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上假处长的日子(真实再现当下的官场生态)》
第47节作者:
龙门大叔 日期:2012-08-04 20:50:04
第四十节较量
上面下来一纸调令,淡州的市长被调走了。这件事事前毫无征兆,慢说我不知道,恐怕刘云这个层次的官员也是不知道的。
市长一走,给人们留下了无限的遐想。因为市长走了,市长的位置就空出来了,位置空出来了当然得有人上,那么谁来上就成了民间组织部最热衷做的事了。有说市委副书记关响应的,有说常务副市长李方中的,有说组织部长马宇明的,有说政协主席余秋燕的,也有说上头空降来的,说什么的都有,说什么的都能摆出个一二三四点让你信服的理由。不过,不管最终是谁上,那么,这个谁无疑是个有能者。淡州这个地方在江东省排位属于中不溜秋的,经济发展中等偏下,几乎没有什么大的企业,可值一提的就是生态,前几年全淡州各县市都被评为全国的生态县市,由于没有工业污染,淡州至今还保持着一片青山绿水,绝对是个宜居养人的好地方。淡州虽不是很有钱,但却是从政升官的风水宝地,这是有据可查的,就拿淡州最近的几任书记来说,一任现官至省委常委、组织部长,一任省委常委、宣传部长,一任江东省会市委书记,也是
省委常委,还有一任现任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四任书记全部身居江东省党政要职,只有其间一任书记稍微差点,担任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不过,这在整个江东省地级市来说,就这么几年的时间,也算是个奇迹了。所以,在江东省来说,虽说淡州财政状况不咋样,但是还是有很多人愿意到淡州来接点地气的。
话说回来,关于市长的人选,我倒有些自己的看法。姑且把这当作一道题,现用排除法解解题。选项一用政协主席余秋燕,我觉得可能性很小,首先余秋燕原是市委副书记,后升任为政协主席的,她没什么政府工作经验,尤其在是重GDP的今天,不懂经济无疑是她的大短板,况且,按如今组织部门用人的习惯,调入政协基本就是让你养养老了,再重用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当然,并不是说没有起用的先例,放眼全国,从政协位置上出来担任党政要职的也有,但这样的能人却是少之又少的,所以,这里我们就不用去考虑这种特例了。选项二,组织部长马宇明,他虽与市委书记走得很近,但是到淡州来任职的时间并不长,短时间就启用马宇明任市长显然不合规矩,此外,从组织部长位置一下子就跳到市长位置的惯例几乎没有。倒是选项三,关响应和李方中这俩人有得一拼,客观来说,各有各的优势。先说关响应,人家毕竟是市委副书记,而且在这个位置呆了好几年,按照正常顺位来讲,关响应的可能性应该说是非常大的。由他出任市长是非常符合当前政治原则的,你想,他是正宗的丨党丨委口的人,他任市长是非常契合党领导政府这一思路的,而且,关响应原来在县里也当过县长和县委书记,搞经济也有自己的一套,说他是种子选手一点不为过,毕竟当下由市委副书记直接晋升市长的例子不胜枚举。再说李方中,他是常务副市长,政府口除了市长就是他,他是名符其实的第二号人物,平时,经济、维稳、文化等等都要过问,都要抓,应该说让常务副市长来担任市长,工作上是熟门熟路的,不存在什么适应期磨合期,上来就可以正常干活的,所以李方中也是当仁不让的热门人选。至于空降,有没有这种可能,当然有,但是这种我们就没有必要多地去考虑了,因为空降谁谁这个范围就太广了,也不是我这一井之蛙所能考虑得了的。从这个层面来说,选项一、二基本就可以pass掉了,再抛却选项四空降不去考虑,最有可能的人选就属关响应和李方中了。这里所说的都是可能,但是到底是谁,谁也说不清。
经常听到有人说,世上最好做的工作是当官,官越大越好当。也许这种说法从某个角度来说也不能说他错,因为当官相对来说确实不像做实业
那样压力那么大,做实业可能一次决策失误就葬送了自己辛辛苦苦多年拼下的产业,应该说当官相对来说,压力和任务肯定是没有这么重的;同时,官当的越大,手下做事也就越多,你想干点什么,基本只要你动动嘴皮子,下面的人马上就会抢着干起来,也有少数官员,哪会重视学习什么的,去哪里开会、视察,下边的人老早就会帮你把讲话稿备好,出门进门,吃喝拉撒帮你安排得妥妥贴贴,实事干不来,套话官话一大串,这样碌碌无为的官员不能说没有,但是这样的官员却不是有水平的官员,真正有水平的官员既会说,也会做。要我说,当官却是门非常难的工作,为官和为人一样,窍门深着呢,就好比有些人活了一辈子,却仍然没搞清怎么为人处事,有些为官也是如此,为官了一辈子,也没有摸清官场真正的套路。当官其实并没有那么容易,官当的越大,要考虑的事情也越多,参与的斗争也越激烈,有些斗争甚至并不是自己要主动参与其中的,而是被动地卷入某种政治漩涡的,往往这个时候,政治风险也就越大,轻则贬职丢官,重则杀头坐牢,严重的还会将家里人牵扯进来。
日期:2012-08-04 21:04:30
在这个关键的当口,淡州几个有希望晋职的官员哪有心情干活,不是进省城,就是在进省城的路上,听说有的都进京了。至于刘云,其间也让
我陪他进了趟省城,他让我在宾馆里等他,他去省政府汇报工作。我当时,也是没当回事的,因为以我的观察,刘云几乎是不可能升任市长的
,最其码他常委都不是,再者上次郭友泽的事情也没过多久,所以,我也只把那次事情当作一次普通的进省城而已。
一段时间下来,传言也愈来愈甚。这些传言说的有鼻子有眼的,跟真的似的。但是,终究传言是传言,没见到文件一切都等于零。这文件就好比是古代的官牒或是任命状,没这东西你说啥也没用。实际上,官当到地市一级的领导,算是踏进了政治的门槛。地市一级相当于宋、清朝的知府一级了,四品五品官员了,到这种层次,想升官单靠业绩恐怕没那么容易,更多的怕是拼的是实力,直白地讲,就是拼后台拼背景。有句古话说的好,朝中无人莫做官。话糙理不糙,理确实就是这么个理儿,你没后台没背景,自然就没有人帮你说话,没得力的人帮你说话,你工作干得再好也等于零。这里顺便讲个“等于零”的段子,说“有智商没情商等于零,有想法没办法等于零 ,有措施没实施等于零,有正气没运气等于零,有能耐没忍耐等于零,有信仰没信息等于零,有价值没体现等于零,有创意没推销等于零,有知识没应用等于零,有愿望没胆量等于零,有原则没坚持等于零,有朋友没联系等于零。当官也如此,有能力没背景也等于零。所以,每逢机会来的时候,也就是跑官的时候了,跑官的人忙,主要的领导也忙,因为这些跑官的人总会通过各种渠道把关系拉到主要领导那里,所谓鱼有鱼路,虾有虾道,各人自会找自己的门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就是这么个道理。关响应和李方中自然不肯放弃这么个好机会,市委、市政府这边基本很难看到他们俩个了。连市委书记电视报纸都很难见到了,估计也是在斡旋市长人选的事,不管怎么说,对市委书记来说,物设的是个搭档,能够找个好的搭档当然是好事,所以市委书记去上面接触接触也属正常之举。
市长的人选,上边迟迟没能定下来,估计上边也很纠结。越是这样,我越觉得市长人选的水很深,因为市长由张三还是由李四来当,表面看
是张三和李四在比拼,其实际却是背后的各种力量的角逐,说白了,就是有话语权的力量的比拼,当然也可能来自方方面面力量的干涉。政府
的工作,暂时由李方中主持,主持工作时间长了却等不来结果,这种感受想必是不好受的。关响应呢,自然也处于精神极度紧张的状态。
然而,事实却是让所有的人都大跌眼镜,这不仅让领导层面的没想到,也让民间组织部的人出乎意料。江东日报公示的代市长人选你道是谁?
刘云,刘云,还是刘云,我揉了下眼睛,确信自已没有看错。我又惊又喜,惊的是刘云竟然以一非常委的副市长直接上位代市长,手段确实不
一般,而且此事我作为他的秘书居然是一点信息都不知道,喜的是刘云当代市长,对我来说无疑是个大利好,刘云好了,我没有不好的道理。这里有必要交待一句,有人可能会有疑问,说上面为什么不直接就整个市长公示不就完了吗,何必多此一举,搞个代市长?这是有缘因的,市长是不好上面任命的,市委书记可以由上级丨党丨委任命,但市长却不行,按当前的法律,市长必须由同级人大会议选举产生,无论是形式还是程序,必须按这个路子走,所以上面只能安个代市长这一暂时的职务。话说刘云的公示期满,文件话没有马上下来,这后面的事我是清楚的,是有人举报到省纪委、中组部了,说刘云的老婆占用企业的车私用,以权谋私。刘云的老婆在一家叫得上号的大型电讯公司上班,估计是有老板想拍刘云的马屁,将一辆奥迪车长期给刘云老婆上下班私用。要说,这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但是政敌也是病急乱投医,抓住了什么就将什么举报上去。刘云一得到消息,马上就让老婆将车还给了人家。再过了段时间,这事也就不了了之。
刘云代市长的文件终于出来了。既然上边决定让刘云当代市长了,上边当然也会尽快安抚其他相应的人。但是,我认为这场斗争绝没有就此结束,而是才刚刚开始。私底下,我也好好地琢磨了下刘云当代市长的事,就我个人认为,刘云能当代市长十有八九是各方政治势力妥协的结果。政治讲求的是平衡,如果两派势力不相伯仲,为某个人选争得难解难分,此时如杀出个中间派的力量,中间派胜出的可能性就大了,因为两派都会认为中间派上台不会损害到他们派系的利益,换句话说,也可以说刘云是渔翁得利了,刘云才是真正的官场老甲鱼,因为他在最正确的时机出手,他是这场角力的王者。由于,淡州人大会议要到年底才召开,所以,刘云代市长的头衔得戴到人大会议之时,我说的人大会议是淡州市的人民代表大会,而不是人大常委会,像副市长人选只需市长提名,再由人大常委会通过即可,市长却是不行的。
刘云当了代市长,我自然也从城市发展处调到了综合一处,顺便我把小李也一起带了过去。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