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后,汉六年正月丙戌日(公元前201年2月14日),又封了两位,周吕侯吕泽,建成侯吕释之,两个都是妻哥,自家人。第一批共计封侯十二人。
这之后,各大臣为自己的功劳之事一直争争吵吵,这个说少了自己哪一件功劳,那个说记得不完全,还不够。大家都说自己的功劳要远大于功劳簿上记载的,某月某日自己还立过什么功,不骗人,敢发誓,还有见证人,不信去问那个谁谁。
封赏之事迟迟不能继续,就这样耽搁了二十天。第二批诸侯才出炉了,正月丙午日(3月5日),封侯13人,正月丁未日(3月6日),封侯1人,正月戊申日(3月7日),封侯1人,正月壬子日(3月11日),封侯1人,二月戊午日(3月17日,《高祖功臣侯者年表》中记录为正月戊午日),封侯一人。第二批共计封侯17人。
这次封侯,除过萧何,其他人都是跟随刘邦南征北战的将领,张良虽然没有带兵,但是始终跟着刘邦出谋划策。只有萧何,一直守在关中。他没有上过战场,却也先封侯,而且封邑为八千户,在列侯中只比曹参跟张良、周勃少。但是不久之后,刘邦说,以前大家给他凑路费时,萧何比大家多两钱,所以又给萧何增加两千户,共计万户,跟张良等封,只比曹参少六百户。这让大家都很不满意。于是纷纷对刘邦说:“我们提着脑袋为您卖命,多的打过上百场仗,少的也有几十场。萧何既没上战场,也没杀敌,却在我等之上,这到底是什么道理?”
刘邦毫不客气地说了两点,立刻让大臣们心悦诚服:“第一,你们知道打猎吗?打仗就跟打猎一样,追杀猎物的是兔子,但是发号施令的是人,你们虽然有攻城野战之功,其实就是一功狗,至于萧何,是功人。第二,你们很多人都是一个人跟随我,多的也就两三个人,而萧何却举宗数十人都跟着我,功不可没。”大家一看,这都成狗了,也就不敢再说什么。
当然,萧何家族这么多人跟随刘邦,其实也是有原因的,当初刘邦怀疑萧何,担心他在关中谋反,断了自己的后路。后来有人便给他出了主意,让他动员宗族的人都去上前线,这样就可以消除刘邦的疑心。没想到因祸得福,如今成了他忠于刘邦的证据。
然后大家又开始了无休止的争吵,导致封侯之事暂时又搁浅。功劳不明,也没法封啊。大家都拿出比打仗更大的劲儿,争得几乎要打成一片。只要聚在一起,就吵个脸红脖子粗。刘邦摆宴席宴请这些功臣,他们又在宴席上争吵起来。有人一怒之下,拔出佩剑咣一声砍在一旁的柱子上,入身寸余。刘邦那个着急啊!但一个战壕爬出来的兄弟,他也不好为这点儿事儿就办了谁,再说,这个时候止戈不久,礼仪未修,刘邦初做皇帝,对这个新职业也没有更深层次的了解,还不知道朝廷池水深浅。这一推,就推了两个月。大家吵,刘邦也没奈何,毕竟这事儿牵涉个人福利。于是他也就任由他们争论,将这事儿暂时搁置。
日期:2013-04-08 14:57:51
有一天,他在洛阳南宫,从复道上望见底下沙地上坐着很多大臣,他们三三两两,凑在一起不知道聊什么。于是他问身边的张良:“他们这是在说什么呢?”
张良说:“陛下您不知道吗?他们是在意图谋反呢!”
刘邦大吃一惊,这项羽都死了,为什么还要谋反?张良说:“陛下出身布衣,靠着这些人才取得天下。现在你当了天子,封赏的都是萧曹周灌之类的亲信,诛杀的都是平生所怨恨的。现在军吏计功劳,都认为天下不够封。这些人担心不能封赏,又担心曾经有过失,陛下会诛杀他们,所以都在这里商量谋反之事。”
刘邦说:“那么现在该怎么办?”
张良说:“陛下平生最恨的,大臣都知道的是谁?陛下赶紧封赏此人,这样其他人就都安心了。”
刘邦最恨谁?自然非雍齿莫属。刘邦刚刚起事的时候,这家伙就把刘邦的老巢拱手交给了魏国,害得刘邦无家可归,惶惶如丧家之犬,刘邦一想起这事,就咬牙切齿要骂人,恨不得把这家伙如何如何,不过他功劳也不小,所以一直都不好动他。现在这人倒派上用场了。于是刘邦马上封雍齿为什邡侯,两千五百户,以安众心。这是汉六年三月戌子日(公元前201年4月17日),然后刘邦催促有司赶紧算功劳,进行封赏。雍齿本来心里还七上八下的,没想到突然就被封了,大出意料之外。
司马光在评论此事是说,“张良为高帝谋臣,委以心腹,宜其知无不言;安有闻诸将谋反,必待高帝目见偶语,然后乃言之邪?盖以高帝初得天下,数用爱憎行诛赏,或时害至公,群臣往往有觖望自危之心,故良因事纳忠以变移帝意,使上无阿私之失,下无猜惧之谋,国家无虞,利及后世。若良者,可谓善谏矣。”张良知道群臣其实并非谋反,他之所以这样说,就是为了让刘邦戒骄戒躁,不要一个人感情行事,让群臣失望。天下是天子的天下,天子替上天管理万民,做事应该公正无私,这样才可以稳坐天下。
其实刘邦岂能不知道臣子们对他的忠心,对他来说,跟他一起打天下的这些人一定不会背叛,他只担心项羽手下归顺的这些人。臣子们坐在沙地上谋反?这说起来像个笑话,哪有这么胆大的,敢在天子眼皮底下谋反?是活得不耐烦了吗?他肯定知道张良这么说只是劝他快点儿封赏,不要在拖延下去。以他的圣明,不可能想不通这一点。
封侯之事,从汉六年正月丙戌日(公元前201年2月14日)一直延续到刘邦去世,这几年间,断断续续共计封侯143人。其中既有在秦末斗争中立功的,也有在楚汉战争期间立功的,还有在历次平叛中立功的。
封赏之后,又要定位次,按照功劳大小排个顺序,将来到朝廷集中的时候也好鱼贯而入。大家都认为曹参攻城野战很勇猛,这家伙打仗不要命,身受七十余创伤,“凡下二国,县一百二十二;得王二人,相三人,将军六人,大莫敖、郡守、司马、候、御史各一人。”老实说,这么大的功劳,他不排第一,谁还有资格排第一?当然后世都说,曹参之所以功劳大,主要是因为跟了韩信。连司马迁都说,“曹相国参攻城野战之功所以能多若此者,以与淮阴侯俱。及信已灭,而列侯成功,唯独参擅其名。”当然后生们怎么看那是后生们的事儿,曹参自己可不这么想,他有今天这个成就,可都是凭自己拼命挣来的。
日期:2013-04-08 15:58:16
刘邦是不赞成这个说法的。他其实是希望萧何能排第一。因为当初萧何曾经很看得起他,他要去咸阳送苦役,大家给他凑盘缠,其他人都是三个钱,而萧何总是给五个钱,虽然不多,但足见人心。但是他觉得自己不好说出口,这一说,大臣都会认为他徇私情,不够公平。但刘邦也有自己的办法,大家这么一说,他不点头,也不摇头,不置可否,让你们猜去。什么时候说到我的心上了,我再答应。他跟大臣们打起了哑谜。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