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打天下的那些岁月——刘备正传》
第33节作者:
罗衾不耐 有趣的是,刘备辗转流离那几年到也不是盲目地瞎晃悠,他不仅对徐州并不陌生,甚至还去过丹阳。那时,刘备曾随都尉毋丘毅一起去募兵,目的地就是丹阳。在半路上,刘备还勇杀贼寇,保护了毋上校,而他立功的地方就是徐州的下邳。因此,刘备一到郯城,陶谦就像见了救星,立即从箱子底拿出四千丹阳兵补充给刘备,还让他与丹阳兵的最高将领曹豹一起在郯城以东进行守备。不死守郯城,而另立前进基地与郯城形成犄角之势,这都是最基本的军事招数,估计用不找刘备教,陶谦自己也想得出。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陶谦为什么如此信任刘备?其实,现在也说不上是信任不信任,只是陶谦确实被曹操打怕了,现在想的问题已不是如何战胜曹操,而是自己如何得以善终,自己的两个儿子如何还能看到明天的太阳。陶谦把丹阳兵放心地交给刘备指挥,其实是把身家性命托付给了刘备,也是把一个烫手的热山芋——徐州抛给了刘备。
刘备的特点是不会创造奇迹,在该赢的时候赢,在该输的时候一定会输。他果然没能救了徐州,因为他的确没有这个军事能力。他和曹豹被曹操打得大败,领着残部败回郯城。事实上,陶谦也没有更多指望刘备,他现在的想法是干脆逃回老家丹阳以多祸几年。正当陶谦办理行李托运的时候,曹操的大军却在郯城之外像水银泻地似地一夜之间撤得干干净净。此时,曹操的老窝兖州发生了惊天之变,他的发小张邈在他的背后狠狠地捅了他一刀,并只给他留下了三座城池,让他回来接着玩。事实上,不是刘备救了徐州,而是陈宫、张邈和吕布救了徐州。
现在,我们又可以看到刘备的另外一个特点了,军事能力不怎么样,但运气奇佳。不过运气总是给有准备的人预备的,刘备这几年没干别的,就是一直准备来着。不过,我还是深深怀疑似有天意在眷顾刘备。
虽然刘备没有救下徐州,但他现在还走不了,因为积惊成疾的陶谦行将就木,徐州有人主持大局。现在,徐州上下,从病入膏肓的陶谦,到徐州超一流人杰陈登,徐州大企业家首富糜竺,都看刘备异常顺眼。由此,刘备还真走不了,并瞬间成为与当时一流巨头袁绍、袁术、公孙瓒、曹操等人齐名的一路诸侯。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第十回:封疆大吏。
周舆(罗衾不耐)
2008年5月1日晚
日期:2008-5-2 18:42:47
《俺打天下的那些岁月——刘备正传》
第十回:封疆大吏(1)
文/周舆(罗衾不耐)
刘备领着自己的那一千抗曹援陶志愿军和四千丹阳兵虽然没有战胜曹操,但能够在曹操大兵压境、连连屠城的白色恐怖下,前来支援徐州,并毫不畏惧地在对敌斗争的最前线与曹军大干一场,已经谱写了一曲勇敢仗义的英雄传说了。现在,曹操虽然一时撤兵,但陶谦肯定难展笑颜,因为他跟曹操的梁子哪能如此了解,已心力交瘁并成惊弓之鸟的他自然满心满意地希望刘备留下来。
保卫徐州,自然是盟国的共同事业。不过,现在青州在袁谭的攻击下也岌岌可危,田楷见徐州围解,于是马不停蹄地赶回青州救火去了,而让他的副手刘备留下来了。陶谦也不让刘备跟着自己白混,立即向朝廷表荐刘备领豫州刺史。那时,朝廷是管不了这么多的,哪个封疆大吏只要上了一道表,他所推荐的人就等于得到了这个职务。刺史职务,论级别并不比刘备已经拥有的国相更高,但就其含金量来说,却使刘备得以荣登封疆大吏的地位。
当然,豫州现在并不在他们手里,刘备仅仅控制了豫州最东边的小沛一带,以此“遥”领全州。豫州各郡国没谁会听他的,要想做上一个真正的豫州刺史,得自己去拿。不过,刘备的命运好像总跟天命有点关系,他现在防住小沛,正是当年高祖刘邦起家的地方;而刘备日后称王的汉中,也正是刘邦再次起兵争天下的地方。不知刘备想没想到,自己将在中国的版图上转上一大圈,而且也将去一趟汉中。身在小沛的刘备,没有获得“沛公”的称号,却获得了一个响亮的新称谓——“刘豫州”,后来一直叫了很长时间。
好事还没完,刘备在“豫州刺史”的位置上没坐几天,陶谦按照老天的旨意,识趣地死去了。刘备因此得以在人生之路上又跨了一大步,从一个挂名刺史,成为一名实职州牧。陶谦之死,很像后来的刘表之死。那时,刘备在新野不死不活地趴了七、八年,如果刘表不及时死掉,曹操一时半会也未必会抢攻荆州,刘备又怎能获得与孙权联合破曹并趁机得到大半个荆州的机会。假如曹操不是在荆州受挫,又怎能熄了统一之心,而让刘备终于三分其鼎。此命也,还是天也?诸葛亮的《隆中对》其实根本就是无稽之谈,三分天下哪里是他诸葛亮设计出来的,那是刘备自己走出来的。刘备的命运其实始终是自己和老天决定的,诸葛亮何能为也!
但话得说回来,即使陶谦死了,但这个徐州牧未必抡得上刘备来做。但最终的确是刘备做上了,在此我们得承认,在机遇面前,刘备的确是做好了准备的主。
假如陶谦有很好的助手,并积累了一定威望,他也可以继承陶谦的位置。但是,这种情况没有出现。由此可见,心高气傲的陶谦,平常都用的是一些什么样的人。徐州名士能人不少,却没有人能够接愿意接陶谦的班,可见陶谦用人不当。再从陶谦从丹阳带来的那些人来找,我们也只能发现一个摆不上桌面的武将曹豹,而他在郯城阻击战中就已乖乖地听候刘备调遣了。陶谦也没有绝后,还有两个儿子,一个叫陶商,一个叫陶应,但陶谦甚至都没让他们出仕做官,看来他们哥俩也都不是干事的料,估计能够在乱世保全性命就得念佛了。在这种情况下,陶谦在临终前对徐州别驾(省委秘书长兼办公厅主任)糜竺说:“非刘备不能安此州也。”不久,“谦死,竺率州人迎刘备。”这是兴平元年冬天的事,那时刘备到徐州还不到半年。陈寿写《三国志》时,没有把一些白话“翻译”成文言文,对于这几句大白话,我就不必再通俗化了罢。
陶谦不让自己的部属或子孙继承徐州之位,的确是“让”贤了。但我们看到,一方面这是陶谦不得不“让”,另一方面这是徐州士人主动选择了刘备。也就是说刘备得以当上徐州牧,主要是徐州人自己的抉择。陶谦的弊政,丹阳兵的扰民以及惨遭屠戮,都使徐州士民对陶谦厌弃已久,估计都巴不得他早死呢。而早以仁义宽厚闻名的刘备,一时间成为徐州人民的救星。
就说糜竺吧,他是徐州本地东海人士,也是徐州商界首屈一指的人物。糜家世代经商,到他这一代已经资产过亿,光僮仆就超万数。那时谁要能养上两三千兵马就能过一把诸侯瘾了,而作为成功企业家和农场主的糜大商人之气派绝不亚于一路诸侯。自然,把买卖做到这个份上,不跟政治挂钩那是不敢想象的,特别是在这个大乱之世,特别是在曹操狠毒地屠戮过徐州以后。当年的富家翁曹嵩,即使拥有那么强的一个儿子曹操,还不是难免死于乱军之手吗?于是,糜竺迫切需求政治靠山,以保护自己的家产和事业。于是,他在陶谦手下取得了省政协主席的政治地位,同时还兼了一个别驾的行政职位。陶谦让刘备来继任,当然也符合糜竺的心意。对于徐州的未来,给徐州惹下塌天大祸并即将就木的陶谦恐怕说话已经不大算数了,麋竺假如不想让刘备入主徐州,陶谦的遗嘱就等于空气。而假如麋竺已经决定迎请刘备,即使陶谦没说,糜竺也可以当陶谦说过了。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