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中国商人聊天》
第3节

作者: 望京闲人2011
收藏本书TXT下载
  冯:“我的哲学就是坚定不移地反对一切必然性结论。因为在必然性结论中,人只能无奈地处于从属地位。
  “为此,我们真得好好问问自己的眼睛——究竟看见了什么?

  “必然性结论对于思维之有害,不亚于明显谬误。一个根据事实而言的必然性结论,总是以其权威无比的方式,令人感觉毫无出路。这就像是在说,无论一个人的身体多棒,总有一天要死一样。必然性障碍,以其合乎逻辑的推理,有效地禁锢了我们对于未知的认识,物化了思想。人常常因此预支失败,且对明显的变化视若无睹。
  “举个例子说,太阳当然是从东边升起,可是如果你总以此为出发点,就只能得出它将从西边落下的结论。你看不到天文学家和宇航员眼睛里的太阳。这个必然性实际上并不是针对太阳说的,而是针对你所处位置而言的一种状况。
  “就此,我们也往往不自觉地认为,可以用自己的主观意志看待客观事物,并试图在一个界限的意义上完整地理解它们,以至不可避免地带来这样的尴尬,被自己眼睁睁看着的东西抛到了后面。事物自身则在不断地变化中,又经由变化而变化且最终改变了自己。在这方面,人知道自己一定会死是对的,可假如他不能同时知道他还生活在一个生生不息的世界里,就不能在最后的时刻获得拯救。恰恰是出现了否定的形式,人才从必然王国走进自由王国。

  “进步只能得益于新的思想。一成不变的方式,既不能解决新问题,也不能解决老问题。那些总从必然性出发的人,将会长久地面对这样的麻烦——他们以为自己做对了,可惩罚还是加在了他们的头上。

  “‘看见了阴沟里的阳光’,这话本身就能给人启示,好像说‘狗屎也能卖钱’一样,你信不信呢?
  “问题不在于你信不信。问题在于你能否打破旧的框框,让新的想法涌现出来。凡是要解放命运的人,首先必须摆脱作为既定观念奴隶的现状。
  “进一步分析可以认识到,必然性结论只能导致一种自我封闭的状态,就在我们无法质疑的地方,认知产生了排他性,人也由此陷入观念的陷阱。但是一个过程的演变却要复杂得多。过程以一个又一个相对结论,在不同的时空内流淌着、影响着、扰动着,假如只有一些必然性结论的话,人就无法利用过程及其变化,更无力左右后来结果,改造世界与创造世界的愿望就不能达成。
  “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生的价值不在于证明,不在于求知,而在于利用,在于探索。不如此,你就不能驾驭什么,更遑论成功!”
  日期:2012-11-04 21:59:09
  十、配比观点

  (人物:陈钧,女性,34岁,兰州人,大专学历,时装专营店经理。)
  陈:“我总觉得,人难成功的原因,主要来自于配比不当,以至尽管他也可以在某些方面做得很好,还是表现得难以为继,显示相关的事情如果不能相通,就不能形成合力,不能发挥主体效果,在人向目标排列组合的过程中,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断层,想要爬上去,却苦于没有一架梯子可用。相似的情况,即便是在买卖一件衣服的场合一样适用,要是我们不懂得如何为之搭配与呼应,同样难以把这桩生意做成。

  “从这个意义上说,色彩的美既在于绚丽,又在于单一,完全因变化而变化,因不同而不同,若要引人瞩目,还得别有风情;好像人在购买时装的时侯,目的也不仅仅是为了迎合时尚,倘若没有其他优雅与高尚的元素组合,一件小小的衣服无论如何不可能在价值上让人认同,结果,与其说这是来自于衣服的缘故,还不如说这是相关于衣服的缘故,我也由此认识一个道理,想要成就一件事,除了要做好以外,还要在‘好’上相通。”

  日期:2012-11-04 21:59:57
  十一、凡事都要学会在过程中寻找
  (人物:楮一行,40岁,武汉人,硕士学历,网络公司首席执行官。)
  记:“据我所知,贵公司在赔了五年后才开始小有盈利,所以,我想问一个不太礼貌的问题,您当初烧钱的感觉怎样?”

  楮:“这个问题有点儿意思。我喜欢!只不过我也要反着告诉你一句,会烧的钱才是真钱,这个钱才能赚。在这方面,船上的想法和船下的想法完全不同,你也不要把别人说的话太当回事。相信我,没人会真的烧钱,即便是在不得不如此的情况下,一个烧钱的人也同样清楚他不得不如此的原因,他知道他的问题的所在,或许就在于愿不愿意烧钱的这件事的本身。
  “所以在有些时候,你还必须学着做点蠢事、傻事,特别在大家都聪明的方面,你的笨法子也会多少具有几分硬道理。当然啦,盈利始终是企业的根本,但这个根本却不能在开始阶段成为管理者的主要目标,原因在于所有能让你赢得未来的钱都必须‘烧’自这里,你要一味算计,只会把帐算歪。
  “为此,我从不主张行事太过正确,也不和手握‘真理’的人一论短长。因为在我看来,凡事都要学会在过程中寻找,而不是刻意强调某个问题。人要想成就一番事业,还就得有这么份耐心。”
  日期:2012-11-04 22:00:50
  十二、不要在深究的路径上徘徊
  (人物:卫云,56岁,深圳人,大专学历,资深投资人。)
  记:“我们知道,股票起初是没人要的,不得不靠摊派的方式发行下去,可您不但买下了自己的一份,还变卖家产买下了其他人不要的几份,无可争议地在日后成了位大富翁。何以别人没这么做呢?”
  卫:“同某种可疑的状况相类似,事情在深度上也往往令人不安,若要追究起来,便会远远超出我们预知的掌控能力,以至不得不限制自己的所作所为于一个不堪满意的结果之中,所有痛失良机的人都是如此,与其说他们不够敏锐,不如说他们不够坦诚,居然想的太多太多,远离了应该思虑的问题。”
  记:“您当时是怎么想的?”

  卫:“我以为,弯弯肠子一条道,百转千回的结果仍不过是一坨屎,在我们面临决断的时候,就当知道这个。”
  日期:2012-11-04 22:01:36
  十三、你的问题其实就是你独有的
  (人物:蒋卫东,44岁,温州人,中专学历,制鞋公司总经理。)
  蒋:“以前,我善于从他人身上吸取教训,一度省了很多事,也省了很多钱,直到有一天我发现自己还免不了要重复他人所犯错误,这才意识到,你的问题其实就是你独有的,并不由于你知道什么是错的有幸避免。有些事就这么奇怪,即无法省事,也无法省钱。”

  日期:2012-11-04 22:05:45
  十四、在不朽的意义上思考
  (人物:沈明,56岁,邯郸人,高级技师,私立职业教育机构董事长。)
  记:“我一直深深崇拜着您的传奇故事——以一份电视机说明书起家,通过自编教材、租赁教室,只用了七、八年工夫,就发展成为一家覆盖十几个省、市,拥有近千名教职工的庞大教育机构。这一切是怎么做到的呢?”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