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棺镇谜案——古镇离奇事件背后可怕的真相》
第8节作者:
此心悠然v “完了。就这些。”
“回来以身相许报答我的大恩大德。”
“奴婢谢恩。”
“滚。”
关掉QQ,苏翠的目光再次回到那张照片上,照片被放到最大,李兰的脸色惨白得像个死人,诡异的画面铺满了整个荧屏,苏翠越看越害怕。仿佛正面对着一具尸体。她连忙关掉显示屏……
天空忽然闪过一抹明亮,把室内照得白昼般,紧接着轰隆的雷声从远而近。雷雨震震,伴着寒意侵占了她今晚的梦乡。
她翻来覆去睡不着。闭上眼是李兰的惨白的脸容,睁开眼仍然是那惨白的脸容。她不是一个胆小的人,可是今夜的她特别的害怕,特别恐慌,仿佛屋子里忽然多了一个鬼影,只要她一闭上眼,那个鬼影就会在黑暗中现身,俯瞰床上的她。
她把房间的灯都拉亮。在眩目的灯光中,努力地闭上眼睛,催促自己入睡。
日期:2015-05-13 13:52:00
第四章 火车上的奇怪男人
屋内不知道从何处飘来一阵白色的雾气,雾越来越沉,越来越厚,浓得像固体般化不开。在这白茫茫的的雾霾里,苏翠首先看到一张脸露了出来,然后是整个人。那张脸苍白得和浓雾几乎成了一体,只有血红的嘴,乌黑的头发,份外明显。那张脸是李兰的脸,化着死人妆,穿着寿衣,寿裤。她向着苏翠走来,嘴里呜咽着在哭泣,好像受了莫大的委屈。
苏翠很害怕。她整个身子仿佛被强力胶粘在了床上,一动也不能动。她大睁着眼睛,看着李兰从浓雾中一步步向她走来。
“苏翠………………”
“苏翠………………”
她呼唤她的名字,像过去一样,没有感情的语气,没有高低起伏的节奏,带着淡淡的不着痕迹的距离与疏远。
“妈。”苏翠害怕极了,她知道面前的李兰不是人,是鬼。人不会像影子般直接从床的另一面穿过床体走到她的面前。人不可能轻飘飘如影子般没有重量,没有实体。
她近了,更近了,连脸上那厚厚的粉底都看得清清楚楚,没有活人会化这样厚重诡异的妆容。只有死人,才会化这样浓的妆,用那么深浓的胭脂来增加脸色的红润。
她伸出一只手,食指前伸指向苏翠的脸,苏翠浑身起了一层鸡皮疙瘩。
李兰无声地咧开嘴笑了,脸太白了,显得牙齿有些黄。她唇角的弧度越来越大,越来越大,那血盆大口横向撕裂了整张脸。那样子要多恐怖就有多恐怖。苏翠浑身颤抖,喉咙咯咯地响,却发不出半丝具体的声音。
李兰的指尖更近了,一点点移向她的脸颊。
冰冷的指甲点在她的额头上,冷得她仃伶伶地打了个寒战。
李兰的嘴咧得更大了,直咧到耳垂下。
忽然这张脸变了,变成了另外一张脸。这张脸更清秀和年轻一些,只是上面爬满了淋漓的血,墨黑的发丝垂在肩上。她的眸子比李兰的更幽深冰寒,仿佛一个散发着幽幽寒气的千年古井。
是那个女鬼。
她又出现了。只是这次她离她更近,脸看得更清楚,她穿着碎花的蓝色睡衣,上面染满了鲜血。是从她头上流下来的鲜血。
她看着苏翠,那古井般幽寒的眼睛里忽然冒出大滴大滴的眼泪。她在哭。这是苏翠第一次看见她哭。她不知道她为什么会哭,但是她的哭却让她隐隐觉得很难受。
“你要说什么?你说呀!你是不是有什么话要告诉我?你是不是有什么冤情?”
女鬼没有任何的反应,仍是那个表情,那张脸。一阵浓雾飘过,脸容模糊了一下,又变回李兰的脸。
这张脸正常了很多,脸上充满慈母的光辉,苏翠从来没有看见过这样子的李兰,如此温柔,如此慈爱。她轻轻抚摸她的脸颊,眼里满是深深的疼爱。她从寿衣的口袋里掏出一个什么东西放在苏翠的被面上。向她轻轻微笑了一下,然后缓缓从房间走了出去。浓雾瞬间覆盖了她的身影。
“妈。妈。”呐喊终于冲破喉咙的限制飚了出来,声音传进耳内,没有想象中大,却充满了悲伤和焦灼。
苏翠一下子醒了,原来是南柯一梦。她感觉自己的额头上布满冷汗。明晃晃的灯光,刺得她眼睛一阵酸涩,她再次闭上眼,强迫自己入睡。
只是一场梦,幸好只是一场梦。梦里穿着寿衣寿裤的李兰,实在太可怕了。而且那样子,分明是一个已经死了的人。
难道李兰真的死了吗?
这个问题她不敢想。
照片中的李兰分明就是一个死人。
只是那张照片太诡异,怎么看都不像是真的,一个人怎么可能在毫无立足之地的峭壁上拍摄这样一张照片呢?她宁愿相信这是P出来的。也不愿意相信,妈妈已经死了,而且被葬在悬棺里。
她们母女三人相依为命,日子简单而朴素,生活就像流水一般重复,和周围每个人都一样。如此离奇的事怎么会发生在她们身上呢?她实在想不明白。
脑海中各种念头和信息纷至沓来。大脑就在各种各样胡思乱想里渐渐沉入了梦乡。
日期:2015-05-13 13:55:00
好像只是睡了短短的几分钟,天就亮了。刺目的灯光,以及窗帘外透过来的光线使得室内非常亮堂。
苏翠想起昨晚的梦。李兰,女鬼都一起走进了她的梦里。梦里的李兰好像已经死了,穿着寿衣寿裤。难道,她真的死了吗?夜里回来向我报梦?为什么和那个女鬼一起来呢?
她觉得早上自己的头脑不是很清楚,昨晚临睡前停留在大脑里的各种胡思乱想,醒来后又纷至沓来。那灰色的脑细胞,神经兮兮的各种想法,沉睡了一晚之后,像一群顽皮的孩子在头脑里乱冲乱撞。
她心里涌上一股焦虑与恐惧,她想找些什么来做,远离这个思想异常活跃的时刻。这些想法让她害怕,难道在她的意识中李兰已经死了吗?还是事实上李兰真的死了?
到豆沙关的火车不多,只有中午一趟。她在网上收集了一些关于豆沙关的信息。豆沙关这个很容易联想到豆沙包的名字,缘于一个历史典故。
相传诸葛亮领兵来到关下扎营。守军将领为了试探诸葛亮的智慧,于是给他出了一道难题。他把碗豆洒在关河边的沙滩上,然后要求诸葛亮及其军队三天内把河沙和碗豆分离出来。沙滩上,成堆成堆的河沙一堆连着一堆,每堆河沙里都均匀地掺杂了不少的豌豆。莫说三天内捡出来,就是七天七夜,不眠不休也不可能捡完。诸葛亮沉思了很久,都没有想出办法。就在天快黑的时候,他步出军营,看到山里漫山遍野的翠竹,不禁眼睛一亮,有了!赶快传令三军,打着火把,砍竹子,划篾条,编织成网状;然后分离河沙和豌豆。
天亮了,守军将领爬上城堡往河滩望去。不望则已,这一望就呆了:旭日照耀着的河滩上,金黄的是豌豆,灰暗的是沙。已经全“捡”出来了,仅仅用了一个晚上。后来,为了表示对诸葛亮大智大慧的崇敬,石门关变成了“豆沙关”。
关中有千年古镇,唐袁滋题记摩崖、秦五尺道、僰人悬棺。是滇东北著名的风景名胜区。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