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所说的是一段“国破山河在”故事。
一部讲述战争、国家危难的历史小说,当然要添加侠客!这时候该是他们为国效力的时候!每个人的人品要在这时候受到考验。
我写《丹心遗恨》,里面的侠客,只是有我们常人没有的功夫,但是他们也是茫茫众生里的一员,也要面对人生的各种苦痛、无奈。他们和我们一样,要和命运抗争。
我赏识的是诚恳的眼神,热血,真实的功夫,愈挫愈勇的战士。
我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武侠迷。我是真看武学书籍的。
希望和你分享我的感受。
第壹章 邂逅三门寺
且说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兵不血刃得后周,北取,南灭后蜀,统一天下,建立宋朝。于民休养生息,鼓励农桑,改良农具,优种轻赋,轻徭薄役。从宋太祖至宋钦宗靖康历时九朝,中国无兵祸战乱一百六十七年。太平日久,真是“班白之老,不识干戈”。民生由此达至鼎盛——“麦行千里不见土,连山没云皆种黍”、“稻穗登场谷满车,家家鸡犬更桑麻”。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追忆都城东京汴梁昔日的昌盛繁华:“时节相次,各有欢赏。灯霄月夕,雪际花时,乞巧登高,教池游苑。举目则青楼画阁,绣户珠帘。雕车竟驻于天街,宝马争驰于御路。金翠耀目,罗绮飘香。新声巧笑于柳陌花衢,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八荒争辏,万国咸通。集四海之珍奇,皆归市易,会寰区之异味,悉在庖厨。花光满路,何限春游;箫鼓喧空,几家夜宴。”当时天下除东京汴梁外,江南又有益州、扬州、杭州、明州、湖州等地,人烟繁阜,真是集天下富贵,为人间天堂。
然内则平和,外患不断。宋国边陲东有契丹辽国、西有党项夏国,交兵近百年。之后,又有女真金国兴起。金灭辽后,见宋国无能且富贵以极,遂兴兵南下,一路攻到宋国都京汴梁(今河南开封),拘走宋国的两个皇帝徽宗和钦宗、所有的后宫嫔妃、宋氏宗族、宫人、工匠、伎艺三千人及无数金银、绢帛、书籍、画册、乐器、古器、天下各州县图志及百姓。这便是史上得“靖康之耻”。北宋就此而亡。
唯一逃过此劫的宋皇室只有徽宗第九子康王赵构和宋哲宗废后元佑皇后孟氏。康王赵构在应天府登基称帝,史为南宋开国君主高宗。此后宋国对金,被逼无奈时便开战,稍可松懈就求和。在忽“和”忽“战”中打了多年的仗。靖康之乱后,原居北地的达官商贾纷纷携巨资钱财避祸江南,十多年来的太平岁月,让江南迅速异常兴旺繁华起来。
日期:2013-06-27 08:47:21
绍兴年间开春的一日,长江北岸有一队人马,赶着一溜骡马车,逶迤西来,要赶往蕲州龙坪镇。前面为首一人,骑着一匹白马,手提一杆錾金枪。此人名唤邵邛,三十来岁年纪,是京东东路密州人氏。时候已是中午,一行人将车马置在路边,生起柴火烧热水围坐在一吃些干粮歇息。
有个年轻女孩儿,独自坐在离他们不远处的一块石头上,手里抱着个小包袱,也掏出个干馒头吃起来。这时天气尚冷,风很大,那女孩儿不禁缩头拱背的,抱紧了包袱。
邵邛一连好两天看见那女孩儿。那女孩儿一路跟着过来,时隐时现,却是不离不弃,他们打尖时她也吃东西。邵邛早就留心上了,怕那女孩儿是和路匪一路的,装扮成民女沿途尾随刺探。行路以来都是平地,前面远远望见有山峦起伏出现。正是路匪打劫夺财的好去处。
那女孩儿三口两口把手里的干馒头吃完,跳起身来,拍拍身上的尘土,东走走西逛逛。神情悠闲。邵邛见那女孩儿站起来身量颇高,穿着半旧不新的细布衣裳,看她走路,脚步极轻。度其举止,不似寻常乡间民女。忽见那姑娘回头往这边看了一眼,快步朝小树林子里走去。
邵邛心头就是一跳,于是让带来的随从下令家丁严密守护。不多时候,那姑娘又出来了,看看邵邛他们还没走,像松了一口气,便又坐下来。抱着包袱东瞅西望。邵邛想了一想,远远地招呼那女孩儿道:“姑娘,你过来。”那女孩儿只顾看着远处出神。邵邛便走过去,又喊她,那女孩儿方才抬头,朝周围看了看,见两边无人,才知晓是喊自己,见了邵邛过来,颇有些惊慌,提着包袱站起来。
邵邛见那女孩儿不过十六七岁,一张雪白的脸儿,被冷风吹得红朴朴的,眉毛如墨画一般,眼光神情,朴实稚气,——这等神情决不能伪装做作出来。邵邛放下一半的心,便招呼那女孩儿,道:“姑娘,过来一起吃饭吧。”
那女孩儿极腼腆,摇头道:“我吃过了。”
“那就过来喝口热汤吧。路途辛苦,大家都是一家人,不必客气。”邵邛道,一面让她。那女孩就跟着过来了。邵邛亲手倒了一碗热汤,递给那女孩儿,那女孩儿感激地接过来,道了谢,很斯文地先喝了一口,便一口接一口很快喝起来。
邵邛问:“姑娘,你要去哪里?”
那女孩儿道:“我想去襄阳。”
邵邛诧异道:“你怎么去那里!又一个人单独行走!是走亲戚还是看朋友?”
那姑娘犹豫了一下,道:“看亲戚。”
邵邛道:“那里现在正大乱着,你一个小姑娘可去不得。”
那姑娘抬头道:“我听说朝廷有兵马攻打蔡陈一带?”
邵邛听这姑娘忽然说出这样的话来,不觉一愣,道:“这话是不错,只是这是两三个月前的事了,朝廷的兵马一度深入,可惜粮草不济,只得又回来了。岳少保的兵马都从襄阳回调到江州去了。那里现在只有王彦八字军的兵马,也不在襄阳。襄阳还在伪齐手里。”那姑娘闻言,不由大失所望。
邵邛又问:“姑娘,你姓什么?”
那姑娘想了好一会儿才道:“姓李。”
“木子李?”
“是。”
“叫什么?”
那姑娘又犹豫了好一会儿才道:“李悦。”
邵邛道:“李姑娘。你家是哪里人?”
那姑娘道:“我家里原来是相州人,如今全家迁到江州。”
邵邛见那姑娘言谈不俗,是有学问的人。却老实无知,待人毫无戒心,像是从未出过远门,——问她什么答什么,不知道回避。不过问到要害之处,却又闪烁其辞。邵邛心里奇怪,见她孤身一人,甚不放心,便像东边一指,道:“我们是从密州过来的,要往南边去。如今我母亲、弟妹都住在蘄州龙坪镇上——前面不远处就到了。——襄阳你是无论如何一定不能去的,那里世道很乱,李成和孔彦舟的贼匪,说不定哪一天就来,我们一路过来就听人说,还有好些股游寇乱军,在鄂州、黄州、蘄州以北到处抢掠,随便杀人。”
那姑娘听邵邛所言,并不害怕,道:“我不怕,我会功夫的。”
邵邛指指众人道:“姑娘,你没见我们,也是会功夫的,还不是带着兵刃,成群结伙地一起走!”
邵邛手下的人都扬扬了手里的兵刃。邵邛道:“再说,你就是不碰见游寇,那边人早逃光了,走上一两天,可能连口饭都吃不到。”问李悦:“你会骑马吗?”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