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降魔篇续集延用魔幻暗黑系列风格,人物取自西游记原著中无数次提及的玄奘前生--如来佛祖二弟子金蝉子。 故事是那些年青的行者,经历远方,体验智慧,感知世界,顿悟生命的过程。片名为六祖惠能偈语: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无非一尘》
【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第一场 引子
在干成一件大事之后,伟人通常有两种选择,写首诗或者把个妹,杨广选择了前者,那一年他还不到二十岁。诗曰:
千峰戟排阵,万仞剑开屏;穹苍奔雷处,云开现东溟。
山不在崇巅,进退皆禅陵;志长存修远,功过后人评。
帝禹牧九州,义威铜铸鼎;秦皇诛六国,光垂石刻铭。
先圣定世日,俱胜吾今龄;呼啸轩辕剑,怒海斩龙鳞。
公元589年,那天的小帅哥晋王杨广刚灭了另一个文学爱好者,爱唱后庭花的南朝陈后主。适当风华正茂之年,又是踌躇满志之时,左右簇拥着大将韩擒虎、贺若弼等人一路高歌登临会稽山,要学大禹爷、嬴政爷的style,抒豪情寄壮志,急令飞雪化春风,迎来春色换人间!在手下大将们一片捧臭脚的赞美声中,传令兵卒要将此赋千古传颂铭刻在临崖石屏之上,殊不知那片石屏本叫盟石,它见证着一个龙王的成长。
当敖广还只是三江九派里一条执事小龙时,他就特别注意结交天下英豪,正巧遇到了当时正为东南沿海荒蛮之地洪祸为患而殚精竭虑的大禹。两条龙在会稽临崖石屏上歃了血盟,拜了把子。所以后来大禹镔铁定子指处,敖广开山劈道,凿石疏流,曾为引开洪峰,挽救四乡庶黎,以头磕山致东山移道终将洪水引入东海,使这片浅海沼泽之地重新成为平原,世人方得垦殖为生。因此,那一年敖广被评为感动上天十大杰出青年,封了东海王。所以,那块石屏对他的重要性就如同祖坟上的墓碑一样。小杨广不知天高地厚,早有山精海怪飞报东海。
那杨广“鲜衣催怒马,御酒染红霞”打了鸡血一样正洒着狗血,陡地间,山雾海云穿开,一道霹雳击在盟石之上,火石电光四溅,攀崖小卒坠渊呜呼不提,只骇得小晋王屁滚尿流,携众将飞逃鼠蹿,夺下山路狂奔。那盟石也一劈两开,成了今天的龙劈崖。所以说,伟人们啊!你们打了胜仗高兴归高兴,写诗就写诗,这都没错。但请别动不动就三皇五帝,唐宗宋祖的,这个祖宗没文化,那个祖宗只会玩雕的,人家爱玩啥玩啥,都是真龙天子的命,谁也别挤兑谁。小杨广乱说话就遭雷劈了吧!
小杨广下山后平复了激动而惊惧的心情,毅然决然的还是重新选择了后者,有诗为证:
清音出歌扇,浮香飘舞衣;罗带轻分处,青楼薄幸名;
芳树晓禽飞,风花意无极;换得浣纱女,江南掌中提。
以掌中江南去换个妞,唉……放过杨广,让他一如既往的去牛逼。单说东海龙王敖广,辖司东海二千六百五十六年,还从不曾有人敢在他的仙山,他的地盘,喊着要斩他的龙鳞,他是越想越气,但无奈他也知天数,那杨广现在已然是文可安邦定国,武能创业争疆,奉天承运的真龙天子,动了他也是要犯天威的。刚正好,又闻听得杨广奉命赴任扬州总管,成了名副其实的江南王。一怒之下,气没处撒,敖广断了江南雨泽,除冬季零星布些小麻雨,连续两年春夏种季是滴雨不发。
有道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是一点不差。江南庶黎才卸下刀兵战乱之苦,又摊上这干雷旱海之灾。天龙人龙斗气,殃及的是黎民百姓。眼看这第三年的春天又至,真不知这苦难是否到头了。
日期:2013-06-27 18:38:32
第二场 大地
山凝翠盈窗为框,恍若画中雨皴凉,隐有山雷飘远近,春声缱绻在云乡。
骚人滴墨化归燕,绣女针尖藏花香,垂柳最是丹青客,碧波春水画鸳鸯。
这是江南,春天的江南,这才应该是江南的春天。可眼前是一片陌生的大地,象一张刻满深深皱纹老者的脸,多少泪水也无法浸润些许,何况是眼灼目焦,双目已干到无法眨动。他只有绝望的凝视恐怖的天空,留下最后一个焦黄的影像后,在来不及燃烧的暴裂中,居然没有一点液体的迸溅。他痛苦的想伸舌去舔润一下双唇,可舔到的只是一层层剥落的地皮,扬起的土灰中嗅不出半点水气的腥湿,直接冲入鼻腔,粘黏在深喉处最后一个小孔上,他急促喘息着挣扎,大地的震颤令所有的人都焦焚不安。
定海寺的钟声让聚集的人群安静了下来,他们或敞头赤脚,或头戴斗笠,身披蓑衣,顶缸挎瓢,故意营造出一派即将下大雨的景象,虔诚的乌秧秧一大片跪倒在定海寺山脚石阶下,向着半山搭建的木台方向,报以身体最大幅度地叩拜。
在通往定海寺石阶约半山处,背山面海由八根大木桩子支起了一面平台,借高处石阶与木桩的水平台高丈二有余,伸延约有丈二,见宽也是丈二,当中莲花座上也是一个丈二和尚正打坐念经。身后各色调雨帖子,招雨幡子是唿唿喇喇,左右两边香炉烛火是霭霭煌煌,八方四角白螺法号黄杨木鱼是呜呜笃笃。
随着海螺法号低沉深远的幽冥招唤,从定海寺后山中忽地弥漫出滚滚黑云,浩浩殇殇,顷刻间遮天蔽日,刚还明幌幌灼目的天空竟被云霾笼罩下来。天刚一暗,平地又蹿起数股旋风,这风只在这跪地叩拜的人群中缭绕,掀起扬尘暴土,大家是掩目捂鼻,昏头转向,只片刻已然是天混地沌。
正在这时,只听得定海寺的大钟又敲了三响,隐约见高台中莲花座上多站了个身着灰白百纳僧衣的年青和尚,双手合十,气静声宏,音词清远,朗朗道:
裂地枯田目满荒,瘠牛钝犁怎开疆;应是花开春好处,谁愿背井离故乡。
生生最是百姓苦,世世辛劳总愁粮;忍饥捱冬省粒谷,祈盼春来一颗秧。
他的声音仿佛从天空传来,飘飘渺渺,但真真切切响在每一个人耳边,悲天悯人,句句凿心,人群中悲恸呼嚎之声顿起。就在这时黑云之中传来一声炸响,隐有火光一闪,似雷非雷,似电非电。年青和尚闻声,昂首问天高颂道:“霹雳一声震天响……”,一直在莲花座上打坐念经的丈二和尚,突地站起大唱道:“黑风骤起捣翻了江……”,青年和尚惊了一跳,侧目瞪了他一眼,悠悠长长的摊开双掌,伸举向天,如悲如泣,如歌如诉唱道:“倾天万丝含春泪,何愁千里…稻…花…香……”
在他唱颂声中,只见台中莲花座竟缓缓腾空而起,在黄尘黑烟之间徐徐升天。伴随着,钟声铛铛,法号呜呜,木鱼笃笃,颂经喃喃,众人狂拜呼天!
日期:2013-06-28 09:19:21
第三场 求雨
无非回头见承恩长老已是泪流满面,动情道:“还是师傅您最懂我的诗意,没想到这最后两句令你这么感动!”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