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洪水绝密档案----『山海经』全解密》
第8节作者:
十万昆仑 据《海外南经》,穿胸在殴亩妫国在贵州一带,所以,仲熊、张宏、斟寻、穿胸其实就在今天的云贵以东,即湖南、江西、两广一带,而且夏代的斟寻很可能在湖南与两广之间!
这可真是大跌眼镜!
真的是这样的吗?
为什么《穆天子传》说周穆王:“东游於黄泽,宿于曲洛。……丙辰,天子南游于黄□室之丘,以观夏后启之所居。乃□于启室,天子筮猎华泽,其卦遇讼 ……乃宿于黄竹。天子梦羿射于涂山,祭公占之,疏□之□。乃宿于曲山。壬申,天子西升于曲山。□,天子西征,升九阿, 南宿于丹黄。斋。戊寅,天子西升于阳□,过于灵□井公博。乃驾鹿以游于山上,为之石主而□实干。乃次于洹水之阳。吉日丁亥,天子入于南郑”
从《穆天子传》的这段记载来看,夏后启却是居于南郑附近啊?这怎么解释。南郑在哪,一可能是现在陕西南郑,二是可能是四川南充,三可能是四川阗中。其实《穆天子传》中的“夏后启之所居”是夏后启复国前的“所居”,不是复国后的国都所在。复国后夏之都城就在斟寻,即黔东南--湘西--江西一带。
这才是真正的夏朝国都所在!历史学界和考古界整个找错了方向。
俱卢之野大战是夏后启复国的转折点,这段历史发生在公元前2100年左右。俱卢之野,在《山海经》中就是“狙(qū)如”之野。其地就在《中次十一经》倚帝山一带。《中次十一经》载:“倚帝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金。有兽焉,状如鼣(féi)鼠,白耳白喙,名曰狙(qū)如,见则其国有大兵。”倚帝,就是益帝(即益)的音译;这里的“白耳”,粤语就是伯益,实为伯益的图画表音;狙(qū)如也是俱卢的音译,“见则其国有大兵”,表明了这里曾经是大战的地方。这里就是夏后启复国的主战场。
据《摩诃婆罗多》记载,有18个国家,共180万兵力参战,战争蔓延到了西亚黑海一带,双方使用了很多神秘的武器,最后同归于尽。这完全是一场4000多年前的世界大战!
俱卢之野大战,亚洲几乎被毁灭,只剩下寡妇和老弱病残!幸存下来的人流传下了这段历史。在中国,散见于历史典籍中,在印度,则被汇编成了《摩诃婆罗多》。
这场大战几乎将人类打到了石器时代!文明从此倒退!
从《山海经》和《摩诃婆罗多》可知,大禹时文明的中心并不在中原,“禹居阳城”,阳城要么是贵阳,要么是绵阳,总之在大西南和中国南方!大禹九鼎也应在大西南和中国南方找。无论如何,阳城绝对不会在历史学家所谓的山西,堪寻也绝不会在山东。
真相如何,有待考古发掘。
既然现在找不到大禹九鼎,《山海图》的复原还得依靠破译。
日期:2013-04-26 16:42:42
三、 破译《山海图》的密钥
破译《山海图》,必须掌握以下六把密钥:
一是一里到底等于现在的多少米。
《山海经》中名山大川的记述都以“里”为单位,要破译《山海图》就必须搞清楚一里等于现在的多少米。
我们现在的一里等于500米。但在上古,一里也等于500米吗?按《春秋.谷梁传》:“古者,三百步一里,名曰井田。”就是说,古时以三百步为一里,方圆一里为九百亩,每一百亩划分为井字形状的九块田,称之为井田。从中可以看出,一里等于三百步。然而一步又等于多少米呢?
请看汉儒的《大戴礼记》:“古者以周尺八尺为步,今以周尺六尺四寸为步。”又说:“古者百里,當今百二十一里六十步四尺二寸二分。”《大戴礼记》指出了汉以前是以周尺八尺为一步的。周时采用的是八进制,如高度一仞等于八尺,一尺等于八寸;《大戴礼记.王言》:舒肘知寻。《小尔雅》:寻,舒两肱也。古尺较今尺为短,一寻八尺。长度一寻等于八尺,一尺等于8寸。一步等于八尺,一尺等于八寸。到了西汉时采用的是十进制。据考古实证,周代的一尺等于0.231米。这是无疑义的。
据上可知,周代一步等于0.231*8=1.848米。周代一里也就是:300*8*0.231米=554.4米;汉代一步等于周代的六尺四寸,则汉时一步等于0.231*6+0.0231*4米,即等于1.4784米,一里等于443.52米。
有的人可能会问,我们现在人的一步充其量能走0.5米吧,古时的人一步怎么会有1.848米?其实我们现在的一步,古时叫跬,《小尔雅》云:“跬,一举足也;倍跬谓之步。”又《荀子.劝学》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跬和步是两个概念。并且这个跬、步只是相对于行走时的步伐而言,是不用于测距工作的。在实际测量工作中,古人不会笨到一步一步地用脚步这一概念来测量的。古人在实际测量工作中,采用的是一种叫步弓的测量工具,步弓两端的距离就是1.848米,大约为当时人的一般身高。量一次就叫一步,满300步就叫一里。
中国古代的长度单位都是以人体的一定比例来度量的,《说文解字》就指出:“周制,寸、尺、咫、寻、常、仞诸度量,皆以人之体为法。”步,就是身高,这个身高是由国家统一规范了的,周代为1.848米。
那么《五藏山经》是以一步等于1.848米,一里等于554.4米计算呢?还是以汉代的一里等于443.52米来计算呢?
都不能。
事实上《五藏山经》已经给后人留下了破译密码,只是后人没有留意而已。据《山海经.西次三经》:“峚(mì)山,其上多丹木,员叶而赤茎,黄华而赤实,其味如饴,食之不饥。......自峚山至于钟山,四百六十里,其间尽泽也。是多奇鸟、怪兽、奇鱼,皆异物焉。又西北四百二十里,曰钟山。”请注意,此段经文前面说“自峚山至于钟山,四百六十里”,经文“峚(mì)山”后面叙述钟山时又说“又西北四百二十里,曰钟山。”可见后面的420里和前面的460里是相等的。这一后一前的“里”,尺度是不同的,其比例关系为: 1.0952倍(460/420)。
据考古结果,陶寺遗址尺为0.25米(公元前2500--公元前1900年),商尺为0.1695米,周、秦尺为0.231米,汉尺为0.232至0.236米。在这些尺度中,满足1.0952倍关系的只有陶寺尺和周尺。陶寺尺/周尺=0.25/0.231=1.08225倍。1.08225倍关系与1.0952倍关系大体接近,均为1.1倍。
这么说来,《五藏山经》是周时成文?不是,因为《山海经》最初本是图画书,这有点类似于我们现在的没有文字的连环画,即古时所谓的图书。《山海经》经文到处是对图画的描摹,这种“以图表音、以音释义”的写作手法绝非周代文字大备时的产物。
那么为什么《五藏山经》“峚山”至“钟山”里程的叙述,其比例大体符合陶寺尺和周尺的比例关系?这最大的可能是周人有补注。也就是说,《五藏山经》系统成文大体在陶寺时期,即公元前2500年至公元前1900年之间。“自峚山至于钟山,四百六十里,其间尽泽也。是多奇鸟、怪兽、奇鱼,皆异物焉。”这一句是周人或者是周人的祖族补注的。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