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洪水绝密档案----『山海经』全解密》
第3节作者:
十万昆仑 日期:2013-04-25 21:41:15
《山海经》的文字,大量的是对图画的描述,表明《山海经》之前就是一部图画书。所以,理解《山海经》的图案,绝对不能从图形上理解,而要从该图形代表的音上来理解。
音对于理解古籍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哪怕是文字已经成熟了的先秦古籍,如果不了解字音,要理解字义是不可能的。
例如,中国古籍中很多字,我们都认识,但是我们不知道它的意义。为什么?那是因为我们不知道它的确切读音。举个例子,《左传.宣公三年》说:“昔夏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故民入川泽山林,不逢不若,螭魅罔两,莫能逢之。用能协于上下,以承天休。”这一句最后的“用”、“协”和“休”是什么意思?
因、和、佑啊。
为什么是因、和、佑的意思?
那是因为古时它们是同音字,而且是中国南方的语音,在粤语中,“用”与“因”、“协”与“和”、“休”与“右”均同音,属同音通假。再举个例子:“天命玄鸟,降而生商。”此句中的玄鸟是什么意思?玄鸟就是一种鸟嘛。错了。“玄鸟”是“殷人”之音,而且是中国南方的语言。在粤语中,“玄”、“殷”同音。而“鸟”、“人”在上古也是同音字。
由此可知,望文是不能生义的,要望音生义。
理解上古图画书《山海经》更应从音上理解。如《西次三经》:“有神焉,其状如黄囊,赤如丹火,六足四翼,浑敦无面目,是识歌舞,实为帝江也。”这段文字是前人对原图画书的文字描摩,我们现在看到的是经过文字编译后的结果。图画画的是一个黄袋子,红得像丹火,浑敦没有面目,还好像在唱歌跳舞。经文说这是帝江。帝江明明是个人,怎么是个没有面目的、会唱歌跳舞的黄袋子,而且还有六只足、四只翼?
其实。黄袋的上古读音是hon dai,hon dai是什么?就是黄帝(黄字上古读hong,如《山海经》中的熊山就是现在的黄山;上古帝字读dai,如粤语中的帝就读dai,《山海经》中的帝囷山就是现在的点苍山。点和帝同音互译)。“赤如丹火”是什么意思?赤如丹火四字的粤语读音就是“轩辕帝黄”。为什么叫帝黄不叫黄帝?因为尧帝、舜帝一样可以叫作帝尧、帝舜,黄帝与帝黄无足于异。六足四翼是什么?六足,鹿祖、六祖之音也;四翼,粤语即散宜也。据《蒙古秘史》,鹿祖是蒙古人的祖族。据《彝族源流》,六祖又是彝人的祖宗。而云南人的祖宗也是六诏。六足、鹿祖、嫘祖、六诏、鹿蜀实际上是同一人,同音互译而已。所以六祖实际上是中国人的祖宗。散宜就是中国史籍中的散宜氏(即“塞人”之南方读音)。而且,黄囊、浑敦二者的上古读音也是一样的,所指实为一。浑敦无面目是什么意思,无面目是编译者对浑敦的解释;浑敦,古音就是“黄帝”(hon dai) 或“黄囊”,后来音变为“荤粥”,再后又音变为“匈奴”。事实上,“昆仑”、“霍腊”、“贺兰”都来源于“黄囊”(黄帝)。这一点要记住,这在后文的解读中还会用到。这段经文的整个意思是说:“那里有神,外貌像个黄袋子,红得像丹火,他是鹿祖、塞人、荤粥一族,是司彘国的江巫,其实他是帝江(即帝鸿)。”
黄袋子,红得像丹火,是对黄帝二字的图画表音,六足、四翼也是图画表音。如此理解,《山海经》就好懂多了。
诸如此类,《山海经》中数不胜数。 “以图表音,以音释义”这是《山海经》最重要的特点,不明白这一点,就不可能读懂《山海经》。
前人理解不到这一点,编译《山海经》者没有完全看懂,屈原没有看懂,史迁没有看懂,后来的编校者如刘向、郭璞等也没有看懂。后来之后来者更是当作小说,甚至当作巫书。现在虽然肯定了《五藏山经》,但也是一种模糊的肯定;至于《海经》部分,也还是当作神话看待。可以说,现代人也没有看懂。这里有一点要注意,编译和编校的区别。编译是前贤将原图画书的图案译成文字形成《山海经》的过程,编校只是对《山海经》字句篇章的整理和校核,它们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最初的图画书,随着时间的推移、语言的变迁、文字的变革、记忆的错位、政治的影响、史籍的损毁、山川的变迁、天文的变化等等因素的影响,信息在后来的传递过程中失真了。因为失真,后人不理解而臆测之;后人之后人更不能理解,复穿凿附会之,致使本来真实的事情愈传愈离离奇,愈传愈怪异,最终出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这些光怪陆离的怪人怪兽等等不可思议的事情。
其实,神话就是历史的化石,敲掉它的外壳,就是真实的历史!
日期:2013-04-25 21:50:46
《山海经》记载的地理之辽廓、历史之久远,超出了当今任何人的想像!
事实上,《山海经》反映的地理年代早得无法想像!《山海经》的价值要多大就有多大。不要说《山海经》中的上古帝王陵墓所在地;不要说那无数的金、银、铜、铁、锡矿还有一些我们不知道名字的矿产;也不要说《山海经》反映的上古神秘文明;单是那积石山,山下有石门,“万物无不有也”的叙述就足以让人目瞪口呆;还有“禹掘昆仑墟以下地,中有曾城九重”的昆仑墟,等等等等,不一而足,无数的物质的、精神的宝藏,几千年、上万年的文化积淀,尽在《山海经》中。《山海经》是破解上古文化的钥匙!
这些还是其次,最重要的是《山海经》还隐藏了一个地球的最大秘密!这个秘密对于破解中华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的历史和演变、对于考察我们当前地球面临的极端气候和地球环境的演变,对于研究地球的极移和板块运动和地球物理学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
现在,即将破解《山海经》这万古之谜,在后面,将解析亚洲神秘的人文景观、指明雪藏的山海宝藏、还原震撼的上古历史、阐述沧海桑田的山海巨变,探索不可思议的地球运动,等等等等。
《山海经》不仅颠覆了我们对地球地理的认识,而且颠覆了我们对夏、商二代的历史的认识!也颠覆了我们对中华文明史和世界文明史的认识!
为什么?
因为上古炎帝至大禹时期,中国古史中的帝王实际上统治了整个亚洲和北非。古埃及第一王朝实际上是炎帝孙族节并建立的王朝!两河流域苏美尔文明实际上是三苗文明!《山海经》称之为“寿麻”。寿麻、三苗、苏美尔实际上是一族,为音译的结果。所谓的两河流域“阿卡德”实际上是“夏开帝”的粤语音译,夏开帝国统治了整个亚洲和埃及,而且中国的帝尧事实上是埃及人!惊人的发现远不止此。现在只略略提及,具体内容后文详述。
就目前考古来看,中国考古发现的三星堆文明其实被误读了!
三星堆文明其实是炎黄时的文明,炎帝文明远在公元前3100年以前。青铜神树实际上是《山海经》中的“建木”,它代表的是炎帝节并!而且三星堆那个方脑袋的青铜人像它实际上是炎帝术器!这些在《山海经》中都有明确记载,只是后人没有看懂而已。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