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和三国时的官职与爵位》
第5节

作者: wowo605
收藏本书TXT下载
  东汉初年以大司马、司徒、司空为三公。汉光武帝建武二十七年,改大司马为太尉。太尉为三公之首,太尉主天,司空主地,司徒主人。(《韩诗外传》曰:“三公之得者何?曰司马、司空、司徒也。司马主天,司空主土,司徒主人。故阴阳不和,四时不节,星辰失度,灾变非常,则责之司马。)三公官秩为一万石。(《汉书·百官公卿表》颜师古注:“汉制,三公号称万石,其俸月各三百五十斛谷。”)

  之所以司马前面要加大字,是为了和军中的官职司马加以区分。《汉官仪》曰:“元狩(西汉武帝的年号)六年罢太尉,法周制置司马。时议者以为汉军有官候、千人、司马,故加‘大’为大司马,所以别异大小司马之号。”

  太尉虽然名义上负责军事,但手下并没有直属的军队,汉朝军队的指挥权都掌握在将军、中郎将、校尉的手中。东汉末年,三公的权力更是差不多被完全架空,政务尽归三台,所以此处将太尉列入文官。其实如果要分辨某太尉是否是武官,只要看他有没有将军之类的加官,如大司马、骠骑将军霍去病,就可视为武官;而像汉末曹嵩之类,还是视为文官的好。
  日期:2013-06-06 21:13:55
  一八八年四月,太尉曹嵩辞官。曹嵩是曹操的父亲。
  一八八年五月,汉灵帝以永乐少府樊陵为太尉;仅过了一个月,樊陵就被罢免。
  一八八年七月,灵帝以射声校尉马日磾为太尉。

  一八九年五月,马日磾被免官;灵帝以幽州牧刘虞为太尉。一八九年九月十二日,献帝(其实是董卓,当时董卓掌握大权)以太尉刘虞为大司马,董卓自封为太尉。一八九年十一月,(献帝)以董卓为相国。
  一八九年十二月,献帝以司徒黄琬为太尉。
  一九零年二月,董卓以灾异(天灾异变)为由,罢免了太尉黄琬和司徒杨彪。太尉主天,如果发生天灾,有司可以奏免太尉。天灾如大雨、冰雹、日月食等。司徒主人,国中如有大规模反叛,有司可以奏免司徒。《韩诗外传·第八卷第十九章》:“三公者何?曰司马,司空,司徒也。司马主天,司空主土,司徒主人。故阴阳不和,四时不节,星辰失度,灾变非常,则责司马。山陵崩竭,川谷不流,五谷不植,草木不茂,則责之司空。君臣不正,人道不和,国多盗贼,下怨其上,則责之司徒。故三公典其职,忧其分,举其辨,明其德,此三公之任也。”这一制度废除于魏文帝时黄初二年。《三国志·魏书二》:“戊辰晦,日有食之,有司奏免太尉,诏曰:‘灾异之作,以谴元首,而归过股肱,岂禹、汤罪己之义乎?其令百官各虔厥职,后有天地之眚,勿复劾三公。’”

  一九零年二月,献帝(实际为董卓)以光禄勋赵谦为太尉。
  一九一年七月,赵谦被免官,太常马日磾再度被任命为太尉。一九二年七月十三日,马日磾被升为太傅。
  一九一年八月,献帝以车骑将军皇甫嵩为太尉。同年十二月,皇甫嵩被免职,以光禄大夫周忠为太尉。
  一九三年六月,因天降冰雹,太尉周忠被免官,以太仆朱儁为太尉。
  一九四年七月,发生日食,太尉朱儁被免官,以太常杨彪为太尉。
  一九六年九月,曹操掌控献帝之后,太尉杨彪被免职。十一月,以袁绍为太尉,袁绍耻于位居曹操之下(曹操自任为大将军),上表推辞没有接受。一九七年,曹操遣孔融拜袁绍为大将军,以暂时缓和与袁绍之间的矛盾。
  二零八年六月,献帝(实际曹操)废除了三公,以丞相、御史大夫代。
  日期:2013-06-07 17:55:49
  司徒:
  《后汉书·百官志一》:“司徒,公一人。本注曰:掌人民事。凡教民孝悌、逊顺、谦俭,养生送死之事,则议其制,建其度。凡四方民事功课,岁尽则奏其殿最而行赏罚。凡郊祀之事,掌省牲视濯,大丧则掌奉安梓宫。凡国有大疑大事,与太尉同。世祖即位,为大司徒,建武二十七年,去‘大’。”
  由上文可见,司徒主要掌管民生,兼管教化,以及建立礼制。太尉拥有考课武官的权力,而司徒拥有考课地方官的权力。年末的时候,司徒会奏请皇帝,以根据地方官的表现对地方官进行赏罚。此外,朝廷在郊外祭祀天地的时候,司徒要负责审查祭祀用的牲畜,以及检视祭器(祭祀用的器具)是否清洁;在大丧(皇帝、皇后、皇子的丧礼)的时候,司徒要负责看管梓宫(梓宫为皇帝、皇后、皇子以及个别重臣的棺材)。

  司徒的前身为丞相。西汉汉成帝年间,为了分化丞相的权力,汉成帝采取了大臣何武的建议,建立了三公制。汉成帝改御史大夫为大司空,让大司空、大司马和丞相并列,并称为三公;在三公制之前,御史大夫和大司马的地位都要低于丞相,受丞相节制。《汉书·成帝纪第十》:“(绥和元年、公元前八年)夏四月,以大司马票骑将军为大司马,罢将军官。御史大夫为大司空,封为列侯。益大司马、大司空奉如丞相。”

  公元前一年,汉哀帝元寿二年,又改丞相为大司徒。东汉光武复国之后,延续了大司徒、大司马和大司空的三公制度。光武帝建武二十七年,三公又更名为司徒、太尉和司空。董卓任相国期间,司徒仍旧存在。二零八年,曹操废除了三公制,改设丞相和御史大夫。曹丕称帝后(黄初元年,公元二二零年),又改丞相为司徒,并恢复了三公制。
  最后再提一下,汉末的上公和三公九卿都是有名无实,手上并没有多少的权力。东汉中后期,宦官和外戚轮流着独揽大权。汉末,虽然外戚和宦官集团相继倒台,但权臣董卓、李傕、曹操等人又相继掌控大权,官吏的任免和升降全在他们的一念之间。此外,东汉时期,三台(尚书台、御史台、谒者台)的权力逐渐加重,也在另一方面削弱了上公、三公们的权力。

  日期:2013-06-07 17:56:20
  一八八年九月,司徒许相被罢官,灵帝以司空丁宫为司徒。许相是十常侍的党羽。
  一八九年七月,司徒丁宫被罢官。一八九年九月二十一日,献帝(实际为董卓)以豫州牧黄琬为司徒。
  一八九年十二月,献帝(还是董卓)以司徒黄琬为太尉,以司空杨彪为司徒。
  一九零年二月,司徒杨彪和太尉黄琬被免官(见上文太尉部分),献帝以太仆王允为司徒。一九二年六月,司徒王允被李傕等人所杀。
  一九二年六月,献帝(此时李傕等人掌权)以前将军赵谦为司徒。同年九月,赵谦被罢官。

  一九二年九月,献帝以司空淳于嘉为司徒。一九四年十二月,淳于嘉被罢免。
  一九四年十二月,献帝以卫尉赵温为司徒。一九五年左右,赵温因触怒李傕而被免官,淳于嘉复为司徒。
  一九六年九月,曹操进入洛阳“挟天子以令诸侯”。曹操罢免了司徒淳于嘉,再度起用赵温为司徒。《资治通鉴第六十二卷》:“九月,司徒淳于嘉、太尉杨彪、司空张喜皆罢。”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