。
  这个人就是河东节度使、刘知远的弟弟刘崇。

  948年,刘知远去世、郭威掌握后汉的兵权之时,身在河东的刘崇便已开始了他的准备。刘崇的判官郑珙告诉他,郭威掌握兵权,将来一定会出大事,现在应该提早做准备。
  事实证明,郑珙可以有成为预言家深厚潜质,他的判断非常准确,郭威果然如他所料的起兵造反了。身在今天的我们应该庆幸郑珙这样的人没有继续预言下去,不然世界末日都得提前到来。
  刘崇听信了郑珙的意见,开始大搞地下活动。他的地下活动主要有:停止上交赋税,搜罗人才,招兵买马。
  这很像是在为造反在做筹备,在天子的眼皮底下敢干这种事无疑是要掉脑袋的。但刘崇同志并不怕。他有足够雄厚的资本不让他的头和他的脖子闹离婚。他的资本是:地势险要的地盘、强兵壮马、自给自足的十州赋税。

  说句老实话,刘崇同志自己搞独立当皇帝也不成问题。而后来的事实证明他还真这样做了,而且让他的国家撑了二十八年。
  这样的人不能不让郭威感到十分地觊觎。为了能顺利当皇帝,这个人必须要稳住。郭威知道,如果这个人一旦有什么大的举动,他的一切努力很可能会付诸东流。
  郭威决定好好应付这个人,必须要像伺候大爷一样的伺候他才行,不能有一丝马虎。
  日期:2013-05-06 23:14:12
  郭威的行动

  凡是人其身上必会有缺陷,只有找到了这个缺陷,你就能利用他对付这个人。
  刘崇身上的缺陷还明显。他身体的各个器官都还很好,四肢也不残缺,吃喝嫖赌抽,哪一样他都能消受得起。他唯一的缺陷就出在他的脑子——弱智。用民间的常用的说法就是——你这个人啊,真是蠢得拉猪屎。
  这种人无疑是郭威很喜欢对付的。因为郭威是一个智者,跟这种人一比较下来,真是信心倍增。
  郭威决定采用他的老战术——麻痹。他相信刘崇一定非常喜欢吃这一套的,而且一定会被麻痹得毫无知觉,就像搞无痛人流一样。

  于是郭威先找到了一个女人,和她搞一次交涉。这个女人是一个很命苦的女人,由于刘承佑的死去,她再度被推上政治舞台。她就是那位李太后。相信如果给她算上一卦的话,卦象一定会显示三个字——白虎星。看她又死夫、又丧子的。所以这就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同志们,路边的野花不要乱采啊!
  郭威和李太后的交涉很快达成了一致意见,双方都没有什么异议。郭威采取交涉方式很特别——先坐下来谈话交涉,如果实在不行就拿把刀架到对方脖子上搞威胁。
  这种方式很奏效,双方达成的一致意见是——立刘崇的儿子刘赟为新皇帝,即刻请到京城来继位。
  这就是郭威的麻痹战术,也就是所谓的缓兵之计。
  刘崇很快中了招。收到这个消息,他感到万分高兴,儿子就要当皇帝了,而自己就是太上皇了——这怎能不让他拼了老命也要高兴一番?
  相信郭威的这个伎俩一百个人之中有九十九个都不会相信。但是刘崇先生很不幸地撞到了牛角尖上,而且把牛都给撞死了——他就是那唯一相信的一个,完全没有意识到这是郭威的缓兵之计。
  关于郭威使缓兵之计的目的,刘崇身边的一个足智多谋的人对此说得非常清楚,但是此人也是非常不幸。因为刘崇对郭威抱着绝对的相信,而且此时是万分的高兴。他竟然在此时道出郭威的真实意图,大大扫了刘崇的兴致。
  刘崇对待打破他美好幻想的人通常会用一种手段——拖出去砍了。所以,向刘崇进良言的这个人遭遇非常不幸,刚说完这句就死掉了。
  这个人就是太原的少尹李骧。
  李骧同志的遗言是这样的——郭威起兵杀了皇帝,决不会甘心屈居人下,更不会立刘氏的后代当皇帝。我们现在立即出兵,下太行、控孟律,陈兵于汴,观时局变化。这样或许公子尚能坐得帝位,到那时再罢兵也不为晚。
  这是一条无可挑剔的好计谋,可以作为李骧的绝唱存在。
  为了替李骧先生估量这条计谋的价值,我特意去了翻了地图,发现如果刘崇调动大军,按照李骧的计策去布防,控制住孟津(今河南洛阳境内),利用孟津险要的地势,逼近开封,加上徐州的刘赟屯兵南边,再联络败退回兖州的慕容彦超屯兵西边,这样开封基本上就会被围得像死城一般。那时郭威能做的就只剩下到北边的滔滔黄河去投河自杀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