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世一听,这个办法真好,马上派人将诸位公子,还有公主都赐死。六位公子在社中被处死,公子将闾堂兄弟三人被关在宫中,二世跟赵高让大臣们议论如何处置。
二世这个时候还要做好人,派人去跟将闾他们说:“你们意欲谋反,罪当死,是官员们要将你们绳之以法的。”面对这欲加之罪,将闾大声申辩说:“朝堂之上,我从来都是听宾赞的,廊庙之礼,我也从来没有失误过,受命应对,我从来没说过不对的话,说我们不臣,有什么凭证?”
使者哪里知道其中原委,使者比公子将闾还摸不着头脑,他说:“我也不知道,我只是奉命行事!”
将闾悲愤至极,仰天大呼道:“老天哪!我没罪!”,就算他比窦娥还冤,也没人能帮他伸冤。弟兄三人知道二世必将置他们于死地,于是自杀。
公子高知道自己也将不免,他为了保全家人,给二世上了一封奏折,说自己有最该死,请求一死。二世看着奏折高兴了,笑着说:“这多有眼色!”赦免了公子高的家人。
赵高是个能言善辩的人,以李斯之智,尚且被他说服,更何况二世。有人认为赵高是赵国的公子,秦灭掉了赵国,他是怀着国仇家恨入了秦宫,一直在等待机会报复秦国。无论这种说法对不对,只从他的做法来看,确实是在祸乱秦国。
二世跟赵高说:“人生在世,只是很短暂的,譬如天上的浮云,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所以我希望能为所欲为。”
赵高一听,马上赞不绝口道:“此贤主之所能行也,而昬乱主之所禁也。帝国有福,遇到明君了。”这是贤明君主的做法,而被昏聩的君主所禁止。这种说法正好糊弄那些稀里糊涂的皇帝。
照他这样的说法,前世的周文王,周武王,晋文公,秦穆公,后世的汉高祖汉文帝,都是昏庸的国君,而像夏桀商汤这样的才是好国君。要是有灵魂,秦始皇一定会忍不住从地下跳出来,劈面扇二世一个耳光,然后将赵高千刀万剐。但是二世对他非常信任,于是放下心,尽情享乐。
丞相李斯是个有点儿良心的大臣,他看到皇帝整天不理朝政,而关东已经乱得不成样子,心里很着急。屡次想要面圣进谏,但二世并不准许,不想听他聒噪。还派人将他给训斥了一顿。李斯很惊恐,于是赶紧上了一封折子,顺着二世的心思,尽力谄谀了一把,这样一来,二世高兴了。
李斯本是楚国人,跑到秦国来做了谋臣,帮着秦国灭天下六国,尽管他对秦国立下了很大的功劳,但是对他的祖国楚国却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过。而且,他的所作所为都是从个人利益出发。当初秦始皇本意是立公子扶苏为皇帝,他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跟赵高狼狈为奸,残害忠良,如今又为了个人安危,置国家利益于不顾。所以司马迁的《古今人物表》中,将他列为中下等,算是有功劳却无品行的人。
日期:2013-02-19 13:59:34
赵高知道李斯屡次要进谏,担心会影响了他。让你说通了皇帝,我这奸臣的好日子还怎么过?于是决定铲除李斯。
他去见李斯,说:“现在国家多难,关东造反,而皇上又穷奢极欲,不管天下百姓的死活,我想要进谏,但是我地位低贱,皇帝肯定不听,您是丞相,国家的支柱,怎么也不劝谏皇上呢?”
李斯没有想到赵高是在设计他,他说:“我早就想劝谏了,但是皇上现在不理朝政,住在深宫,我见不上他的面哪!”
赵高说:“这个简单,只要您真心劝谏,我来想办法安排您见皇上。”
于是他趁着二世宴乐正高兴的时候,派人去告诉李斯,皇上现在没事,让他赶紧请求拜见。李斯还觉得高兴,这个赵高还真是个说话算话、忠于国家的人,于是他马上赶到宫门外,求见二世。
二世正左拥赵姬,右抱齐妃,享用奇珍异味,耳听靡靡之音,谒者一趟一趟地跑进来,说丞相求见,有要事要奏。二世不高兴了,说:“这个李丞相,我平常闲着的时候他不来,今天正玩儿得高兴,他却跑来打搅。这不是轻视我吗?”
赵高就在旁边,他看到二世的面露愠色,马上说:“这样下去就危险了。当初沙丘之谋,丞相也参与了,现在已经立陛下为皇帝,他一直等着陛下能封赏,希望能封他为诸侯王。平常您不问我,我也不敢说,您不知道,丞相的大儿子李由是三川郡守,反贼陈胜他们也都是丞相附近县的人,他们都受到了丞相的庇护,所以楚地盗贼最多。经过三川郡的时候,李由根本就不出力阻拦,导致反贼一直打到函谷关下。我听说丞相跟那些反贼文书往来,不过还没得到确认,所以不敢向您禀报,丞相位高权重,在外边的影响力都超过了陛下。”
赵高添油加醋这么一番挑拨,二世听了,更加气鼓鼓,他不会允许有人影响到他。可怜的李斯还在外边等待着二世的召见,他还不知道自己已经掉进了赵高的陷阱里。
后来李斯渐渐知道了,这一切都是赵高在里面捣的鬼,自己也被他陷害了。于是李斯给二世上了一封奏折,他发挥自己辩士的才能,把赵高比作子罕,比作田氏,这些人都是一个国家的权臣,欺君罔上,最终取国君而代之。
但是他的话二世却并不相信,二世认为赵高不过是个宦官,他能掀起什么风浪呢?而且赵高对二世有师傅之恩,当初秦始皇曾经让赵高教胡亥法令,所以二世记着的都是赵高的优点,他精明能干,博闻强识,下知人情,上知君心,这样的人才简直不可多得。治理国家最需要的是什么?人才!
这就是二世对人才的判定,李斯希望他能以国事为重,不要让风雨飘摇的大秦帝国继续倾斜下去,他认为这个人太坏了,怀着不可告人的目的,赵高,一个祸国殃民的人,唯恐天下不乱,真正心怀叵测的人,二世却认为他是真正的贤才而加以重用。
这就是皇帝的不同,皇帝可以没有什么本事,就像刘邦,但是一定要能辨别谁是真正的贤才,谁是真正的奸佞,谁对自己有好处,谁对自己有坏处,知道该用谁,用在什么地方,不该用谁。
二世不能分辨谁忠谁奸,他把赵高当做好人,生怕李斯加害他,就把李斯的奏折对赵高说了,赵高说:“当初在沙丘密谋的时候,就我们几个人,丞相最担心的也只有臣,我死了,丞相就可以为所欲为了。”为了保护赵高,二世决定逮捕李斯,把他交给赵高来审判。这正好达到了赵高的目的。
一世英才的李斯,居然败给了赵高,简直让人难以置信。
当然这也怪李斯自己,当初赵高来游说他,希望能舍弃大公子扶苏,将胡亥扶上皇位,以他的判断,他当然知道胡亥不如公子扶苏,扶苏是个仁慈的人,而现在国家就需要这样的皇帝,老百姓们太劳累了,太需要休息了,如果在这样下去,天下非乱不可。
但是他被赵高说动了,无论功劳或者跟公子扶苏的私人关系,他都比不上蒙恬,将来如果扶苏即位,肯定会重用蒙恬,拜蒙恬为相,这样一来,自己的地位就不保了。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他违心答应了赵高,舍弃了国家,保全了自己。所以,落得今天这样的地步,也是他咎由自取,算是老天对他的惩罚。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