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洪水绝密档案----『山海经』全解密》
第5节

作者: 十万昆仑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3-04-25 22:41:01
  二、大禹九鼎在哪里
  谈到《山海经》就不能不谈到大禹九鼎。据《左传.宣公三年》说,从前夏氏称帝,远处方国图画万物,九州之牧贡金无数,夏禹铸鼎,铭刻万物,物物皆备,使人民识别神、奸。 
  《左传》这段话实际点明了大禹是如何绘成《山海图》,如何著成《山海经》的。《山海图》并非如人们所说的是大禹派出调查队,调查全国山川物产,据以编成《山海图》和《山海经》。《左传》说《山海图》实际上是大禹根据九州之牧进献的图书(图画书)加工整理出来的。九鼎之金,是九州之牧交纳的贡奉。为什么是九牧?九牧就是大禹分封九州的九个统治者,如东汉末年的刘备就曾作过豫州牧。九牧就是九巫。巫,本读粤语的mou,后来音译为“牧”。后人理解为牧猪、牧羊、牧牛意义上的牧,那是后人的误解!对“牧”字的二种不同理解,体现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政治观。释为“巫”,体现的是宗教立国,释为“放牧”之“牧”,体现的是奴隶立国。

  “九牧贡金”说的就是大禹分封的九个诸侯进献贡奉,其中就有图、书。
  在古时,一个方国如果向另一个国家进献本国地图,那就意味着绝对的臣服!秦末刘邦入三秦时,其他大臣忙于争金夺银,而谋臣萧何独独只对图籍感兴趣。三国时的张松投降刘备时,见面礼就是巴蜀地图。地图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大禹之时,九巫即九州之牧贡献地图,可见大禹实际上是九州的统治者。而大禹的《山海图》是覆盖了整个亚洲、北非东部和美洲阿拉斯加。由此可见,大禹当时是威震世界的。

  回忆一下我们熟悉的历史。周代直到现在,有谁能做到这一点?成吉思汗在他面前也要甘拜下风。而这一切,竟然发生在4100多年前!而且是我们所谓的原始社会时期!我们对上古历史的误解要多深就有多深!

  大禹九鼎铸成后,敬于宗庙,外人莫能一睹真容。九鼎从此成为政权的象征,也成为天下争夺的对象。为什么要争夺九鼎,九鼎无非是九尊青铜,即使是九尊黄金,其价值也是有限的,天下英雄为什么要争夺它?其实他们争夺的并不是那作为青铜的九鼎,而是九鼎上面的世界地形图和世界物产。它们的价值比青铜价值更大。九鼎上面的亚洲地形图、交通线、矿产指南、和沙漠水资源图、动植物分布图是当时弥足珍贵的百科全书,有了它,就有了问鼎天下的基础。

  然而,九鼎却莫名其妙地失传了。
  据中国史册记载,大禹九鼎先后传夏、商、周三代,至秦末失传。司马迁在《史记.周本纪》中说:“周君王赧卒,周民遂东亡。秦取九鼎宝器,而迁西周公于【单心】狐。后七岁,秦庄襄王灭东周。东西周皆入于秦,周既不祀。”
  意思是说周赧王驾崩后,周朝百姓就向东逃亡。秦国获取了周朝九鼎重宝,将西周公赶到单狐。七年后,秦庄襄王灭了东周。东周和西周就都被秦国兼并,周社祭祀无人,就此灭亡。(题外话:此处之单狐就是《山海经.东次四经》之单狐之山,也就是现在韩国首府釜山----韩国人是西周君的后人!)“秦取九鼎宝器”,这句话点明了西周灭亡后,九鼎到了秦国。

  又据《史记.秦本纪第五》载:“五十一年,……于是秦使将军摎攻西周。西周君走来自归,顿首受罪,尽献其邑三十六城,口三万。秦王受献,归其君于周。五十二年,周民东亡,其器九鼎入秦。周初亡。”《史记》这段话记载的是东周灭亡后九鼎到了秦国。
  《史记.周本纪》与《秦本纪》是相呼应的。都说周朝灭亡后,周鼎到了秦国。
  然而,这里有二个疑问,一是周朝的九鼎是安放在洛邑的,而洛邑当时是东周公所在地,秦国灭掉的是西周公,怎么就获得了东周公的九鼎。二是秦与洛邑相隔350公里左右,中间又有秦岭余脉阻挡,周初灭商时,周朝不能将九鼎运到丰镐,秦国又怎么能将庞大而笨重的九鼎越过秦岭余脉运到秦国?
  日期:2013-04-25 23:03:21
  关于周鼎在洛邑,事见《左传.臧哀伯谏纳郜鼎》:“武王克商,迁九鼎于雒邑”,又见《史记.周本纪第四》:“成王在丰,使召公复营洛邑,如武王之意。周公复卜申视,卒营筑,居九鼎焉。”另外周灭商迁九鼎时,九鼎曾经公开展出过。事见《史记.周本纪第四》,《史记》记载得很详细:“(武王)到纣死之处,亲自射击他的尸体,连发三箭然后下车,以轻剑刺其尸体,用黄钺砍下纣王之头,挂在大白旗上。然后到纣王宠爱的二妃之宫,二女已经自缢。武王又连射三箭,用剑刺,用黑钺砍下二妃之头,挂在小白旗上。武王作罢回到军营。次日,清理路面、社坛及纣王宫殿。又封纣王之子禄父于商之旧地。武王认为商朝初定,就让弟弟管叔鲜、蔡叔度‘帮助’禄父治理商代遗民。此后又命召公从囚犯中释放箕子,命毕公释放关押的老百姓,表彰商容之闾。命南宫括把鹿台之财和钜桥之栗分给百姓,赈济贫民。命南宫括、史佚公开展出九鼎宝玉!”(原文:至纣死所。武王自射之,三发而后下车,以轻剑击之,以黄钺斩纣头,县大白之旗。已而至纣之嬖妾二女,二女皆经自杀。武王又射三发,击以剑,斩以玄钺,县其头小白之旗。武王已,乃出,复军。其明日,除道,脩社及商纣宫。封商纣子禄父殷之余民。武王为殷初定未集,乃使其弟管叔鲜、蔡叔度相禄父治殷。已而命召公释箕子之囚。命毕公释百姓之囚,表商容之闾。命南宫括散鹿台之财,发钜桥之粟,以振贫弱萌隶。命南宫括、史佚展九鼎保玉。)这三则史料,明确指出了周灭商后,迁商九鼎于洛邑。

  可见周鼎确是商纣九鼎,并且就存放在东周的洛邑。既然秦国灭掉的是西周,那就不可能得到当时得到远在350公里的东周的九鼎。(顺便说一下,公元前771年,犬戎攻破西周镐京时,更不可能掠走了九鼎。因为九鼎本来就和犬戎族密切相关,或者说就是犬戎族的。关于这一点后文解读。)
  或许有人会说,有无可能周代营建洛邑后,周鼎后来又被迁到了丰镐呢?
  其实这同样不可能。要知道,周鼎存放洛邑是由于九鼎太过庞大笨重,不能运到丰镐才营造新都放置九鼎的。洛邑与丰镐之间远隔350多公里,中间是山脉阻挡,周人以前不能将九鼎运到丰镐去,以后一样不能!所以西周君逃亡前,真正的周鼎应该一直在洛邑。
  况且,九鼎不是小家伙,想拿就拿,想走就走的。九鼎每一鼎至少在10万斤左右,九鼎就是九十万斤!虽然史册没有明确记载九鼎之重,但后来秦始皇时有十二铜人可资参考。《正义汉书五行志》说:“二十六年,有大人长五丈,足履六尺,皆夷狄服,凡十二人,见于临洮,故销兵器,铸而象之。”这是秦始皇时,甘肃临洮发掘出十二尊巨像的历史记载!巨像长五丈,足履六尺是什么概念!可惜这则信息一直不为后人重视。秦始皇集全国之铜铸造金人十二,《史记.秦始皇本纪》说:““收天下兵,聚之咸阳,销以为钟鐻,金人十二,重各千石,置廷宫中。”《三辅旧事》一书也载“铜人十二,各重三十四万斤。汉代在长乐宫门前”。此金人之重量可作九鼎之参考,禹集九牧之金而铸九鼎,每尊鼎的重量绝不比金人轻!为什么?因为据《山海经》,大禹统一了亚州和北非!其疆域比秦朝不知大多少,九牧之金绝对比秦始皇的多得多。另据史料记载,当初周灭商时,为搬运九鼎,动用了相当兵力,事见《战国策.卷一》: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