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屌丝的大学回忆录--大学熬了锅叫青春的粥》
第20节

作者: 住在师太对面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5-05-20 22:06:51
  小学生时代,像是原始社会的初期,方式简单粗暴,然而未必十分有效。常用的方法是传纸条和长颈鹿,前者传纸条风险太大也浪费纸张,后者长颈鹿需要很好的视力和颈椎。还好年少的孩子,都有很好的视力和身体,并且根本不懂得什么节约能源。
  初中阶段,当时流行着透明胶带,不知道是否受到传统谍战片的影响,胶带传送信息的方法不胫而走,具体做法是:把需要传送的信息先写在纸上,然后用透明胶布粘上,再递给需要者。这方法不重要,重要的是传送的过程,透明胶带的使用在初中平时考试中是允许的,老师甚至鼓励知错就改的学生。可是,不是每个人都能顺利完成这一任务,就像不是每一注彩票都能中奖。
  有些学屌们自认为已经天衣无缝,把胶布传给某人,而胶布拖着长长的尾巴,像一颗扫把星在教室上空划动。男监考老师如果喜欢打篮球,他会眼疾手快的起身轻弹,伸手抓住,当然他不会转身做一个假动作,绕过对手帮你把胶布传给队友。他会打开一看,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滚出去了。
  初中的孩子们正处于创造力上升的阶段,因为小学时代的各种奇思妙想还没有完全的被社会扼杀完,所以在初中的教室里总会发生一些新奇好玩的东西。到了初三,数学老师在考试中允许使用科学计算器,这类计算器和菜市场里鱼贩子用的语音计算器不一样,因为它加了“科学”二字,有科学的就很牛吗?当然了,它能算出根号3等于1.732……但是它仅适用于考试,在现实中不实用,因为买菜的时候不需要开根号。

  科学计算器十多块钱一个, 不是每一个学渣和学屌们都能买得起,另外它和胶带有一样相同的存储功能,按照1A2B的格式先输入,再传送,当然这种方法只适用于数学考试。
  高中阶段,学生们的 创造力在逐渐下降, 但是科技的进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一缺陷,手机的出现和大规模的使用使得传送信息变得更加便捷和安全。这一阶段人们对科技越来越依赖,因为学生们很难再使用小学的方法了,学生们戴着厚厚的镜片,脖子变得更加僵硬。
  然而手机的克星是屏蔽仪,科技最大的危险就是总是潜伏着一种可以扼制的可能,一旦可能变成现实,将会出现毁灭性的打击。学屌们仿佛一夜之间回到了原始社会,于是他们操起了旧时的玩意。
  到了大学,五彩缤纷的世界和形形色色的人们,是否会创造奇迹?一夜走向社会主义高级阶段?
  日期:2015-05-21 10:51:18
  2011年1月5日,大一入学以来的第一次期末考试,平时不认真的学渣和学屌们开始焦急了,他们准备期末考试的方法主要有期待划重点和小道资料,他们永远把主观能动性放在末位,因为他们太了解自己了。
  期末考试前一周,学渣和学屌们注定与睡眠无缘。时间是个奇怪的东西,在同一个地方和同一个时间,有人开始复习,而有人开始预习,甚至有些人还在准备预习,因为他的书找不到了。
  一直等到考前两天,朱多石才从云南回来,他像下基层搞调研的干部一样,先是询问了这学期考试的科目以及各科老师的性格,他重点突击两个最难攻克的堡垒。教马克思哲学的华英雄,全书都是重点,此女彪悍无比,不知道每年期末考试会有多少英雄豪杰死于她的掌下。还有副院长潘汉公,此夫子油盐不进,铁板一块。其余的都好办,只需打通任督二脉,都可迎刃而解。
  季源也是出于好心,把自己的笔记本给朱多石看,朱多石连翻都没翻,用手掂了掂重量又还给了他。胖子处于不可告人的目的,把刚从学校后山复印店用高价买的“学姐宝典”给朱多石看。朱多石用手捏了捏,眯着小眼睛点点头,总共才五页。胖子预计会得到夸奖,他会心的说了句:“纳爱斯(Nice)。”说着,朱多石递给了他一大袋云南带回来的零食。
  所谓“学姐宝典”,是源自学校不知道哪一届的学姐使用的小抄,后来方法传开了,再经过许多届学姐们亲身实践总结和无私奉献传播,最后被后山复印店老板收集整理,每年在考前高价卖给学生。小抄是一张在A4纸上印的密密麻麻的小字,考试的时候裁成一条条,贴在裙子下的雪白的大腿上。这一招只是用于夏天,考场上学姐们穿着各种颜色的中裙,先奋笔疾书一段时间,把会做的题目先攻破,如果发现基本上都不会做的时候,再低头轻轻翻一下裙角,这个动作一定要连贯,一般要和挪板凳一起进行,给监考老师一种错觉:姐坐时间长了,屁股疼想挪挪位,咋啦?!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不管你自认为作弊多有水平,大部分都会被老师发现,至于揭不揭发那就全靠他(她)的心情了。学姐宝典之所以能够如此畅销,还是学校年轻老师监考的缘故。在大学里常把监考这种学术研究价值不高的活安排给年轻老师。他(她)们刚毕业不久,最能理解苦逼的学生党,说不定她们当年还参与过学姐宝典的制定呢!年轻男老师一般会碍于情面,看破而不说破,偶尔他会敲一下桌子或者咳嗽一声以示提醒,这意思是说差不多及格就行了,或者在温馨提示你注意隐私。不信的话,当你突然转过身去,可能还会发现在某个角落里一双邪恶甚至有点**的眼睛还没来得及收回去。

  不管作弊的历史有多么的悠久,现在又如何昌盛,在这里,还是友情提示下,不提倡作弊,也不推荐任何作弊的方法。这话是杨博士说的,因为他认为根本就不用作弊,当然也不用看书,文科的东西只要会扯淡就行了,把卷子填的满满的,老师焉能不给分?文科生就像是刷墙的工人,拿着刷子在规定的区域尽情的刷,质量好坏不说,老板是按照面积算钱的。再者,自己又是扯淡专业户,上到天文,下到地理,东到东瀛,西到极乐,哪儿有他不知道的?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