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5-03-12 08:56:00
前言
在中国的文学史上,据说艺术造诣最高的一部小说是《红楼梦》,那么影响力最大的一部小说一定是《三国演义》。《三国演义》中的主要人物都是家喻户晓,诸葛亮成了智慧的代名词,曹操成了奸诈的代名词,关羽则代表了忠义,刘备代表了热泪……这些历史人物的形象定位,几乎都是来自于《三国演义》。也有人说了,这些人物早在《三国演义》成书之前就在《三国志》和各类评话的宣传中就已经家喻户晓了,算不得《三国演义》的影响力。但是《三国演义》有一个神奇的经历,古今中外任何一部小说都难以望其项背。那就是成为了一个国家的军事教科书和官修史书的样本。这个国家就是后金,后来演化为清朝。清朝前期的统治者都是拿《三国演义》当兵法来看,而且还运用在战争中。甚至清朝的很多官方文献中,能看到《三国演义》的经典桥段。比如袁崇焕版的蒋干盗书,再比如奕詝和奕?争位简直是曹丕和曹植争位的翻版。最离谱的是,后金时期满文书写的史书,由于满文这种新创作文字的不全面性,一些难以表达的意思,居然学习明代《三国演义》里面的绣像。史书内有插图,真佩服满族先人们的智慧。
既然要聊《三国演义》,我们不妨先来看看“三国”是什么?这个很好回答,魏、蜀、吴。但就具体到这部小说中,出现过的国家还真不止这三国,什么彻里吉、孟获、兀突骨都有自己的国家,对了,永远不能忽视里面的大汉帝国。那这部小说的中“三国”,在下冒昧的解读为三个人,这三个人是全书的主角,分别是:曹操、诸葛亮、姜维。
这部小说前半部可以说是描写了曹操传,中间是诸葛亮传,后半部是姜维传。捋清楚这三个人及其对手的历程,基本上就能读懂这部伟大的小说。现在我们就从曹操开始,看看能读出哪些不一样的东西,内容取自明嘉靖壬午版和清毛纶、毛宗岗版两个版本的《三国演义》。
日期:2015-03-12 08:56:59
曹操篇
一、做太监,挺好
《三国演义》的故事是从东汉末年开始讲述的。汉朝这个朝代最显著的一个特点就是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汉朝的历史就是宦官和外戚的斗争史。就在这种传统下,汉朝著名的昏君汉桓帝驾崩。他崩了没关系,关键是崩之前没有儿子。只好紧急过继了自己的侄子当儿子,这个侄子就是十二岁的汉灵帝。汉桓帝虽然无道,但是知道把自己糟蹋的差不多的帝国交给一个十二岁的孩子是及其不靠谱的。因此给灵帝留下了三个辅政大臣:大将军窦武、太傅陈蕃、司徒胡广。辅政大臣这个职位上,最有名的大概就是清朝的鳌拜吧。其实无论哪朝,只要是小皇帝继位,老皇帝都会留下几个辅政大臣,让这帮辅政大臣相互制约,才能避免皇权和臣权的平衡点被打破,保证皇权永固。汉灵帝的这三个辅政大臣上位,表示着一个崭新的外戚专权时代到来,那个职位最高的大将军窦武,从辈分的角度讲,是汉灵帝的姥爷。
汉灵帝不知道走了什么运,突然当了皇帝。但是他很不喜欢这个姥爷,因此他姥爷又没能把他领上道。年轻的汉灵帝需要培植自己的势力,因此喜欢和太监为伍,尤其是喜欢曹节。有时候很难讲曹节和窦武谁是好人谁是坏人,反正俩人互相看对方不顺眼。窦武不能容忍这个太监权柄日盛,形成新的宦官专权的时代。于是就和另一个辅政大臣陈蕃一起研究,怎么把这个挨过一刀的死变态曹节再砍上一刀,让他人头落地,才不枉这些生理正常的男人当这一回辅政大臣。
窦武和陈蕃虽然下半身比曹节正常,但是上半身还真不一定比曹节正常,尤其是这个脑子,考虑事情极其不周全。这么机密的事情居然暴露了,这哥俩还在屋里密谋呢,外边曹节带人杀过来了。大将军和大太傅就这么稀里糊涂的被杀了,自此之后,曹节、张让等十个宦官专权,号称十常侍。最令人瞠目结舌的是张让,汉灵帝居然管这个太监叫爹,哪说理去?我深度怀疑汉灵帝是个高端黑,他是在拿张让的身体残疾开涮。不过在那个时代,当太监是个很光彩的事情,说出去倍有面子。因此有的是人抢着当太监的儿子,太监也乐意认领这些儿子们。就这样,张让、曹节等十常侍把汉朝又带到了宦官专权的轨道上来,他们陪着汉灵帝拖着这个被汉桓帝祸害的差不多的帝国,一步步走向灭亡的深渊。
不过所谓十常侍在太监圈是小字辈,咱书里边这位男主角曹操,人家爷爷曹腾当太监贵族的时候,这十个人妖估计还在养伤呢。曹腾是太监圈的前辈,曾过继了一个叫夏侯嵩的人当儿子。夏侯嵩改名曹嵩,自此发达。曹腾死后,曹嵩继承了费亭侯的爵位,一路做到了大鸿胪,位列九卿。曹嵩的儿子就是曹操,是一位中央级别的官三代。
汉朝是个拼爹的时代,当时没有科举,选官制度是举孝廉。意思是说朝廷去考察一些孝顺廉洁的人,选出来当官。那么问题来了,孝廉的标准是什么?最主要一条标准就是看爹是谁。像曹操、袁绍、袁术这样的官n代,生下来就被认为是又孝又廉的。这样的人哪怕生下来就是肥得像猪一样的弱智,也能弄个少将当当。
曹操就生在这样一个官员世家里,可谓是含着金勺子出生。曹嵩应该很喜欢这个儿子,给这个孩子取了很多名字。小名有曹操、曹吉利、曹阿瞒,身份证上的大名叫曹孟德。如果当时流行英文名,曹操的英文名的音译版很可能是曹孟德斯鸠。总之出身富贵的曹操小时候基本上是个纨绔子弟,他有两大爱好:一是生物学,喜欢左牵黄右擎苍的去打猎;二是艺术,喜欢吹拉弹唱歌舞。但是,曹操跟其他纨绔子弟有个巨大的不同:精于权术。也就是说年轻的曹操心眼很多。他不仅坑小伙伴,连自己亲叔叔都算计。
这是个大家都知道的桥段,曹操的叔叔觉得这孩子没正行,经常找曹嵩打小报告,完事曹操就得挨顿打。曹操为了从根本上杜绝这种事在发生,在自己叔叔面前俩眼一翻,假装抽了过去。曹操的叔叔是个很没节操的人,看见自己的侄子抽了,不想办法找大夫抢救,而是赶紧去告诉曹嵩,然后自己溜了。就在曹叔叔去打报告的时候,曹操拍拍屁股回家了。曹嵩看见曹操无恙,就问他中风怎么好了?曹操委屈极了,说自己根本没有这毛病,只因为叔叔不喜欢自己,才被这样诅咒。从此之后,曹嵩再也不信自己弟弟说自己儿子的坏话,曹操更加肆无忌惮。
在大多数人眼里,少年曹操跟别的纨绔子弟没人么两样。只有两位所谓的名士认为曹操是个不同寻常的人物,这俩人是个是桥玄,一个是何顒。桥玄认为曹操是个可以力挽狂澜的人物,乌烟瘴气的汉朝,只有曹操可以拯救。何顒则认为汉朝将亡不可避免,但是以后能安定天下的准是曹操。这两种说法似乎有些矛盾,但也殊途同归。曹操为了探究真理,又去请教一位会看人的专家,名字叫许劭。许专家很不喜欢曹操这类人,就不理曹操。曹操再三追问,许劭说出了对曹操这个人物最准确的评价:“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原文)”意思是说,在和谐社会,曹操会是个有作为的官员;在混乱时期,曹操是个可以通过非主流手段成就大业的人。奸雄嘛,比英雄灵活,比枭雄伪善。英雄令人敬仰,但是成功者罕有。枭雄令人敬畏,成为一方霸主的不少。唯有这奸雄,总被围观群众称赞,最终成就霸业,被后人冠上一个“奸”字。许劭的话让曹操非常高兴,虽然许专家瞧不起曹操这样的人,但是这种评价是对这个少年非常高度的肯定。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