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圆群英志——明清之交的中国围棋史话》
第22节

作者: 伯翔Xu
收藏本书TXT下载
  这一老一少两大豪杰的争棋,端的是一场好战,有诗为证:
  老将持刀盘中立,四方山谷藏杀机。
  一声炮响伏兵起,十面强敌夺帅旗。
  血染征袍刀口裂,银须白发满赤红。
  腹中纵有千般计,刀下空负万人敌。
  四海江河为变色,九重天地惊杀气。

  轮番苦斗残阳落,战鼓擂穿银锴破。
  椅刀四望尽敌甲,笑问苍刀哪年提。
  血马长嘶残刀鸣,尚能再斩三百骑。
  且说这几场鏖战,铁判官次次挥军突击,四方军士八面强攻,鲍一中屡屡被困于绝境。观战者无不为之窒息,一次次断定鲍一中恐怕绝无生路。周源得意之时,只见盘面硝烟间,处处都立着周军大旗,似乎满盘之下鲍一中已无完军。然而鲍一中却总是一副酒醉狂笑的痴态,似乎早已胜败了然于心,不以为意。待周源杀招突至,欲将鲍一中将士赶尽杀绝时,鲍一中却突遣奇兵,甩手掷出一记飞刀,杀得铁判官措手不及。待周源回身再战却阵脚已乱,被鲍一中在身后肆意追杀,优势尽丧。观者无不为之称奇,叹服天下棋招之精妙,无出鲍一中者。

  几十年过去了,鲍一中的棋仍旧如当年一样,骁勇善战,奇谋层出,杀得敌人心惊胆战,无处可逃。当年的小鲍飞刀虽然已经成了老鲍飞刀,但这飞刀的功力愈劲,力道愈强了,纵使周源气势如虹,也终究抵挡不住这般纯熟的偷袭功夫。

  然而,叹服的是众人,鲍一中自己心里清楚——周源很可怕,自己只能够凭借多年的经验勉强抵挡,再战几年自己必定将被周源彻底击败。
  我鲍一中的极限已经快到了,周源那咄咄逼人的气势,已经让我感到恐惧了——他让我体会到了当年我曾给范洪带去的那种恐惧感!
  史载:鲍一中技绝天下,独称其(周源)咄咄逼人,乃心畏之。
  日期:2013-04-11 11:19:13
  这一场鏖战,鲍一中倾尽毕生所学,终于勉强压制住了气势强盛的周源。周源全力出战多次,却仍旧憾负鲍一中,一时间竟叹息空负此生所学,此后再未轻易出手,默默将那份惊天动地的棋艺藏于心底,不再显山露水。周源的后半生,直到离世之日也不见再有记载,无可记叙。
  而鲍一中倾尽全力保住了自己的名声,却也终于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在先后镇压了李冲和周源之后,永嘉派中就只剩下一个人可能对鲍一中产生威胁了——青龙太子徐希圣。
  关于徐希圣的记载,很少,很神秘。
  记载很少,大多数情况下是因为这个人不大出名,或者在当时影响不大,又或者这个人不怎么爱出风头。但对于徐希圣,这三种情况都不适用。
  徐希圣很出名,出名到日后江南又出现了一位名叫方新的棋坛霸主,人们都说他是当年徐希圣投胎转世的。把后代高手说成前代高手的转世,可见,这位前代高手当时必定也是享誉天下,人人皆知的一代豪杰。不然请试想一下,假设笔者今天跳楼死了,四十年之后出了个的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人,大家会说那小子是“伯翔转世”吗?(笔者大概不会有这么铁杆的粉丝吧……)
  徐希圣在当时的影响也决不可小觑,因为这是个喜欢闹事的主儿。这小子从小就不爱在家宅着,喜欢四处游荡,在江淮各地旅游,而且每到一地都要留下一段传说不可。说起影响力,知道当时人怎么介绍颜伦的吗——“徐希圣的同乡”!堂堂一代国手,京师派头把交椅的颜伦,在南方居然被称为“徐希圣的同乡”!当然,很多学者认为颜伦绝对不是永嘉人,这个记载应该是搞错了。如果真的是搞错了,那……就更厉害了——徐希圣强大到大家要把颜伦的籍贯搞错来跟他扯上关系啊!

  至于徐希圣是不是不爱出风头,这个……不是爱不爱的问题——是出多少风头才能让他满足的问题。徐希圣从小就不是个在家宅得住的主儿,喜欢在江淮一带到处旅游,而且每旅游到一个地方就要留下一段传说。到处挑战,声名在外,这种人身上怎么可能没故事?
  从已有的侧面描写可以看得出,徐希圣是个很强的棋手。号称要杀遍天下的李冲晚年说当年在永嘉派只有三个人他搞不定,就是鲍周徐。难得的棋史著作中也提到了一句话,说周源和徐希圣的棋“骎骎角鲍者”,可见他年少时棋艺已经与周源平起平坐了。日后纵横南方棋界几十年的棋坛传奇方新硬生生被搁上了一个“徐希圣转世”的名声,而方新本人还很乐意。可见徐希圣是一个神秘的传奇,如果有人想以那个年代的江南棋界作为背景写部棋侠小说,徐希圣几乎就是最合适的主人公。

  可是,奇就奇在,你要真想找找徐希圣身上有什么故事,还真就死活找不到——各地县志,甚至棋史专著,往往谈到徐希圣就一两句话,或者只出个名字,事迹则完全不见记载。
  这是为什么?徐希圣在当年那么潇洒,怎么就不见有什么光辉事迹流传到现在呢?
  这事儿后面还会有交代,笔者这里就只透露一星半点的线索好了。
  有一件事大家心里要清楚——明朝的时候,棋手影响力只要够大,是可以左右郡县当地历史书的内容的。这件事,日后李冲干过一次,那是后话,后面会说到。但是既然李冲这个等级的都能影响给郡县修史的官吏,那么鲍一中自然也可以,永嘉派想必还有更多人同样可以。
  这么看来,很可能是有人想彻底掩盖徐希圣当年的光辉,不希望后代棋史书上将徐希圣的地位抬得太高。这个人可能是谁呢?猜测一下,李冲很有嫌疑,因为这个人本来就小心眼,阻碍郡县志修订的事情他也不是没干过。鲍一中,或者鲍一中的某个疯狂崇拜者有嫌疑,因为关于徐希圣的记载中只有一条“骎骎角鲍者”,却没有像周源那样细致地交代鲍一中如何看待这个对手,看来很可能是这段记载被抹掉了。

  如果试图抹掉徐希圣的是李冲,那么可见徐希圣必定曾让李冲输得很惨,以至于好面子的李冲不惜动用自己所能动用的一切力量要抹去徐希圣这个名字。如果是鲍一中或者鲍一中的崇拜者想抹去徐希圣,那就更厉害了——那说明徐希圣很可能曾经赢过鲍一中!
  当然,也可能是徐希圣这小子太狂了,得罪了不少人,大家合伙一起把他抹掉了……

  以上全都是不负责任的猜测,本人只负责记录电脑键盘自动敲击所形成的文字,对于内容不做任何评价……
  由于史料实在少得可怜,连徐希圣什么时候跟鲍一中交手,交手的结果怎样,甚至俩人是不是真的交过手都难以断定,那么这一段就真没办法随便编首歪诗来糊弄了——不是笔者偷懒啊。
  笔者个人更倾向于相信其实这两个人没有交过手。而正是因为没有与鲍一中交手的机会,徐希圣才会四处游历寻找自己棋艺生涯的突破口。
  现在唯一可以断定的是,徐希圣没有撼动(或者撼动了但是没记载下来)鲍一中的王者之位。一番内乱之后,永嘉派还是永嘉派,鲍一中还是鲍一中。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