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圆群英志——明清之交的中国围棋史话》
第1节作者:
伯翔Xu 日期:2013-04-01 13:04:19
第一章 三大派
据说上古之时,圣人造围棋以传后人。取阴阳相生之意造黑白二子,借天圆地方之说制圆子方盘,仿战场攻杀之法定围吃劫争,世间于是便有了围棋。圣人逝去已数千年,围棋之技却流传至今。围棋之戏,是于盘上争胜负。有了胜负,也便有了江湖。
从上古至秦汉,围棋经久不衰。直到魏晋南北朝,围棋成为士大夫及文人墨客必学之技,甚至不乏王抗,褚思庄,陈庆之这般以棋艺高超而拜官进爵之人。唐宋更设下棋待诏官职,一时间天下棋士为争此国手之名英雄辈出,各领风骚。
至明清之时,几千年的古棋积淀已经登峰造极,厚积而薄发,终于形成了中国古典围棋史上的最高峰,一辈辈前无古人的强手全力争锋,惨烈至极。其情其景,如今都已是昨日黄花。天下豪杰,不论笑涕胜败,都已成了烟尘黄土,了无痕迹。唯有后人翻起古卷,眼中见着那几笔轻描淡写的文字,还能多少体会到些许当年这片土地上曾有过的豪放激情。
棋道江湖,从来不是正史所在意的东西。但这个江湖,却丝毫不比文臣武将竭尽其能的宫争血战平静多少。正所谓:
一道棋路三滴血,方圆之间尽火纹。
只见谱中黑白子,哪晓当年苦思人。
胜乎败乎都作土,王兮寇兮总成空。
偶觉盘侧有泪痕,不知几时是何人。
日期:2013-04-01 13:05:11
第一回 弈师从弈怎非道,棋者为棋亦成宗
在一切精彩的故事正式展开之前,各位读者请稍待片刻,容笔者先介绍一些背景。
一个首先需要让各位读者明白的一件事是——中国古代棋手是怎么养活自己的。有另一个与它等价的问题直到如今也仍然被激烈地争论着,即——中国古代棋手算不算职业棋手。
定义职业棋手是个麻烦事,就好像职业作家和业余作家一样难以定义。比如说鲁迅,人家一边当大学教授一边写文章,两边都拿钱,可能当教授拿的钱还更多些,能不能说鲁迅主业是大学教授,写作是副业,所以这是个业余作家呢?不怕被鲁迅的粉丝拍死的可以试着说说看,笔者是没这个胆子的。那么如果为了鲁迅这样的人物不被误会成业余作家,标准可以放宽些,那么假设现在有个人主业是教书,突然有一天心血来潮写了首诗,曰“春眠不觉晓,处处蚊子咬,一瓶敌敌畏,不知死多少”,一时间在学校内流传甚广,请问他能算诗人吗?
一般来说,定义职业这个概念,就是看这个人归哪个部门管,有没有人管。比如职业扫大街的(绝无侮辱劳动人民的意思),就是说这个人靠扫大街为生,有工资,有编制,几点到几点干活很确定,剩下的都是业余时间。这种规定清楚的没的说,是职业的就是职业的。可是下围棋的,写小说的,这种人就不好定义了。尤其是古代没有“协会”这个概念,不像现在,加入了作协的就可以叫职业作家,在中国棋院有职业段位证明的就算职业棋手,大概都不会错。那古代怎么判断是不是职业的呢?
现在比较统一的认识是,日本在江户时代就有职业棋手了,也就是传说中的四大家(本因坊,安井,井上,林)。这四大家是拿政府俸禄的,奉将军的命令专门研究下棋,隔一阵还要去天皇和将军面前搞个表演赛(御城棋)。这就很明显是职业的了,职业到已经有编制,有单位,甚至按现在的标准可以给上“五险一金”了,性质就跟现在的国家大剧院或者国家级杂技团的演员一样,职业得没话说了。中国古代,除了唐宋时期长时间专门固定设过棋待诏这个官职,明清偶尔设过几个棋官,东晋南北朝时期曾经红红火火搞过几次全国级别的品棋活动(相当于现在的段位赛)之外,也就没多少政府性质的给围棋棋手加编制的活动了。这一方面是因为古代中国棋手地位并不高,另一方面也因为中国从秦汉时期就有一种观点,认为读书人的终极追求应当是治国平天下,围棋和赌博一样属于游戏性质,玩玩就行了,不能太认真。于是现在要想按照国家编制这个框框去界定中国古代棋手是否职业,只能得出一个结论——这伙人搁在现在绝大多数都是货真价实的业余棋手。
不过笔者不大认可这种划分方式,就好像鲁迅的正式编制在大学里,可人家也是货真价实的职业作家。另外,日本明治维新之后围棋四大家也立刻失去了俸禄,甚至贵为四大家之首的本因坊不得不靠租房子维持生计,总不能说那时候日本所有职业棋手一夜之间全成了业余棋手吧。
所以笔者认为,真正判断一个人是否职业的,得看这个人是不是靠这个吃饭的。比如鲁迅(可怜鲁大爷今儿被俺请出来多少次了),虽然在大学有编制,人家研究的仍然是文学,教的是小说史,写的是杂文和小说,说到底仍然是靠文学吃饭的,所以是名符其实的作家。如果举个反例,了解数学史的读者一定知道有个“业余数学家之王”费马。按道理说,费马的数学水平和他的研究成果足以汗颜死八成以上自称数学家的家伙,可是人家依然是“业余数学家”。为啥?因为人家研究数学基本不为赚钱,也没怎么赚钱,真正养活费马的是律师这份工作,人家在研究那些“空白处太小,解题过程写不下”的数学问题之前还得先把法律条文背清楚才行。
如果这么来看,中国古代棋手可是货真价实的职业棋手——他们几乎绝大多数人,这辈子唯一的本事就是下棋,而且下得登峰造极,以至于光下棋就能吃饱饭。
那么古代棋手在没有任何编制的情况下,如何搞到钱来做研究经费的呢?通常有两条路,这两条路按现在的话来说都不怎么光彩……
第一条路,叫做傍大款。
中国古代虽然因不认为围棋能治国而不怎么重视(其实八股也治不了国,人家不是一样考了几百年吗?不过这事不是咱管得了的,不说也罢),但是当官的也不全是死读书的书呆子,也需要业余生活。而那些富商就更是整天闲得发慌,又不好整天往自己店铺里跑,不找点乐子更是活不下去。这种时候,画画太花时间,写字写久了累,找人聊天没话题,一不小心说错了啥没准还得被咔嚓,逛窑子又伤身体。于是,一个比较好玩的解决方案就应运而生了——打游戏。自己打也行,自己没劲打找俩人来打自己在旁边看着也高兴。而在那个年代,最流行的游戏是什么?下棋。
于是偶尔闲来无事的富商或者大官就会像现在招零工一样招些听说下棋下得好的人,来自己府里让自己养着,偶尔陪自己下下棋解解闷。还有些有商业头脑的,找两个据说都很厉害的棋手来自己府里下棋,然后他借此搞个派对积累些人脉,或者收门票搞创收——发展到现在,基本就是新闻棋战。当然,棋手们能够因此而得到数额不菲的对局费,自然也十分乐意。与现在一样,那个时代也是谁名气大,价钱就更高。而一旦有谁想养一个国手级的人物在家里,那么——就等着破产吧,国手级的人物出场费可是相当惊人的,出场个十次八次你家就差不多得要饭了。所以如果能混到国手级别,这种人就厉害了,可以不必看主子的面子,外面的财主都抢着要养他一阵,到哪里都能吃香的喝辣的。每个财主养他个十天半个月的养不起了,就只好放走,让下一家继续供着。所以古代棋手的终极成就就是成为国手,放到现在几乎就相当于全民偶像级的演员。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