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天堂最近——介于牛A与牛C的西藏生活》
第29节

作者: 谯羽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1-08-05 20:57:57

  先说吃,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从古到今,人们都在吃上下足了功夫,吃的文化可以说是博大精深,被一代代的大师演绎得缤纷华彩,就说中国声名远播的八大菜系,每一个菜系都可以做成一门学问。但我在藏家,发现吃原来不需要讲究,他只是具有一个功能,把肚子填饱,这也是最原始的功能,泱泱几千年,对于他们,这个理论没有改变过。就拿牛肉来说,内地不下于有五十种做法,但在他们眼里,就只有生吃和熟吃的区别,味道他们压根都不会去奢求,连想都没想过。我虽然也不讲究吃,但起码我还知道方便面味道要好于糌粑,二者择其一,我定选方便面,他们却相反,因为他们连绝大部分连方便面都没见过,何谈吃!

  再说住,这也是当下我国最流行的话题,在藏家,我对这个是深有体会,因为我整整一周都在尴尬中度过,七个晚上有五个晚上都是和村民住在一个帐篷里,有五口人,也有七口人的,我好歹是一个男人,还是一个年轻的男人,和少女少丨妇丨住在一个房子里,成何体统,但我只有漠然,不是我想占便宜,实在是我办法。我不可能一个人又去外面和大地亲密接触,那廖烈的寒风不是几个人能受的了的,再说,那也是对村民最大的不尊重。这就是现实,当我们很多人在追求“别墅”“电梯房”“花园洋房”时,他们还在群居,最古老的群居,只是头上多了顶遮风挡雨的帐篷。

  最后说行,李白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诗句,但如果他能来到卡沙,他一定会感概,“藏地之难于蜀道,实乃天授也”,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缺氧。那曲的海拔平均就在4500米,而卡沙的海拨平均在5400米,含氧量只有内地的百分之40左右,内地呼吸两次,这里要呼吸五次,才能获得相同的氧气,这就导致了心脏所承受的压力增大,供血会不足,人体的各种机能就会下降,在这里行走,就算是空手,也相当于在内地负重30公斤。如果爬山,就更糟糕了,负重会超出三十公很多,这放在谁身上都难受,我是深有体会。

  如此的恶劣的生活环境,应该出现颓废的生活面貌,但我在卡沙村的村民脸上没有看到,他们的乐观好像是天生的,能歌善舞的他们,时常出现被风霜所定格的笑容,让我印象深刻,我不明白,他们的淡然,他们的超脱,他们的乐观、善良从何而来,这像是一个结,将我的心牢牢栓住,直到我遇见了桑吉活佛。
日期:2011-08-18 22:35:28

  桑吉活佛个子不高,圆脸大耳,他见到我时虽然没有笑容,但我却能感觉到那份慈祥,让人有一种入定的感觉,我还是第一次有这种特殊的感觉,无法理解,更不能解释。
  “打卡哇撒(你好)”
  桑吉活佛双手合十,我也入乡随俗,合着双手说道:
  “阿弥陀佛”

  “年轻人,与佛有缘啊”
  “与佛有缘!”
  我没听错吧,就我这个造型,恶字挂嘴边的人,还与佛有缘?我不知道桑吉活佛是不是随便说说,我母亲信佛,小时候我顶多会去陪她去烧香,难道这也算与佛有缘。
  “请进!”
  没等我细想,桑吉活佛把我们领进了禅房内。
  桑吉活佛的禅房和内地方丈的禅房大体差不多,只是背后的供奉的释迦牟尼像有些不一样,偏向女性化,上面有很多西藏的本地符号,当然,我是看不懂的。
  “活佛,这一向身体还好吗 ?”
  显然和活佛很熟,说话也随便很多。
  “托莲花生大师的福,还好,你阿爸身体还好吧?”
  “还好!”
  ……
  活佛和 一直用藏语说话,简单的,我还听得懂,但随着话题的深入,我就懵了,我的藏语水平毕竟不高,虽说我是语言天才,但那也得要时间,何况藏语也是一个独立的语系,里面的词规词条还是很费脑筋的。

  既然听不懂,我就索性观察起释迦牟尼像来,唐卡上的释迦牟尼虽然没有表情,但他的眼神却传递着一种难以捉摸的神气,和耶稣不同,他要祥和得多。
  “年轻人,你心中有疑惑?”
  活佛不知什么时候把目光瞄向了我,他用的是普通话,字正腔圆,普通话比我还标准,这让我吃惊不小。
  “不瞒大师,我心中却是存在一个疑惑,就是人为什么而活的问题,人到底该有什么样的追求?”
  这个问题在拉萨的医院是时我曾经想过,但我没有想通,我的智商和阅历决定了我不可能搞懂这么深奥的问题,这次有机会一吐心中疑惑,我肯定不会放过。
  活佛听了我的话,站了起来,他走出了禅房,我也跟了出去,活佛看了看对面的雪山,对着我说道:

  “你看对面有什么?”
  “雪山啊,”
  我毫不怀疑,甘亚寺坐落在半山腰,它的对面是高耸入云的岗斯山主峰,可能是受全球变暖影响,它的雪线在上升,
  “你说错了”
  “错了!”
  我瞪大了眼睛,又仔细看了看对面,还是雪山啊!
  “雪山总会消融,世间万物永没有不变之理,你此时看到的只是一个表象,在下一时又是另一个表象,人世间就是被太多的表象所迷惑,所不能自拔”
  “活佛,你的意思是不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活佛转过头,看了我半响,说道:

  “万般皆空,你能意识到这点,你慧根不浅啊!”
  万般皆空,我想我不是意识到的,而是我压根就没去想过这个问题,泱泱大世就没有我想去追求的东西,我还是相信“混”字哲学,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和佛学有联系。
  “活佛,既然万般皆空,那人活着还有什么意思,正如那些千里朝拜的人,苦行还有什么作用?”
  “空纳万物,年轻人!”
  活佛拍了拍我的肩膀,淡淡的笑了笑,走进了禅房。

  “空纳万物”
  我仔细咀嚼这四个字眼,有所获,却又说不上来,我本想向活佛问个究竟,但还是忍住了,出家人都喜欢打禅语,讲求“悟”,我知道强求无益。
  从山腰到山脚,我不止一次回头,甘亚寺不大,也不宏伟壮观,但它却能巧妙的和周围融为一体,它的静谧与安详,仿佛在传达一种信息,本自然而存!这也许就是我的悟,我仿佛明白了村民脸上所体现的那种安详,我又想到了释迦牟尼,想到了那双眼睛……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