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3-05-10 14:18:49
———————
有杜陵人尹翁归,少年丧父,由叔叔抚养。此君打小习文又练武,剑法特别好,每次跟人比试,都把对方扎得浑身都是窟窿,他叔叔没少替他赔人家衣服钱!长大后当了一名市场管理员,清廉公正,从来不搞什么歪门邪道,各个商家深为敬畏。
一次,田延年校阅吏役,命文吏站在东面,武吏站在西面,尹翁归问道:“卑职文武双全,该站在哪边呢?”同僚们都拿眼睛瞪他,唯有田延年暗自称奇,便问了他一些工作上的事,尹翁归对答如流。于是田延年便提拔他当了吏尉。尹翁归审案断案,那些奸猾之徒就像耗子见了猫,无法遁形。田延年越加器重,自认为能力不及他,于是举荐他为东海太守。
廷尉于定国是东海人,尹翁归离京赴任,特意去向他辞行。于定国的老友有两个儿子,想托尹翁归带出去历练历练,那知两人说东道西半天,于定国竟然一直难以启齿。送尹翁归离开后,于定国对老友的两个儿子说:“他是当今贤吏,你二人又不能任事,实在不好以私相托呀!”
尹翁归到任后,悉心查访,各级官吏孰贤孰愚,地方豪绅的种种不法,一一记录在册,然后一个县一个县去治理。郯(音同谈)县有一个叫孙仲武的土豪,凭着自己财大气粗,朝里又有人,横行乡里,独霸一方,手上血债累累。历届太守拿他没有办法,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尹翁归却不吃这一套,亲自带着捕役把他抓住,言明他的罪行,一刀给砍了!有道是杀一儆百,孙仲武脑袋一落地,别的土豪劣绅一下子都消停了,东海郡因此大治。
汉宣帝调任尹翁归为右扶风。他仿照在东海郡时的办法,重用清廉公正的官员,执法不徇私情,有功必赏,有过必罚。再加上他为人温和谦虚,从不恃才傲人,无论喜欢不喜欢,也都一视同仁,因此深受同僚们的赞誉,被称为长安地区第一贤能。
只可惜尹翁归不长寿,刚当了四年的京官就亡故了。他死后,家里穷得叮当响,吃饭都成问题。汉宣帝听说后,特意颁诏褒奖,并赐给他儿子黄金一百斤。
霍光死后,张安世位极人臣,父子都被封侯。张安世见自家权位太盛,深感不安,于是五次三番请求辞去俸禄。汉宣帝被他磨得没办法,便命都内衙门替他保管这些钱,竟然有数百万!每次和皇帝商议国家大事,之后他都会请病假,然后等诏书颁布出来,他再假装吃惊,派人到相府询问。所以就算是家里人,都不知道他参与过此事的决策。
一次,张安世向朝廷举荐了一个人。朝廷委任该人官职后,他跑去向张安世道谢。张安世一下怒了,说:“为国家举荐贤能,难道可以私相酬谢吗!”从此跟这个人绝交。有一位郎官功劳很大,却一直没得到升迁,便去求张安世。张安世说:“你确实有功于朝廷,这个陛下也知道。不过为人臣子的,这是本分,怎么可以自己邀功呢!”一口回绝了他。不久,这位郎官果然升官了。
有道是“高处不胜寒”,张安世地位越高,心里越觉得不安,于是请求把他的儿子张延寿外调到地方上去。汉宣帝执拗不过,只好外任张延寿为北地太守。谁知刚过了一年,张安世年老多病,汉宣帝怜恤他,特意下旨将张延寿调回朝廷,担任太仆一职。又过了不到一年,张安世就去世了。
张安世一生为官兢兢业业,处处小心谨慎,不但深得汉宣帝信任,朝中也几乎从未树敌,所以能够寿终。他勤俭持家,尽管身为朝中重臣,可平时身上穿的还是普通衣料。他老婆贵为大司马夫人,每天还要自己织布。张家的子弟,打小在张安世的严格约束下成长,没有一个像霍光的儿子们那样。也正是因此,霍光死后,儿孙被杀了个干干净净;张安世死后,家族依然兴旺,好几代不衰。
日期:2013-05-12 09:26:28
———————
赵广汉死后,京兆尹一职空缺。朝廷先后委任了好几个人,结果都干不长,没几个月就卷铺盖走人了,还有一两个直接就搬进了监狱。汉宣帝思来想去,便调黄霸入京当了京兆尹。黄霸确实是个好官,赴任后恪尽职守,勤政爱民。可惜长安不比地方,那些达官贵戚们一天到晚没事干,就爱吹毛求疵,鸡蛋里也能挑出骨头来,于是接二连三地上书弹劾。汉宣帝眼见自己也罩不住了,只好对黄霸说:你还是哪儿来回哪儿去吧!
汉宣帝时,长安地区富庶,人们纷纷搞兼职,偷盗案件屡屡发生。张敞接任京兆尹,一个多月一点动静没有。突然有那么一天,传唤好多乡绅到堂。大家正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呢,就见这些乡绅摇身一变成了官吏,大摇大摆地回去了!见此,不少人背地里吐口水:呸,还清官呢!谁料没过几天,大批捕快四处抓人,转眼就抓到了几百个盗窃犯!原来,张敞当初传唤来的那些“乡绅”,竟然就是盗窃团伙的头目!
张敞当京兆尹没多久,略施小计,便把长安地区的小偷收拾了个干干净净,并按各自罪责的轻重加以处罚。至此,无论繁华闹市,还是街头小巷,再没有盗窃案件发生,百姓们拍手称快,同僚们见了也都竖大拇指。
有道是“新官上任三把火”,其实只要一把火烧好了,你的官也就号当了。说起张敞,他的谋略、手段比不了赵广汉,所以大多时候都是模仿,只是赵广汉这人严酷无情,而他却遵循儒家经术,严中寓宽,所以大家都信服,有口皆碑。
魏相喜欢翻阅先前的朝廷记载,然后捣腾出一些别人提出的,于国有益的措施和建议,修改后奏请汉宣帝批准实行。他这种公然的剽窃行为,不但没人告他侵权,反而备受赞誉。怪不得“天下文章一大抄”呢!
丞相府的官员外出公干,或者回家省亲,沿途遇到的奇闻异事,回来后都会向魏相汇报。所以有的地方出现动乱,或者发生自然灾害,当地官员还没上报朝廷,魏相就已经奏报汉宣帝了。
丙吉这个人忠厚老实,不爱夸夸其谈,做好事从不留姓名,十足汉朝的活雷锋,并且还没有写日记的毛病。魏相当丞相时,他为御史大夫,两人齐心协力辅佐汉宣帝,很受倚重。汉宣帝另外还很器重萧望之,觉得他可堪大用,就派他到基层去锻炼锻炼。萧望之闻诏,以为皇帝对自己不满意,便上书请病假,打算辞职。于是汉宣帝派金安上对他说:“陛下这样安排,正是为了重用你,你可千万别有什么顾虑。”萧望之一听这话,病一下子就好了,立马起身前去赴任。
老丞相韦贤病故,他的爵位依例当由长子韦弘继承。可惜韦弘当时还在监狱里面,就等着判刑了。眼看爵位就要打水漂,韦家人便诈称韦贤生前留下话,让小儿子韦玄成继承爵位。当时韦玄成在外地当官,很清楚父亲并无此意,可又不能检举,只好装疯卖傻,躺在屎尿堆里胡说八道,死赖着就是不去承袭爵位。
汉宣帝很纳闷:好好一个人,咋说疯就疯了?派人一查,原来是装的。没什么技术含量,居然还敢蒙皇上!大臣们义愤填膺,纷纷上书弹劾。谁知汉宣帝不但没怪罪,还很欣赏韦玄成,于是下诏不必弹劾,命他承袭父爵,出任河南太守。
韦玄成从小就聪明好学,跟着父亲韦贤学习《论语》,待人谦逊有礼。从不一见达官显贵就点头哈腰,一见贫苦百姓就趾高气昂。出门遇到长者,就会让随从下去,然后亲自驾车送长者回家。时间长了,韦玄成再出门,那些跟班的都不愿乘车,反正走不多远就得下去!
古语说“半部《论语》治天下”, 韦玄成整部《论语》都滚瓜烂熟,因此官运亨通,后来像他父亲一样,也当了丞相,位极人臣。后人由此感叹道:“留给子孙黄金满柜,还不如一本《论语》呢!”
苏武跟上官桀、桑弘羊私交很近。后来二人密谋造反,苏武的儿子苏元也参与了,事败后被杀。有大臣弹劾苏武应当连坐,霍光没有同意,只是罢免了他的官职。苏武从匈奴回国后,本来已经够凄凉的了,结果儿子再一死,就不只是凄凉了,而是凄惨了!
汉宣帝即位后,看着苏武也揪心,便下诏命他官复原职,还花钱把他在匈奴的儿子苏通国赎回来,赐给官职,给他养老送终。看来多生养几个子女,也还是有点好处的!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